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独树一帜的器乐艺术品种——宜昌丝竹

http://www.newdu.com 2017-12-17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宜昌丝竹”亦称细乐,是宜昌民间艺术种类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主要流行于夷陵区的鸦鹊岭、龙泉,并以鸦鹊岭为轴心,辐射毗邻的枝江、枝城、当阳等县市。宜昌丝竹起源于北宋时期,曲调优美,表现细腻,常见曲目有《水龙吟》、《戏球》、《小起堂》等。
    
    宜昌丝竹具有悠久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谱系可查至近200年的七代乐人传承。北宋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对当地民风民俗有“腊市鱼盐朝暂合,滛祠箫鼓岁无休”的描述。著名文学家苏轼也留有:“庙前行人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的诗句。清《东湖县志》(今夷陵区)载:“元宵张灯……鼓乐笙箫,遍游街市。”
    宜昌丝竹的基本特征
    1、在民间长期用于婚丧嫁娶和民俗活动之中;
    2、主奏乐器为丝弦和竹管;
    3、该乐种的曲牌有明显的丝竹曲牌特点,有以“一曲生五曲、五曲生七调”的曲牌派生法,同时还以起调毕曲音构成主导乐句贯穿全曲。这一技法,使同一母曲派生的子曲,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韵味;
    4、曲调优美,表现细腻,加上打击乐轻敲细打给人典雅、清新之感;
    5、旋律较为华丽、板式规范,有明显的曲牌,小调与本地民歌交融形成一种特有风格。
    清新典雅的宜昌丝竹
    宜昌丝竹以五声音阶的旋律占主导地位,有个别曲牌出现偏音,多作为过渡音在旋律中一带而过,也有个别曲牌出现"徵"音徵降的现象。宜昌丝竹在民间长期演奏于婚丧嫁娶和民俗活动之中,主奏乐器为丝弦和竹管。该乐种的曲牌有明显的丝竹曲牌特点,有以"一曲生五曲、五曲生七调"的曲牌派生法,同时还以起调毕曲音构成主导乐句贯穿全曲。宜昌丝竹曲调优美,表现细腻,加上打击乐轻敲细打,往往给人以典雅、清新之感。其旋律则较为华丽,板式也较为规范,曲牌、小调与本地民歌交融形成特有的风格。
    宜昌丝竹的传承价值
    宜昌丝竹在湖北文化发展中有着独特的重要位置,其主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宜昌丝竹虽名不见经传,但它是在巴楚交界的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的风格特点;2、从现实而论,对该乐种的音乐素材的发挥与运用能带动其他艺术品的繁荣;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民众喜爱,在湖北民间音乐中独树一帜。
    宜昌丝竹以其风格独特而被列为湖北省独树一帜的器乐艺术品种。然而目前,宜昌丝竹却因传承的断层和艺人的老龄化使之走到消亡的边缘,亟待抢救保护。而总结、研究宜昌丝竹的联曲规律与乐曲派生技法,对拓展民族音乐创作、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06年5月20日,宜昌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