——柳河东在“2010和谐中国年度峰会”上关于儒家文化复兴的演讲录音整理稿 (整理人:孔嘉锡) 主持人:柳河东先生是中国当代儒学网管理发展委员会理事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社团法人兼常务副会长,是国家文化部第一、二、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专家代表,在“当代儒学理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我们请柳先生给大家带来《儒家文化复兴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演讲。 ![]() 柳河东在“2010和谐中国峰会”上演讲 《儒家文化复兴与和谐社会建设》 (人民网视频) 柳河东:“父子恩,夫妇和,长者先,幼者后”。儒家讲长幼有序,今天我是所有发言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我还是向于丹老师学习,也站着讲吧。本来我想把学术气氛搞浓一些,但由于临近晚饭,大家都比较累,我就改轻松一些讲,八个字:“克己复礼,贞下起元”。 四年前,我去广州参观国学教育机构,在同道簇拥之下,走进一个校园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尴尬的事。老师带着穿着非常庄重的汉服的小孩子,向我行了一个周朝的大礼,当时挺尴尬的,我不知如何去回礼。朱熹曾讲过一句话,“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皆出于性,非伪貌饰情也。鄙夫野人,卒然加敬,逡巡逊却而不敢受。三尺童子,拱而趋市,暴夫悍卒,莫敢狎焉。”懂礼的话,老百姓见到小孩子行礼都肃然起敬。我在那一刹那,以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的身份去参观这个学校,他们突然给我行这个大礼,而我不知如何去回这个礼,那我就失礼了。首先我很尴尬,孩子们也很尴尬,孩子们期盼着我能给他们一个表扬和鼓励。 为什么我们今天谈和谐,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太多的不和谐。我刚才说的那个尴尬是表面的,我想很快孩子们就会忘了,但是我到现在也忘不了。所以,我想今天的主题就讲一个:“克己复礼,贞下起元”。克己复礼,出自于四书中的论语;贞下起元,出自于五经之一、万经之首、大道起源的《周易》。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共同探研已经过去的九十年,再展望一下未来三十年发展: 1919年到1949年,是多少年?三十年吧;1949到1979年,是多少年?又是个三十年吧;1979年到2009年,是多少年?三十年;2009年到2039年,是多少年?又是三十年。 过去有句俗语讲,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以前黄河每三十年一改道,黄河的水是浑浊的,泥沙很多,到了中原一带,特别是河南一带,泥沙的沉积使黄河慢慢成为“地上河”,将河床抬高,因此大约每三十年黄河就改次道。实际上我们近几十年来,是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的现象。 1919到1949年,我们回顾下那三十年,是“西风劲吹”的三十年。为什么讲是西风劲吹的三十年?西方的自由宪政主义进来了,西方的马列主义也进来了。1919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全盘推倒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我们把自己的千年老“店”打了,将我们的文化边缘了,结果我们是邯郸学步,不仅丢了家园,而且是失了魂。那三十年是血泪横飞啊,这是西风劲吹的结果。 1949年到1979年,新中国成立了。表面上是马列主义胜利了,其实还是很多中国传统理念占了上风,比如“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结果这三十年又造成了另一种危机,最后大家大谈精神方面,把物质建设忽略了,三十年又导致了贫困,这是“三十年河东”。同时,斗争的哲学也依然存在、严重。 1979年到2009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穷了怎么办?“三十年河西”!我们学西方的自由、市场、法制、科技等等。这三十年,如果将我们的国家人格化一下,打个比方,好比人,骨骼、肌肉迅速的生长、膨胀,大家想想是不是啊?什么没跟上?头脑、精神发育些迟缓或滞后。在这个“礼”上,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上出了问题。 那么,未来、下个三十年,2009年到2039年又会发生什么变化?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90周年,同时还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三、六、九皆占,中国人讲三、六、九吉利。在这么多机缘巧合的年份,是不是又要发生了一个转折?我想是的,大家也已经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复兴、国学热、儒学热、佛学热、基督教文化传播热…… 经过梳理分析,把我的学术成果总结在三次世界儒学大会上。我的结论是:经过近百年的酝酿,一场有似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新文化复兴运动,将会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更深远、更广阔影响的运动,我称之为“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已经缓缓启动、初露端倪。 在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中,它的基础性、核心性、骨干性、灵魂性的工程是“儒家文化复兴”。我们的胡总书记在今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会上讲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事业,物质上的困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上的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能以一时经济的过快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胡锦涛讲话原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要建设和谐社会,就需要和谐文化做指导,就要讲克己、律己,讲尚礼、遵礼。 我想,未来三十年,2009年到2039年,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期,同时也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更是儒家文化复兴,是当代儒者——有儒家文化底蕴,在各行各业是先进、是模范的“现代君子”崛起、挺立、有为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我想用八个字概括——“克己复礼,贞下起元”。《论语》中,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什么是“仁”?于丹老师讲的好,字面解字,二人相撑。仁,表面上是一种爱,实际上是一种克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克制。当我们克制自己、依“礼”行事的时候,跟任何人都能处得非常的好、非常的和谐。当一个集团、一个单位都能克制自我、据“礼”而行的时候,跟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集团都能处得好、处得和谐。这个礼,一开始我就说,“礼”,这个“礼”,非常的重要。今天人与人之间行礼,很多场合都会遇到尴尬,是挥手致意?还是拥抱?有时候不知所措,大家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这是表面的,但深层次的,当代公民礼乐、道德如何规范?人与人之间应该自觉遵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应该如何自律,更为根本。过去讲“三纲五常”,五常有永恒的价值,三纲只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有自己合理的意义,显然不适合我们今天。我们今天也必须要有“新三纲”。纲举目张,如果没有纲、没有礼的话,光靠法制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法制的成本太高。以市场经济为例,成熟的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根本上来讲又是道德经济。我们的近邻,日、新、韩的发展经验给了我们明确的启示,他们将儒家的传统伦理与西方的先进文明、市场经济实现完满有效的对接,创造了优于欧洲文明、效率更高的现代工商业文明。日本37万平方公里,韩国10万平方公里,新加坡更是弹丸之地,小小的国家,发展的那么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我想未来中国的道路已经很明确,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发展文化,打个比喻,如果我们过去强调的是“强身工程”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更重视的是“修身工程”、“铸魂工程”,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工程就在“贞下起元”!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