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晨报小记者 体验传统手工艺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南京晨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南京莫愁中专古籍修复是一门神奇的手艺。一本破烂不堪的书经过这里工作人员的手就会化腐朽为神奇,成了一本“新书”。他们是怎样做到的?还有《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名作是怎样用古代雕版及印刷技术制作出来的?上周六,南京晨报小记者们走进南京莫愁中专动手体验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记者体验金纸如何做成
    小记者“做中学”系列活动——体验传统手工艺在南京莫愁中专古修中心三楼大实训室进行。古籍修复专业及“古雅轩”学生社团成员和老师分成五组给小记者和家长介绍洒金纸、拓片、雕版、印刷以及古籍修复等知识。
    我们经常看到书法作品的纸上有金纸或者银纸,金纸是怎样做成的?只见一名男生把一张金箔纸放进一个20厘米长的细纸筒,上下左右摇晃几分钟,金箔纸在黄豆的打击下就变成纸屑了。然后把要洒粉的纸铺在桌子上用毛刷刷湿,金粉在纸上摇晃,再把洒好粉的纸拿到一张大纸上阴干,就大功告成了。看似简单的活,小记者动手做的过程中想把金箔纸洒匀还不容易呢!
    雕刻印刷都是“手上功夫”
    体验完一项,小记者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下一项雕刻台前。只见一位小姑娘手持刻刀,伏在一块雕版前小心雕刻,版上的图案很精细,要想刻得精美,她手中的刻刀要十分精准,不能有半点差错,这些雕版有图案、有文字,刻一块版要用几天工夫。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怕刻刀伤到孩子,家长忍不住上前体验,右手紧握刻刀,左手控制刀尖,方寸之地,手上功夫难度相当大,几分钟后手心就出汗了。
    刻好版就可以印刷了。在雕版上刷上一层绿色的颜料,然后铺上一层薄薄的纸,用鬃刷轻轻来回刷,几分钟后,一张雕版印刷品就出炉了!虽然印出的东西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但拿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孩子们都十分珍惜。最需要耐心的是拓片,一块石头拓板上,铺上一张白纸,要在纸上拓出石板的内容,需经过刷水、烘干、布锤拍墨、晾干等环节,仅布锤拍墨一项,就让不少小记者大呼:太难了!因为不仅要用力均匀,用墨也要均匀,才能拓出好的作品。
    在古籍修复展示环节,看到被虫蛀得破破烂烂的古书,小记者大吃一惊,“还有这么破的书?”“这也能修好?”当他们看到修复后的样本,更是瞪大了眼睛。书洞全补起来了!装订整整齐齐,乍一看,像新书一样。大家忍不住赞叹:“古籍修复真是巧夺天工!”学校的殷老师还给大家介绍了古籍的有关知识和修书用的工具,足足有30多种呢!不少工具还是老师们修书过程中琢磨制作出来的便捷工具。
    忙了两个小时,大家不仅了解了洒金纸、拓片、雕版、印刷以及古籍修复等知识,每人还领到了一张用雕版印刷出来的撒金纸作品留作纪念。家长们感慨:“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识这些东西呢!”古籍修复中心的王主任说:“莫愁中专学校的几项传统手工艺技术水平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了解、传承。”
    记者 孙文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