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苗族绝技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中国传统文化 佚名 参加讨论

    随着苗族绝技“上刀山”和“下火海”这些令人惊讶的项目的频频亮相,使得人们对苗族有了更加强烈的好奇,迫不及待的想要一探究竟。
    在远古时期,苗族寨子里有一个“法师”,他们无所不能,常常表演上刀山下火海来让寨子里的村民相信,他们可以保护他们。除了这两项,还有捞油锅等绝技。
    
    捞油锅
    表演者于场内架好铁“三脚",将盛有植物油的铁锅搁置其上,猛火使油煎至翻滚。望着锅里滚滚翻腾的油,表演者捋衣挽袖,赤手捞出预先投入锅中的钱币或其他的物件。物件取出后,表演者的手毫无烫伤痕迹。有将糍粑投入锅内的,糍粑即刻焦黄飘香,表演者一一捞出。让旁观者在品尝油炸糍粑美味的同时,为这种表演形式的神奇惊险拍案叫绝。如上刀梯一样,捞油锅早已蜚声海内外。
    合竹
    合竹,俗称仙人合竹,是将一根长约两米、粗如脚拇指的竹竿破成两半,让相向站立的两个人把持竹片的端头,使两块竹片呈平行状,相距40至50厘米。表演者时而念诵咒语,时而吹响牛角号,时而卜卦祈祷,比划合拢手势。渐渐地,持竹片的人分明感觉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竹片逐渐向内侧弯曲直到相交合拢。之后,随着表演者念咒并作分离比划,竹片缓缓变直分离,回到开始时的状态。
    除了这些,还有竹竿晒蛋、蛋上舞蹈、烈火烧身等,真可谓种类繁多、神秘诡异,苗语统称为“钩动”(汉语的意思是功夫)。
    寨英滚龙
    松桃自治县寨英滚龙早就名声在外,在明永乐、嘉靖、万历和清乾隆、嘉庆年间,寨英滚龙多次应召晋京表演。民国初年,寨英人还举办过规模盛大的滚龙灯会,湘、川、黔许多有名滚龙齐聚于此。
    寨英人喜舞滚龙,每逢传统喜庆节日,街上、河中、人家的庭院,广袤的原野,都腾挪着滚龙游弋和翔飞的身姿,人们的眼前便幻化成了龙的世界。
    寨英滚龙全长36米,共分17节(又称洞),用34人轮番舞动。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近500个直径2尺左右的篾圈等距排列连接成龙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画上斑斓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绘好龙头模样的布料。更为别致的是,龙头龙身装满彩灯,夜晚舞动时,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飞舞,尉为壮观。
    在寨英人心目中,滚龙是吉祥万能的象征,它不仅能祛除各种魔障,确保一方安宁,而且能行云布雨,赢得五谷丰收,是寨英人祥和安宁、足食丰衣的保障,因而,想方设法得使这条滚龙永久长驻。于是,每年新春佳节,都要舞滚龙,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寨英滚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卧龙猛醒”、“祥龙出洞”、“蛟龙抖威”、“游龙戏水”、“玉龙闹春”、“滚龙奔海”等100余种精湛的舞龙技艺,使人们目不暇接,尤其是在晚上表演,从龙头到龙尾装满了彩灯,晶莹剔透,放射五彩之光,舞动时犹如彩虹飞舞。2003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
    苗族的这些绝技从保护寨民到现在的一项绝技为世人所知,慢慢走出山寨,亮相神州大地,进而漂洋过海,成为世界绝技艺术的一朵奇葩,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