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泰山皮影戏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扶持,更要靠自身创新。”泰山皮影戏第七代传承人、范正安的儿子范维国说。他们成立了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开发了包含泰山皮影元素的服装类、镜框类、挂饰类等现代工艺品。 皮影戏制作 在山东泰山脚下,有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者需要“脑里想着词儿、嘴里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锤儿”,五官、四肢、头脑一刻都不能闲,这就是“十不闲”泰山皮影戏。随着中国日益重视保护传统文化,这项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技艺开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75岁的范正安是泰山皮影戏第六代传承人。他从8岁开始接触并学习皮影戏,人生中有近60年时间都与皮影为伴。他见证过泰山皮影戏的兴盛,也体验过它遭受冷落的滋味。 “泰山皮影戏在清末至民国期间最受追捧,那时我师爷爷每天都在岱庙门前演好几场,还经常被请去其他地方表演哩!”范正安说,因为历代很多帝王都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推动了皮影戏的发展,泰山皮影戏在清末进入了兴盛期。 但这样的兴盛并未持续太久。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60年代后泰山皮影戏就彻底进入了停滞期。范正安告诉记者,因为皮影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追捧,他的师兄弟纷纷放弃了泰山皮影戏表演。 看到人们渐渐远离皮影戏,范正安一度变得心灰意冷,在服完兵役后转业做了一名司机。“当时以为泰山皮影没人看了,真要失传了。” 2007年,泰山皮影戏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接连获得了“文化遗产奖”“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博览会最佳表演奖”等奖项,这种传统戏剧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泰山皮影戏再度受到重视,激发了范正安心底的激情。2009年,64岁的范正安不顾家人反对,筹措40万元创办了皮影戏小剧场——弄影轩。他在这里展演皮影戏,开展免费专场演出,开发皮影衍生产品,将泰山皮影推向市场。 “泰山皮影戏的发展不能只靠政府扶持,更要靠自身创新。”泰山皮影戏第七代传承人、范正安的儿子范维国说。他们成立了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开发了包含泰山皮影元素的服装类、镜框类、挂饰类等现代工艺品,还结合流行热点创作演出了《小苹果》《江南style》《APEC》等新剧目。 “这类商品年产约1万件,产品畅销德、意、日、英、美、法等十多个国家。”范正安告诉记者,2008年至今,泰山皮影戏应邀到法国、韩国、日本、泰国等多个国家演出。今年春节期间,他还参加了埃及“欢乐新春”大庙会,将泰山皮影带到了埃及观众面前。 如今,范正安的儿子、孙子和七八个徒弟都成为他的传承人,泰山皮影戏不再是他一个人的“独角戏”。2007年,泰山皮影戏还进入了泰安师范附属学校课堂,目前泰安市已经有13000多名小学生学习过这门课程。 “只要观众喜欢,尤其是孩子喜欢,传承就有希望。”范正安说,希望更多孩子通过观看这项传统艺术,认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的愿望就一个,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在我手里没了。”范正安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