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工艺 >

杭州博览会上“乐清技艺”美哒哒

http://www.newdu.com 2017-12-18 乐清日报(杭州)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博览会上,乐清选送的71件作品获奖率超50%,其中金奖15,银奖21,铜奖14。
    据了解,博览会每年举办一次,本展会其中重要一项活动就是评审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评审结果将作为各参展人报评工艺美术大师的重要依据。“通过搭建平台吸引大师参展,激发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提高大师创作的积极性。”乐清市二轻总公司负责人徐青平说,中青力量走出乐清,能拓阔眼界,让他们尽快成长,创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在黄杨木雕作品《馄饨担》前,从乐清赶来看展览的蒋先生找回了童年时光。他说,这种消失的技艺,曾出现在二十多年前,如今早已消失。站在一旁的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尧辉向蒋先生介绍创作的初衷。《馄饨担》是城市老记忆系列作品之一,已完成6件,《千锤百炼》、《量身裁衣》、《兑糖儿》、《走街巷》等。吴尧辉说,每年都会创作两件,具体创作多少件还不确定,能做多少是多少,尽量多去记录。城市老记忆是以往生活的一部分,但很多内容都被电气化代替了,消失了。用木雕的方式记录前人的生活场景,能唤起更多人的回忆。
    一米多长的《牧羊少年》,利用对角线构图,羊群沿着山坡从上而下,或悠闲散步,或相互追逐嬉戏,或亲昵可爱,作品构思巧妙,大气磅礴,让人啧啧称赞。省工艺美术大师郑松强最初拿到这块大型黄杨木头时,没有轻易下刀。几经思索,利用木头的纹理和形状,结合镂雕和圆雕等各种技法,创作了这件精品。
    前些年重操黄杨木雕的叶松华一发不可收拾。他创作的《天籁之音》再次摘得金奖。与以往的木雕飞天不同,他利用横形黄杨木,雕刻从天而降,横向飞来的仙女。作品精美,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从传统的竖飞到横飞,造型上也是一种突破,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叶松华说,突破传统很难,创作初期也很纠结,心里都没底。作品出来了效果也不错,更是一种鼓励。
    叶铸华16岁开始学习黄杨木雕,耕耘50多年,退休后仍从事木雕雕刻。这次他带着刚创作完成的作品《罗汉山》参展,让人穿越到八十年代回忆。长手罗汉伸长手臂,直通明月。长脚罗汉站在海底,威武挺拔。降龙、伏虎罗汉分别骑着有代表性的龙虎,让人一目了然。“平生第一次参展,没想到拿到了金奖。”获奖后的叶铸华激动地说,工艺美术各有千秋,通过展览有对比,有启发。虽然退休了,还想为乐清工艺美术出份力。
    “《紫阳真人》是元朝的坐佛,从姿态到神情,跟现代人的审美观有很大不同。”50多岁的郑永才今年在中国美院求学,这件《紫阳真人》是他跟老师合作完成的。郑永才说,中国美院对人体结构的要求很严格,与乐清民间的雕刻有很大的区别,在美院里做人体泥塑有时候一个星期也只能做一个头部。这次,郑永才把所学的知识与传统技艺融会贯通。
    一生与木结缘的胡志龙,作品销往海内外。《紫气东来》原材料是檀香,童子牵着刚出关的老子从深山缓步走来,寓意吉祥如意。胡志龙2016年初创作的,刚完成就被顾客买走了。“这件是第二件作品,在第一件的基础上更精雕细琢。”胡志龙说,檀香原材料很贵,升值空间大,创作传统风格作品,更容易被收藏爱好
    从象牙雕到石雕在重回木雕,张燕平尝试很多技艺,但最喜欢还是黄杨木雕。一件黄杨木雕作品《赶集》,把她几十年蕴藏的能量都迸发出来。《赶集》生活气息浓厚,傣族姑娘挑着担子,欢快地去赶集,反映少数民族勤劳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在这次展览中获得金奖的黄杨木雕类还有陈小东的《魁星点斗》、郑忠南的《灵山仙踪》、叶小泉的《藏女育糕》、郑建华的《欢乐人间》、郭贤娒的《幸福一家》,细纹刻纸类有郑梅贞的《金鸡报晓》、余林敏的《百虎图》、叶旭华的《孔雀开屏》。
