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千年圣草名药——紫苏

http://www.newdu.com 2017-12-20 新浪中医 佚名 参加讨论

    
    生活中有多少人了解紫苏?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餐桌上经常见到,是一种奇特美味。除此之外,紫苏也是流传千年的圣草名药。
    紫苏又叫桂荏、白苏、赤苏等,它的叶子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多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行医足迹遍及全国,一生只钻研医术。有次,华佗行至江南,在一处河边上采药,无意中发现一只水獭吞吃了一条鱼,在地上打滚。后来,只见水獭沿着河滩爬,爬到一片紫色的草前就吃了起来,不久竟然没事了。华佗心想,这紫色的草叶或许可以解鱼毒。
    采完药后,华佗去附近的一家客栈住宿,巧遇一群年轻人正在比赛吃螃蟹,空的蟹壳堆了一大堆。半夜,吃螃蟹的几个年轻人大喊肚子痛。情急之下,华佗想起白天见到的那种紫色草。那草既然能解鱼毒,可能也能解蟹毒。于是带人去采摘,立即煎汤给几个年轻人服下。过了一会儿,年轻人的肚子果然不痛了。
    为了能够记住这草药,华佗便给它取了个叫“紫舒”的名字,意指服用后能使腹中舒服。由于字音相近,又属草类,慢慢的被后人称作“紫苏”。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主治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
    用量5~10克。
    紫苏的叶子、梗、籽属三味中药,都有着不同的功效,当它们在一起使用时,称之为“全紫苏”。
    中医认为,紫苏叶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之功,紫苏辛香温散,入肺走表而发散风寒,又能走脾行血而宽中,对外感风寒,内兼湿滞之症尤为适宜。
    紫苏梗,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理气宽中、安胎的功效。胃脘胀闷、不思饮食,可将紫苏梗与陈皮、茯苓、鸡内金等一同调配药膳食用。胎动不安,或是妊娠呕吐,可在医生指导下将紫苏梗与紫苏叶、陈皮等药材一起调配药膳食用。
    紫苏子中的α-亚油酸能显著降低血中较高的甘油三脂含量,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并且能抑制血小板和血清素的游离基,从而抑制血栓疾病的发生,具有抗血栓的效果。另外α-亚油酸在人体内主要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形式存在,它是大脑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常食紫苏子,对提高记忆和视觉具有良好的作用。
    虽然小小紫苏有诸多功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建议长期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不适合食用。这是因为紫苏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和锌时便会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这种物质在体内沉积过多就会损伤人的神经和消化系统以及造成功能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