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缝制鱼皮衣:东北地区的古老风俗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语:“鱼皮衣”是这一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最为显象性的服饰,也是识别这一民族唯一的标志,它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虽制作繁琐,但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东北部,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赫哲族,从商周时代起,他们就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夏捕鱼、冬打猎,与世隔绝,自给自足。三江平原江河密布,自然生态非常适合渔猎,赫哲族目前的人口有4000多人,是个名副其实的“袖珍民族”,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长期以鱼皮作为服装的民族,被人们称之为“鱼皮部落”……
    1999年冬,为了揭开鱼皮衣制作的秘密,杨源来到赫哲族的聚居地街津口考察,并找到了当地唯一一位还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老人尤翠玉。
    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里,有一件服饰非常特殊,近距离观看,它的材质既不是棉麻,也不是毛皮,而是一件用鱼皮制作的衣服。
    博物馆馆长杨源说:我们在很早以前就知道鱼皮衣,但是没有见过实物,当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我们博物馆是1996年收藏到鱼皮衣实物,那套鱼皮衣有100多年了,我首先感到,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
    1999年的冬天,杨源来到赫哲族的聚居地街津口考察,她一边寻找还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艺人,一边把这个过程用摄像机纪录下来。历尽千辛,她终于找到了当地唯一一位还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老人尤翠玉。
    杨源回忆说:我们1999年去的时候是冬天,冬天没有鱼,江面都封了,冰天雪地的,渔民也不出江打鱼了,都在家里。
    杨源第一次来到街津口的时间是冬季,这是一个无法制作鱼皮衣的季节,因为在冬季,只有少数渔民会在江边搭起棚子,在里面捕鱼,而这样是无法得到制作鱼皮衣所需的大量鱼皮的。
    鱼皮衣是赫哲人在夏天时穿着的服装,因为那时的捕鱼量最多,冬季里,赫哲人和诸多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一样,穿着兽皮制成的衣服,他们在冬季里的主要活动就是驾着狗拉雪橇在冰天雪地中狩猎。
    由于冬天没有足够的鱼用来制作鱼皮衣,杨源和尤翠玉老人约定,来年夏天再到街津口,那时老人将提前准备出足够的鱼皮,为杨源制作一套完整的鱼皮衣。
    在杨源第一次去街津口的时候,尤翠玉老人是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艺人,如今,时间已经过去7年了,听说老人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在街津口,在这个鱼皮部落世代居住的地方,现在还有人会制作鱼皮衣吗?这种鲜为人知的技艺是否已经失传了呢?
    幸运的是制作鱼皮衣的技艺尚未失传,因为我们找到了尤翠玉老人的女儿,她22岁时就跟随母亲学习制作鱼皮衣了。
    街津口,一个位于我国极北之地的小镇,这个赫哲族的聚居地紧靠中俄边境。
    到达街津口后,当地人指引我们来到镇上的一间房子里,这里一片欢歌热舞,镇上的赫哲人正在排练本民族的舞蹈。
    赫哲族只有4000多人,是中国最小的6个少数民族之一,赫哲族最早生存在贝尔加湖以东地区,之后沿着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向南迁徙,最后定居在松花江下游三江平原一带,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同江市的八岔和街津口,饶河县的四排等地。
    当地人说,有一位中年妇女还会做鱼皮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叫尤文凤的艺人,就是尤翠玉老人的女儿,她22岁时就跟随母亲学习制作鱼皮衣了。
    如今的街津口已经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地方了,作为赫哲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政府也十分注重对旅游产业的开发,还专门建立了赫哲族文化村,赫哲族的渔猎习俗已经不存在了。
    杨源介绍说:应该说赫哲族很早就转产了,原来这是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民族,到1999年我们去的时候,看到整个街津口渔民乡基本上都是靠种植大豆,大豆是主要的农作物罢,还种一些小麦什么的,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民族了。
    
