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品读经典:学者大众共对一只难啃的鸡

http://www.newdu.com 2017-12-16 2007年9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历史活在这里,古人活在这里”。日前,新世界出版社推出《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一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位。
    “品读”容易让读者联想起这两年异常火爆的“品读”、“心得”系列。本书的编写者也力求以“通俗化的姿态”将中国古代的市井通俗作品推向大众。《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主编李剑国教授认为,不同的是,他们的“品读”力求周详准确,和一些主观臆断的“品读”有本质上的区别。
    有文化的读者对于丹有更高要求
    “黑是黑,白是白。我们首先要将作品读通,读对,读准。”《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主编、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剑国说。他主编的这本辞典共收录唐宋传奇作品216篇,每篇都由正文、校注、品读三部分组成。
    在他看来,学术研究就当如此严谨,始终要实事求是。比如对孔子——“我们对孔子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应该是在准确阐述的基础上的,不能不着边际。”
    2006年11月26日,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开卖《于丹<论语>心得》,当天卖出12600余册,不仅令图书业内人士惊叹,更引发了一场关于“国学”的争论。李剑国教授不能认同于丹的一些“心得”,如“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于丹说,孔子的意思是女人和小孩都有天真的个性。李剑国认为,“我们不能主观臆断,于丹可以讲于丹的人生感悟,但于丹不能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加在孔子身上告诉读者。在传媒中这么一说,传达出的是一个伪孔子,是于丹心目中的孔子,大众如果没有辨别能力,信以为真,这不坏事儿了嘛!”
    事实上,于丹在《于丹<论语>心得》推出后,曾在媒体上表示:“于丹的解读是她一心所得,那么就是有千万人都有自己的千万心所得,大家都可以这么读,大家都在沿着自己的方向去接触经典,发现内心。”
    有业内人士乐观地认为,“于丹的积极意义在于,读者很有可能读完于丹,再读原著”。但笔者调查图书卖场发现,《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并没有直接、明显地带动《论语》和经典的《论语》解读版本的热销。
    也有人联名抵制于丹,批评直接指向传媒——“《百家讲坛》传播的是肆意践踏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
    这一场争论,离不开国学持续升温的背景,怎样“品读”现在成了学者、大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李剑国看来,“百家讲坛”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应当‘讲’,但要看‘讲’的质量。至少应当对于丹提出更高要求——在百姓叫好、学者抵制的争论之外,让中国传统经典满足那些更冷静、更挑剔、更有素养的观众的需求,才是‘百家讲坛’的意义所在”。
    因此,李剑国对《唐宋传奇品读辞典》非常慎重,特用三种形式来相互印证和补充:所选作品正文均为名篇和优秀之作或有代表性的作品;校注对所有正文均作了校勘,注释力求周详准确;品读文字则是对作品内容的解读、阐释、品鉴、欣赏和评价。
    “品读”是文火慢炖,不是吃快餐
    事实上,唐宋传奇与唐诗、宋词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名篇如《莺莺传》、《聂隐娘传》等传颂百世之文均在其列。唐宋传奇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源头之一,明清小说巨著根植于唐宋传奇。
    在新世界出版社编辑祝晓风看来,将这些文化经典流传下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有价值。“任何当代的伟大作品,都带有民族文化的传承。”他谈到出版初衷:“中国小说的传统其实非常深厚。我们希望宝贵的文化传统得到延续,希望首先能从本民族的传统里吸收营养,对第一手的、自己的东西理解得更深一些。
    《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一方面吸取了上世纪80年代一些古典文学“欣赏辞典”的优点与形式上的长处,同时以学术性、史料性为基础,兼有美学趣味与可读性。在近年“品读”古典、“品读”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唐宋传奇品读辞典》首次面对大众读者结集出版。
    现在的读者有太多可以“品”的作品。自从“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品人物”等出炉后,市场上充斥着真真假假的经典文化大餐,甚至包括一本对于丹的品作——《品“毒”于丹》。这种“品读”的滥觞无法满足一批“口味刁钻”的有文化的读者。
    在李剑国教授看来,虽然也是“品读”,《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以严谨取胜,正如文火慢炖的“老火靓汤”,给读者普及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笔者了解到,北京出版社推出的“大家小书丛书”就受到了另一批精英读者的肯定。其中,顾颉刚的《中国史学入门》、王力的《诗词格律概要》、周汝昌的《红楼小讲》,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薄薄不过400页的小册子。
    被誉为“国学大家”的袁行霈教授为这套“大家小书丛书”撰序,文不过千字。他写道:“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分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在袁行霈写序的年代,不知是否有“便携装”、“快餐”这样的名词。但这无疑为文化经典的普及,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学院派面对于丹很尴尬
    北京大学四年级的邵同学并不看好于丹和易中天。“我们同学没几个人看。”事实上,追捧“学术明星”的粉丝,反倒不是有学术“胃口”的、受过中等教育的人群。
    在给文化经典变换各种“品读”方案的同时,老教授、中青年学者,不约而同提到一点——书斋里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有现实情怀。
    有学者认为,于丹在学养方面存在着问题,对“论语”存在一定误读,但是为什么能够得到大众的喜欢呢?
