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20世纪初,为区别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称作“古琴”。《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古琴历来为文人雅士重视,作为修身养性之器,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并与其他思想和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琴的弹奏有着独特的技法和演奏方式。熊开华表示,中国的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很大不同,更讲究音乐故事。古琴琴谱现在存世共150余部,古琴曲子几乎每首都有故事,比如《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传统的古琴谱一般每首曲子都附有一篇文章,帮助修习者理解乐曲。老师在教学时也必须讲解曲子的故事、意境。唯有如此,演奏者才能真正进入古琴的世界”。 古往今来,令人心荡神迷的音乐故事都与古琴有关,如文姬归汉(琴曲《胡笳十八拍》)、昭君和亲(琴曲《秋塞吟》)、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琴曲《高山流水》)、司马相如寄琴心(琴曲《凤求凰》)等。古琴曲《阳关三叠》描写送别离情,音乐的节奏层层紧扣,一段比一段意境深长。《阳关三叠》用王维的一首送别诗配上去,天衣无缝,所以得以广泛流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