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器音准不准,全靠匠人的耳朵。 机器定型。 一面锣的成型要经过千锤敲打。 2009年5月12日,国家大剧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正在演奏《大地安魂曲——汶川大地震周年祭》。舞台上三口中国钟的鸣响让人震撼,这三口钟就来自“响铜乐器之乡”长子。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定什么音,出什么货,一件好乐器最重要的就是音色和音准,而长子响铜乐器正是凭借“千锤百打、一锤定音”的定音绝活享誉全国。这样的手工定音技术完全是靠老匠人们的耳朵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件响铜乐器的出炉,都离不开那片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土地:从西汉的上党乐户班社、八音会,到明末清初的上党梆子、民间闹戏以及鼓书、道情等地方曲艺,都为长子响铜乐器增加着厚度与分量。 长子响铜乐器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授流传下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闫改好出生于铜乐器制作世家,从小就在铜乐器制作行当里摸爬滚打,如今由他担任经理的公司,年生产响铜乐器150多吨,产品130多种。 文/本报记者 侯晓然 图/本报记者 李春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