    南京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俞香顺分析,首先,社会有这个心理需要;同时,于丹具备一定的传播技巧。但多数学院派人士往往无视社会心理需要,“躲进小楼成一统”,缺乏现实情怀;在传播的时候,又陷入枯燥的宣教。因此,“学院派”真正要具备的,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布道精神。
    然而,现在的学院派却很难真正放下身段去做普及工作。“因为这些普及工作不能算学术成果,这是一个症结。”在俞香顺记忆中,从前的朱自清、吕叔湘、叶圣陶、王力等人都在学有专攻的同时,孜孜于普及。
    《唐宋传奇品读辞典》的序言里,李剑国写道:我们集二十人之力、阅时一载编纂的这部词典,虽不敢自诩“美味”,但也希望读者“合口”,能成为“众人之好”,对读者有所裨益。
    这种现实情怀,可以是老火靓汤式的《唐宋传奇品读辞典》,也可以是举重若轻的“大家小书”。无论如何,正如一位中年学者所言,“设想一个没饭吃的人,给他吃点什么总是好的,总比不读书要好。” (实习生 白雪)
    国学“白菜”为何卖出“鲍鱼”价
    天价国学班的开办不算什么新闻了,但武汉大学“乾元国学讲堂”的开课还是吸引了公众新一轮的注意。一年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主要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佛教经典等国学经典课程——武大“乾元国学讲堂”和之前北大、复旦、清华开办的国学班大同小异,按照商业上的说法,他们走的是同一个“盈利模式”。
    资料图片:武汉大学拟办“天价”国学讲堂,24天课学费2.8万元人民币。中新社发刘道伟摄
    据报道,武汉大学国学班首批学员有七成是企业高层。北大历史系国学班的工作人员也称,他们的主要讲授对象是企业老总,每个月许多老总都是搭着飞机来上课。因此,有评论将国学班称为“国学头等舱里富豪与学者的饕餮快餐”是很形象的。天价国学班在全民性的国学热中,无疑是一个异类,它的异常之处在于:普通读者购买通俗历史书是对国学的平民消费,天价国学班是富豪和企业家的奢侈消费;数十几百万普通观众只能通过电视来分享易中天们,而二三十名富豪和企业家却能够资源独享,接受高校教授、学者接近于一对一的“服务”。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曾表示,企业家听国学,对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文化修养是有好处的。但他还是拒绝了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的邀请,拒绝的理由是没时间参与,愿意面对大众,不愿意面对付钱的小众。王立群的认同证实国学的市场化行为是有生存土壤的,学者们有闲,老总们有钱,供求双方借着国学的平台互取所需无可厚非。但同时王立群的拒绝态度也表明,在一些学者心目中,借着国学热开班捞钱还是一种类似于趁“火”打劫的行为,企业家的文化素养提高了,国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味儿了。
    每个天价国学班的开班都会遭到舆论一致的批评,这说明国学班并没有建立在公众认同的基础之上。尽管生存的舆论环境艰难,但这并不能阻挡一些高校的纷纷效仿——利益的力量超越了高校对自身社会形象和责任的重视,成为开办国学班的一个“驱动机”。因为价格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除了“头等舱”的比喻之外,国学班还可以用“贵族学校”、“私人家教”等称谓来形容。在人们心目中,著名学府和知名学者都属于公众资源的一部分,如今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教育和传播的优势,将本应惠及大众的知识和文化变成了招揽生意的“稀有资源”,把本应“大众化”的国学变成了“摇篮国学”,把皆可公平享有的国学教育人为地分出了三六九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