    原乐清市社科联主席项宏志在展览现场参观时说,乐清中青代艺术家展现了很高的技艺,作品题材贴近生活,创意十足,表现出很高的技艺。今后,艺术家仍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反映时代生活的风貌,只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才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杭州博览会上“乐清技艺”美哒哒
    记者 郑剑佩 文/摄
    4月15日,第六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为期4天的本届博览会以浙江传统工艺文化为主角,并邀请北京、江西、河南等地的特色工艺美术助阵,共展出11个大类的逾万件工艺美术精品。乐清参展的72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新锐的细纹刻纸、黄杨木雕等精品,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展现了乐清工艺各个梯队的精湛技艺。
    活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浙江工艺美术》杂志社、浙江浩瀚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承办。
    进入会展中心,乐清馆一目了然,展馆拱门用仿黄花梨板镶嵌,横匾上写着“浙江—乐清”,横匾的右下方写了前言。其它展位都是以企业或个人的形式参展,而乐清馆以城市整体身份参展,展馆的布置方面显得更为用心。
    展馆内,黄杨木雕作品错落有致摆放,细纹刻纸、乐清龙档、石雕、珐琅铂金画、蛋壳雕、竹编、根雕、漆塑等10个品种,丰富了以雁荡山风景为背景的墙壁内容,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感油然而生,让参观者游赏于雁荡山水又近观乐清厚重而精湛的工艺美术,享受视觉的双丰收。
    一只公羊口衔稻草前脚蹬立迈向前方,小羊蹲在公羊身下,转身梳理背上的毛发,两只羊的表情恬静祥和。省工艺美术大师金煜平擅长雕刻动物,这件《喜气洋洋》根雕作品是他的最新作品,采用高低、动静、大小结合的构图,作品很大气。金煜平说,《喜气洋洋》与传统的母子情不同,采用父子表现和谐的情感。
    或依偎嬉戏,或相互挠痒,或登山玩耍,5只猴子表情各不相同,情感真挚,细节生动。郑松博的黄杨木雕作品《新家园》,从构图上看,高低各不相同,大小搭配合理,S型的木头更显流畅。郑松博生活中喜欢动物,作品又专注动物研究和雕刻,喜欢用线条表现动物的美感。5年来,郑松博的作品愈发成熟,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不错成绩。
    根雕作品《钟馗嫁妹》,省工艺美术大师郑亦平把“七分天然三分雕琢”的创作理念运用得入木三分。《钟馗嫁妹》着重刻画鬼王钟馗将妹妹嫁给好友的决定告诉妹妹时,妹妹得知后那种既害羞又激动的肢体与表情变化,巧妙地将天然松瘤造型与情景完美结合。“材质美是自然天成的,不是人工创造的。”从艺20年来,郑亦平擅长运用传统民间工艺技法,对作品造型和构图注重创新和突破。
    在韩将丰的黄杨木雕《依偎》前,上海的黄先生蹲着对着作品拍下照片。“这块木头扔在角落里都发霉了,两边也烂掉了,我想扔掉太可惜,想方设法在木头顶端创作了两只羊。”韩将丰经雕刻来龙去脉向黄先生介绍时,黄先生发出了由衷的赞扬。
    不少参观者为没有见到乐清龙档略显失落,当他们得知《天缘配》是龙档的一部分,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件由温州工艺美术大师黄北创作的作品,雕功扎实,色彩丰富,人物表情生动。这次,黄北没有带整条乐清龙档参展,取其上面的一个细节。“这几年大小两条龙档参展,都拿到了金奖。”黄北说,通过杭州的展览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乐清龙档的魅力。
