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庞聪)“我12岁就开始跟父亲学做伞,现在已经做了70多年的油纸伞了。” 郑映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1927年出生的郑映海老人是荥阳纸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这位老人每天都在自家的院子里安静的制作油纸伞。 固东镇荥阳村,距离腾冲县城50多公里,并不显山露水,以制作油纸伞而闻名。荥阳村制作油纸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六十一年。当时村里人几乎家家都做伞,近300年的时间里,制伞技术已经传承了十余代人。但随着掌握制作技艺的老人相继去世,年轻人又为了外出打工挣钱,不愿意接手这门耗时、低收入的油纸伞技艺,现在全村会做油纸伞的人已经为数不多。如今郑映海家里只有1个儿子还在继续学做纸伞,他惋惜地说今后一定要把这门手艺传授给孙子。 据老人家介绍,手工油纸伞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前前后后要分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缠柄、穿内线等十几个步骤。所有步骤中最见功力的是削伞骨,因为一把纸伞有短骨和长骨,不但要先把竹子一根根剖开削好,还要再一枝枝钻洞,相当耗工。挑选原料也很讲究,竹子、伞纸、棉线都要精挑细选,涂料中的天然熟桐油和柿子水更要依古法调配。 郑映海说,一把刷上桐油的油纸伞,用上三五年不成问题,质量绝对好。聊起自己最大的愿望时,他告诉记者,自己将会一直将油纸伞工艺做下去,也希望这门老手艺,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并能世代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