    缝制鱼皮衣
    许多赫哲人现在都以经商或者务农为生,尤文凤的儿子也是如此,他的工作是文化村里的一名职工,渔猎生活对他也只是一种传统概念了。
    杨源说:他们整个生活方式都改变了,由渔民都变成农民了,他肯定就不会再穿鱼皮衣了,鱼皮衣已成为了一种记忆。
    鱼皮衣没有了实用价值,消失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但是,随着街津口旅游业的兴起,各种鱼皮制品一下子就成了街津口特有的旅游纪念品,这一转机也影响到了鱼皮衣。
    有外地来的收藏者以6000元的价格收购了一件鱼皮衣,这让还掌握这种技艺的赫哲人挖到了第一桶金。
    尤文凤的儿子就在文化村里工作,他亲眼目睹了鱼皮衣带来的效益,一向认为鱼皮衣没什么用的他改变了想法,开始学习制作鱼皮衣,他还把妻子一道拉来学。
    这,让尤文凤十分高兴,倾力传授,而她自己也开始从事制作鱼皮衣的工作。
    据尤文凤说,制作鱼皮衣的成本非常昂贵,一套鱼皮衣要卖6000块钱,如果没有人定做,连制衣用的鱼都买不起……
    以前赫哲人制作鱼皮衣所用的鱼,都是靠出江打鱼得来,不过,如今打鱼做鱼皮衣这个想法是非常不容易实现的,这种情形并非现在才有,杨源第二次来到街津口时,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杨源回忆说:在第二年我们去的时候,情形远不是我们希望的那样,一个是尤翠玉老人的身体很不好,另外一个就是根本没有鱼,江里没有鱼。我们到了尤翠玉老人家的时候,她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说,你来干啥呢,没有鱼,她家一条鱼都没有,根本打不到鱼,说你回去吧,来了也没用,做不成。
    在第二年夏天来到街津口的杨源,面对江中无鱼的局面,没有鱼就无法制作鱼皮衣,为了筹措到足够的鱼皮,杨源开始请当地渔民出江打鱼,可是,结果让她十分失望。
    杨源回忆说:早上6点多就出江了,一直到滩上,就是他们捕鱼的那个地方,还有就是一个江心小岛,过去渔民都在那个岛上休息,吃住都在那个岛上,夏天的时候,早上6点出发到了那个地方,到了下午4点还没打到一条鱼。
    从杨源当年拍摄的影像中,我们看到尤翠玉老人坐在堤岸上,看着打不出鱼的江水,岸边停靠着无数渔船,这一幕在7年后似乎被复制了,我们在当年老人驻足的堤岸前,看着眼前似乎从未驶离岸边的渔船,虽然知道出江打鱼是一件没有保障的事情,可我们还想试试运气,只有打到足够的鱼,才能让尤翠玉的女儿尤文凤制作鱼皮衣,说不定,我们的运气会好一些。
    现在的松花江上,已经看不到打鱼人家划着船桨,小船在水面上渔舟唱晚一般的景象了,如今,家家户户使用的都是安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船,速度快,节省体力,可以到更远的水域去捕鱼,但这并不意味着赫哲人可以打到更多的鱼。
    赫哲人的打鱼工具十分简单,一个塑料油桶就当浮漂了,今天出江捕鱼用的是网眼很小的渔网,据说以前赫哲族老人们用的鱼网,网眼足足有八个手指宽,小鱼会从中溜掉,捕到的都是大鱼,只要打一条鱼就够一家人吃好几天的。
    
    缝制鱼皮衣
    打一网鱼用的时间并不算长,一会就可以收网,但是我们今天的收获微乎其微。
    当地人告诉我们说:有时候赶上这一天打的好,还能赚点钱,要是一天打的不好的话,基本上不赚还得赔,因为现在的柴油贵。
    当地人说:打鱼没有准,某一天鱼头好的话,可以赚好几百块钱,要是逮个大鳇鱼甚至还能赚几万,要是没鱼,这一年到头可以说就是年吃年用吧。
    服装反映人的社会生活,以前的赫哲族之所以穿鱼皮衣,是因为捕鱼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方式,赫哲人的生活可以用食肉衣皮来形容,吃鱼肉,穿鱼皮,赫哲人依靠渔猎就能满足生存的需要。
    早先的赫哲人没有棉麻织物,只有鱼皮兽皮,因此聪慧的赫哲人发明了用鱼皮制衣的技艺。
    尤文凤回忆说:祖祖辈辈就以打鱼为生,这几年鱼少了,原先六几年的时候,你就现吃现来打的话比上市场还方便,原来我们小时候就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真是那样的,就是六零年挨饿的时候,别的地方饿死人了,我们这个地方那时候吃的鱼都是这么大的鲫鱼,那个大鲫鱼就像小地拐子似得,那都吃够了,不爱吃了。
    近40年来,大量移民进驻到三江平原地区,给赫哲人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原来“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生态环境消失了。
    环境的变迁让赫哲人的渔猎生产不断退化,他们如今已经不可能全部靠捕鱼维持生存了。
    尤文凤说:我们到1958年、1960年都还不会种地,到70年代、80年代,鱼越来越少了,国家就让开点地,转转产,要不光打鱼生活不了。
    今天的收获实在少得可怜,打上来的这些鱼也只能炖一锅鱼汤,做鱼皮衣的原料仍旧没有着落。
    7年前,杨源出江也没有打到鱼,为了攒够做一套鱼皮衣所需的原料,她在码头的鱼贩那里买了一个星期的鱼。杨源介绍说:我们出江打鱼,然后到码头上收鱼皮,前前后后差不多是一个星期的时间,然后才攒够了做一套鱼皮衣的鱼皮。
    看来,7年以后的我们也得走买鱼这条路了。
    尤文凤带我们去卖鱼的商贩那里,看看有没有合适做鱼皮衣的鱼。
    尤文凤:你这儿有胖头鱼吗,买几条,这狗鱼就是小点。现在胖头多少钱一斤?