    在展位的右前方,省工艺美术大师黄余呈的石雕《灵犀》作品被市民围观。一块并不起眼的石头,经黄余呈妙手点缀,显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灵犀》分两部分,深褐色岩石雕刻水乡,凹凸的岩面层次分明,内部黑色岩石巧妙地雕刻成一对黑天鹅,依偎在水中漫游,构思恰当好处。整件作品充满了生命的痕迹,富有很强的艺术性。
    一只白鹿嘴里叼着鲜花,踏着云彩从云端缓缓而来。竹编作品《温州白鹿城》,是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陈贤丰为了参加这次展览特意创作的。一根竹子,在陈贤丰的手中,如魔术般变幻出各式各样的动物和装饰品。这项即将绝迹的竹编工艺,乐清现在只有陈贤丰能独立完成。“近10年创作了20件。”陈贤丰说,竹编失传了,就没人能做,也想通过展览,把竹编展示给市民,唤起大家的回忆。
    珐琅珀金画与细纹刻纸摆放一起,两种不同原材料制造的视觉冲击,显示主办方的用心良苦。细纹刻纸是乐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纸张为原材料表现雕刻的细腻纹理,而以金属为原材料的珐琅珀金画更突显金属的质感,两种不同工艺产生的表现方法,让人拍案叫绝。在这几幅作品前,杭州市民杨先生带着妻子和孙子仔细观赏,还不时向孙子讲解。“很多年前收藏了乐清细纹刻纸,作品细如丝发,很多朋友看了都很喜欢。”杨先生介绍,每年杭州文博会,他都会到乐清展馆看看,了解最新作品动态。
    城市身份整体参展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乐清馆出现许多新面孔。“这次参展,新生代的作品比较多,我们主要为从事黄杨木雕等工艺美术的年轻人提供机会。”市二轻总公司叶小兴说。
    很多人都是首次参展,但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用刻刀展现技艺的精美,作品受到专家肯定,取得不错成绩。叶小兴指着细纹刻纸作品《金鸡报晓》说,“郑梅贞从事细纹刻纸30多年,技术相当好,但很少参加展览,这次就获得金奖,可见实力不同一般。”
    展厅门口的刻桌上,郑梅贞行云流水在纸张上创作,刀法流畅,一气呵成,围观市民看得入迷。郑梅贞1993年开始学习细纹刻纸,独立完成设计和创作《红楼梦》和《春华秋实》等作品。“学了很多年,但都在家里雕刻,很少出来走动。”郑梅贞说,通过展览能增加交流拓阔眼界提高技艺,乐清细纹刻纸以传统为主,能把当下一些时尚的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一桌之隔的陈宗立一手握着黄杨木,一手拿着刻刀雕琢,神情专注认真自信。在展览中秀手艺,39岁的陈宗立是首秀。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把一根丑陋的木头雕刻成精美的作品。“走出去能学到很多东西。”陈宗立一脸坦然地说,“展览的内容各不相同,不过艺术是相同的,从其他工艺中,能寻找到灵感,把好的东西融入作品中。”
    据了解,这次有一批作者是第一次来参展的,其中有一些参展作品尚显稚嫩、带着青涩,但这些作品与大师作品同台展出,可以提振初展者的信心。
    从事黄杨木雕几十年的王建飞是黄杨木雕界的老手,一直埋头从事黄杨木雕艺术。这次他的作品《荷塘情趣》一展出,受到了专家的肯定。《荷塘情趣》是王建飞两年前创作完成,牧童悠闲地骑在荷塘的水牛背,表情可爱,童趣有味,让人忍俊不禁。
    一扇平面上,一个满载而归的蓑翁从远处缓缓而来,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满载而归》是鲍松平最新作品,这件新作跟她以往创作的作品在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变化,整件作品在一个平面内完成,更像浮雕。“希望通过不同的尝试,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