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说起高跷,可能很多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有印象。除了穿新衣、放鞭炮,能够欣赏到平日里看不到的高跷表演,是不少人、儿时过年最期待的事儿。 踩高跷 说起高跷,可能很多在北方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有印象。除了穿新衣、放鞭炮,能够欣赏到平日里看不到的高跷表演,是不少人、儿时过年最期待的事儿。伴着喧天的锣鼓声,簇拥着踩高跷的队伍,总能让人感受到无穷的欢乐和轻松。让我们共同回味一下吧: 欢快的锣鼓、艳丽的服装、精彩的动作……春节期间,河北安新县白洋淀永生高跷艺术团的小伙子们正踩着高跷,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尽情表演着。 过去的时候,每逢农历春节、元宵节和庙会,高跷表演在广场街头随处可见,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景观。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马兰介绍说,作为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跷已经存在了两千年以上。 马兰:最早的文献记载,我们能见到的是在《列子》一书里面,在《说符》中记载了一个兰子跳剑的故事。我们看到他是站在木杆上进行表演,可以看出,这是最早的踩在高跷上进行杂技表演的形式。明代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在左侧中间的部分,有一队高跷在表演队伍的最前面。这表明至少在明代,高跷参加走会的这种形式就已经存在了。 关于高跷的起源,目前没有定论。较为常见的说法是源于古代的图腾崇拜和劳作方式。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近现代的高跷表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表演形式也多样化。 马兰:表演的时候,有文跷和武跷的区分。武跷套路花样比较多,动作幅度比较大,文跷注重表演,形象比较细腻,有时候还带有些唱腔。文跷和武跷的角色大都取自于中国传统的戏曲人物,或者神话传说。其中会夹杂一些戏曲片段,或者是农耕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些场景,像《西游记》里的人物啊,渔夫、樵夫、傻丫头啊等等。 高跷在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多地都曾颇为流行,并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在河北安新,具有代表性的邵氏高跷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除了邵氏高跷传统的“十二妖仙”,高跷队的小伙子们也会扮演“八仙过海”、《西游记》等故事中的人物。每个角色都有对应的故事传说,让人们在观赏时也能寓教于乐,传递弃恶扬善等观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