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饮茶养生 > 养生 >

如何用中药正确泡茶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取一味或几味中药,置杯中,添入开水,盖上盖子,浸泡几分钟,就可以象平时喝茶那样饮用,这种被称作“代茶饮”的中药用法确实比煎煮中药方便得多。但中药泡茶有学问,不可不知。
    选择合适的品种由于中药品种多,来源广,加上质地、口味等不同,有些中药可以泡茶,有些则不能。通常可用于泡茶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灵芝、杜仲、龙眼肉、枸杞子、陈皮、番泻叶、大黄、草决明、莲子心、生姜、胖大海、薄荷、乌梅、山楂、紫苏、罗汉果、青果(橄榄)、茵陈、金钱草、鲜佩兰、鲜藿香、西瓜皮、白茅根、桃花、金银花、槐花等,以体轻质松味甘淡的叶、花、果、籽及鲜品类药居多,而有些质硬、味苦、有毒、有刺激性之类的中药,如龟板、黄连、附子、辛夷等就不能泡茶用。泡茶原则上要选择经规范炮制后的饮片,有些甚至要切细片,果实类中药如罗汉果、青果等要打碎泡茶。
    中药泡茶也须辨证和煎剂一样,中药泡茶也要根据中药的性能,结合自身体质、病证、气候、时令等辨证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绝不可信手掂来。如胖大海性寒,可清肺热,利咽喉,清肠通便,对风热邪毒所致的咽痛、音哑、便秘有效,而对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所引起的咽痛嘶哑则无效。又如金银花是知名的清热解毒药,对夏季伤暑上火者比较适合,但对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用,滥用则会引起腹泻。此外,有些药可引起过敏,有些药可能伤胎,是特殊群体不能乱用的。为此,选药泡茶前,应听从医生指导。
    中药泡茶要把握药味、用量及服法一般而言,泡茶选单味中药最好,因治疗或病情等的需要,可以配方使用,但选药最多4~5味,药味太多则失去泡茶意义。泡茶中药的用量因药和用途而异,一般而言,鲜品药用量宜大,干品宜小;养生保健时用量宜小,治病疗疾时量宜大。比如陈皮,鲜品可用至12~20克,干皮6~10克即可;白茅根作为清火保健药,每次用10克,而治疗血热引起的出血证则需30~50克。此外,饮用药茶,多主张温服、频饮不拘次,每日一剂。特殊情况可灵活变通。
    此外,关于中药泡茶的时间也要注意,一般需根据药物的质地而定,通常3~5分钟即可,但必须用开水、沸水浸泡。 取一味或几味中药,置杯中,添入开水,盖上盖子,浸泡几分钟,就可以象平时喝茶那样饮用,这种被称作“代茶饮”的中药用法确实比煎煮中药方便得多。但中药泡茶有学问,不可不知。
    选择合适的品种由于中药品种多,来源广,加上质地、口味等不同,有些中药可以泡茶,有些则不能。通常可用于泡茶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灵芝、杜仲、龙眼肉、枸杞子、陈皮、番泻叶、大黄、草决明、莲子心、生姜、胖大海、薄荷、乌梅、山楂、紫苏、罗汉果、青果(橄榄)、茵陈、金钱草、鲜佩兰、鲜藿香、西瓜皮、白茅根、桃花、金银花、槐花等,以体轻质松味甘淡的叶、花、果、籽及鲜品类药居多,而有些质硬、味苦、有毒、有刺激性之类的中药,如龟板、黄连、附子、辛夷等就不能泡茶用。泡茶原则上要选择经规范炮制后的饮片,有些甚至要切细片,果实类中药如罗汉果、青果等要打碎泡茶。
    中药泡茶也须辨证和煎剂一样,中药泡茶也要根据中药的性能,结合自身体质、病证、气候、时令等辨证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绝不可信手掂来。如胖大海性寒,可清肺热,利咽喉,清肠通便,对风热邪毒所致的咽痛、音哑、便秘有效,而对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所引起的咽痛嘶哑则无效。又如金银花是知名的清热解毒药,对夏季伤暑上火者比较适合,但对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用,滥用则会引起腹泻。此外,有些药可引起过敏,有些药可能伤胎,是特殊群体不能乱用的。为此,选药泡茶前,应听从医生指导。
    中药泡茶要把握药味、用量及服法一般而言,泡茶选单味中药最好,因治疗或病情等的需要,可以配方使用,但选药最多4~5味,药味太多则失去泡茶意义。泡茶中药的用量因药和用途而异,一般而言,鲜品药用量宜大,干品宜小;养生保健时用量宜小,治病疗疾时量宜大。比如陈皮,鲜品可用至12~20克,干皮6~10克即可;白茅根作为清火保健药,每次用10克,而治疗血热引起的出血证则需30~50克。此外,饮用药茶,多主张温服、频饮不拘次,每日一剂。特殊情况可灵活变通。
    此外,关于中药泡茶的时间也要注意,一般需根据药物的质地而定,通常3~5分钟即可,但必须用开水、沸水浸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