    商贩:现在胖头10多块了。
    尤文凤:这个胖头和狗鱼,现在做鱼皮衣就得用它了。这个胖头在鱼价里头应该说是最低价的了,要是说鲤子也能做,鲤子做出来也挺漂亮,但是就是太昂贵了,鲤子现在都得达到35、40块钱1斤了,现在没有办法,就是买点胖头。
    尤文凤:有没有胖头?
    商贩:胖头开完膛了。
    尤文凤:尤:那就来这个花鲢吧。这个玩意多少钱1斤?
    商贩:这个9块钱1斤。
    尤文凤:胖头呢?
    商贩:胖头12呢。
    这条鲢鱼有7斤多重,9块1斤,算下来要60多元,尤文凤说做一套鱼皮衣,这样的鲢鱼最少也得买50条,不过,我们只买了一条,就是想看看尤文凤是怎么处理这鱼的。
    每次尤文凤制作鱼皮衣,都需要老付帮忙,夫妻协作起来非常默契……
    既然是鱼皮衣,就得扒鱼皮。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当地电视台提供的一段影像:尤文凤的老伴老付正在参加一个扒鱼皮的比赛,老付是街津口一带扒鱼皮的高手,影像中,一张鱼皮转眼间就被他扒下来了。
    我们还在影像中看到街津口的赫哲人举行的鱼类烹饪大赛,在赫哲族的饮食当中,鱼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民族的最爱了。
    杨源回忆说:他们曾经用一桌子的鱼宴来招待我,而且他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鱼,你可以想象,当你看到一桌子的菜都是用鱼做成的时候你是什么感想。
    赫哲人做鱼最有特色,即便是最为普通的青草鲢鳙这样十分常见的鱼类,他们也能加工成各色各样的佳肴,仅是做鱼的手段就有煎、炒、烹、炸、蒸、焖、煮、烧、煨、熘、扒、烩、熬、炖、爆、烤,几乎是无所不用,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脍炙人口中的“脍”字,指得也是一种以鱼类为原料而制成的食品,就是生鱼片,这也是赫哲人的最爱了,赫哲人把它叫做“刹生鱼”。
    我们带着花高价买回的鱼,准备纪录下一次完整的鱼皮制作过程。这条买来的鱼给老付带来了麻烦,鱼不新鲜,大概是存放了很长时间,鱼肉和鱼皮粘连在一起。
    
    缝制鱼皮衣
    这个鱼不新鲜了对皮子有什么影响?
    尤文凤:对皮子没什么影响,就是扒的时候比较费劲了,要是好鱼,扒的话,皮上带肉不会这么多,溜光就下来了。
    老付扒鱼皮时换了一把木头刀,他说这样的刀不伤皮子。
    没人来买的话,就不会买那么多鱼去做这个鱼皮衣?
    尤文凤:现在这个鱼这么贵啊,你定做才能现买鱼,你要是做成了没人要,在家搁着就不行。做这一套衣服,光底子钱就得两三千块钱。
    尤文凤把粘在皮上的肉清理干净后,就把鱼皮贴在门上风干,这道工序要一夜时间才行。
    我们约定,第二天再接着处理这来之不易的鱼皮。
    第二天找到尤文凤时,并不是在她家,而是在镇子里的一间排练厅,尤文凤正在和一群赫哲族的姑娘小伙排练歌舞。
    这个歌舞队的成员全部是由街津口能歌善舞的赫哲人组成,如今,对于这个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来说,无论从服饰、语言、建筑还是生活方式上,赫哲族的标识几乎不可辨认了。
    本民族的语言,歌舞,服饰,带有赫哲族传统烙印的都是这些赫哲人努力想要保留的对象,但是对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来说,这一切又显得那么艰难。
    这些歌舞排练完毕后,演员们会穿着鱼皮衣在文化村中表演给游客观看,告诉来到街津口的每一个人,这里曾是一个鱼皮部落。
    他们排练的是一个表现赫哲族婚嫁的舞蹈,尤文凤扮演的是一位说着赫哲语的媒婆。像尤文凤她们这一代还会说赫哲语,但是年轻一点的,就不太会说了。
    在排练厅,我们看到了奇特的一幕,在世界民族史上,这种传授语言的方式恐怕算得上是独一无二了:
    由于没有文字,年轻人即使要学一首赫哲族语言的民歌,也要先由懂得赫哲语的长辈把汉字歌词翻译过来,通过口传心授这种方式学习,我们看到年轻人用功能先进的手机录下一首古老的歌谣,通过录音学习。
    现代科技和古老文化的结合既是聪慧的,又是无奈的。
    尤文凤向歌舞队请了假,带我们回家,经过整整一个晚上,门板上已经风干的鱼皮硬得像块板子一样了……
    这样的硬度是绝对不可能作为衣料的,风干的鱼皮要怎样才能变得柔软如丝绒一样呢?
    这时,尤文凤请记者帮忙,抬出一把像铡刀一样的东西,她说一会要用,然后拿出一包东西,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玉米面。
    为什么要用苞米面?
    尤文凤:用苞米面第一个是吃这个鱼身上的油,起到拿油的作用,再一个,它不是有小细粒吗,它一个一个就把这个鱼鳞给硌掉了。就是起这个作用,最主要的就是拿这个鱼油。
    是要把这个放在这上面铡,是吗?
    尤文凤:对,你铡一下,我转一圈,你抬起来我转一圈。
    我往下轧了,使劲了。然后抬起来,然后再轧,再抬起来。
    铡刀是木制的,上下都有锯齿,鱼皮在锯齿间被翻转压轧,而裹在鱼皮里的玉米面这时就会发挥了它独到的作用。
    轧皮子这活得两个人干,是个体力活,辛苦活,记者刚干了10分钟就已汗流浃背了。尤文凤说,轧皮子的时候就得找年轻有劲的小伙子,要是十多张皮子放到一块,就得轧半个多小时,两个小伙子每人只轧15分钟,都累得够呛。
    轧好的皮子还得用手把鱼鳞搓掉才行。
    经过揉搓后的鱼皮已变得非常柔软了,而且异常结实,就算是两个人也无法扯断它。我们买来的鱼只制作出两张鱼皮,连只鞋子都做不了。不过,我们总算见识了一次完整的鱼皮制作工艺。
    早先的赫哲人没有棉麻织物,只有鱼皮兽皮,因此聪慧的赫哲人发明了用鱼皮制衣的技艺,但制作鱼皮衣的传统却在一点点改变着……
    缝制鱼皮衣的棉线是现在才使用的,赫哲人最早没有棉花,因此,所有的制衣原料都来自于捕猎中可以得到的物品。
    尤文凤手中用来粘贴纹饰的胶棒是最后一块了,这可不是普通的胶棒,这是一种用叫做鳇鱼的珍贵鱼类的鱼鳔熬制的,它的粘合力十分强劲。
    尤文凤介绍说:鱼皮和鱼皮,两个鱼皮粘上了,不是它把这块肉拽下来,就是它把那块肉拽下来,粘的地方就拿不下来,就像是乳白胶粘木头的道理一样。
    现在,由于鳇鱼几乎绝迹,这种传统粘合物也就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棉线。
    从棉线的使用,到渔猎生活的远去,赫哲人的生活改变得如此巨大,鱼皮衣再也不会出现在赫哲人的日常生活里了。
    7年前,尤翠玉完成最后一套鱼皮衣的制作后,杨源记录下了一段老人身穿鱼皮衣的影像。那时,距离杨源第一次见到尤翠玉虽然只有半年多时间,但是老人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尽管如此,她还是在10天内完成了鱼皮衣的制作。
    杨源回忆说:我们跟尤翠玉老人制作鱼皮衣,每天到她家去请她做鱼皮衣,这个过程是整整10天。我们就像上班一样,早上8点来钟到她家,然后中午回到我们住的地方吃口饭,然后下午2点多钟又到她家,一直到下午6点再离开,每天像上班这样盯着老人做,把她累得够呛。最后走的时候,老人把她做鱼皮衣的工具全部送给了我,她说她今后不可能再做了。
    尤翠玉将工具送给杨源后,再也没有制作过鱼皮衣,如今老人虽然去世了,但值得庆幸的是,制作鱼皮衣的手艺并没有从此消失,在那段影像拍摄7年之后,老人的女儿再次把鱼皮衣的制作技艺展示在了我们的镜头前。
    我们最后提出要求,想看一看赫哲人穿着鱼皮衣劳动的场景,在歌舞队哼唱的熟悉节奏中,尤文凤和同伴身穿鱼皮衣表演着自编的舞蹈,道具中用上了所有和赫哲人有关的生产工具,这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赫哲人身穿鱼皮衣的唯一场景了。
    尽管鱼皮衣早已远离了赫哲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装饰,但看到它存在得如此顽强,总是值得庆幸的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