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茶诗茶文 >

霍山黄芽--味道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年前某天,为了完成一篇领导急催的材料,我走进了万寿路街边一家名叫清香林的茶馆。
    诺大的厅堂没几桌客人,心头暗喜。寻一隅坐定,打开笔记本电脑。
    在服务员递过来的茶牌上,我点了霍山黄芽。
    这茶不仅没喝过,甚至连听也没听过,做如此选择纯粹是因为价位。20元一杯,最低消费,这价格对于眼前这方闹市难得的雅致宁静来说,简直太便宜了。
    不敢怠慢,立即投入工作。当我想起那杯霍山黄芽的时候,已经半个小时之后了。
    水温凉,茶味依然。呷一口,淡淡的山野清香细腻弥漫。定睛细看,晶莹透亮的玻璃杯里,片片脉芽已然彻底舒展开身躯,翩然于杯底。
    随着一次次添水,味道愈发醇厚。那种朴实无华的清香丝丝缕缕,逐渐从嘴里扩展到肺腑,将人引入超凡脱俗的境界。
    那天状态格外好。
    灵思如涌,好句连连,字行若展,原本感觉不那么好写的材料竟然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杀青——我把这神奇归结为霍山黄芽,是那曼妙茶汤涤心净脑的结果。
    打开百度,输入“霍山黄芽”搜索,一篇网客留下的帖子最先跳入眼帘。
    这是一段令人百感交集的回忆。看着看着,眼睛竟然湿润了。
    一位安徽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回乡,在家等待县人事局安排工作。几个月过去,无人问津,杳无音信。已经上班的同学提醒他,别在家傻等,让人家安排工作是要送礼的。
    母亲听说,第二天起了大早,背起竹篓去了山上的茶园,采来一篓挂着露珠的鲜嫩芽芽,又是摊晾,又是烘,又是炒,折腾了一整天,精心做出了几斤霍山黄芽。她把茶叶用白色塑料袋装好,让儿子带到县上送礼。
    农村孩子不谙世故。儿子找到人事局,怯生生把茶叶放在干部的桌子上,都没敢问自己工作的事情,就扭身下了楼。
    就在路过办公室窗户的时候,一段对话从里面飘了出来。
    “这是什么?”“礼。”“这叫礼?谁送的?”“刚才那后生,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他这几年大学是白念了,这不值钱的土茶拿来当礼送,懂事不懂事,不是他妈耍弄咱们吗?”……随着话音,刚刚送进去的茶叶被隔着窗户扔了出来,茶叶纷纷扬扬,雨一般洒落在地上。
    儿子满脸泪水跪在地上,把茶叶一片片地把轻轻捧回塑料袋,嘴里不停地叨念着,我的茶叶,我的亲娘啊……
    融入令人酸楚的故事,茶的感觉不一样了。
    当清香林的茶姑娘再度把霍山黄芽摆在面前的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凝重,一种复杂的感觉油然而生,眼前不时浮现出那位善良母亲的身影。
    不知霍山黄芽其实是自己孤陋寡闻。
    这种茶产于安徽省霍山县,是中国红、白、黄、绿、黑五色茶中黄茶的代表。历史上,霍山黄芽屡屡出现在史书典籍和文人墨客的诗作中。司马迁《史记》中有:“寿春之山(霍山曾隶属寿州,故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也有霍山产茶的记载。唐代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并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宋代开设霍山茶场,茶叶主要运销苏州、扬州、山西、山东、河南、东北等地。明朝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作《黄芽焙茗诗》云:“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到了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姚范《援鹑堂笔记》有如此记述:“六安茶产自霍山。第一蕊尖、无汁。第二贡尖、即皇尖,皇尖只取一旗一枪。第三曰客尖。第四曰细连枝。第五曰百条。……六安茶以谷雨前为上品,立夏后则无毛而生骨。”
    霍山黄芽盛名数百年,可不知何故失传于时光流转中。后来的人们仅闻其名,未见其茶。直至解放后,黄芽才被重新挖掘恢复种植生产。
    其之所以“黄”,是因为在加工中有一道独特的“闷黄”工艺。这别具特色的“闷”,成就了中华茶家族里的一位闺秀。
    可能是被邂逅时的感觉“先入为主”,霍山黄芽尽管历史悠久,在我心里却始终没有进入“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名门望族”的行列。因而,那杯里口中先涩后甘的“黄芽风骨”也就从未被滞留在意识中的“品味观赏”区,得以长驱直入,浸润肺腑,成为诸多种茶里贴近心灵的一种味道。
    先在玻璃杯里放些水,把茶用小匙投入,再倒上一部分水,让茶漂浮起来,在水温的作用下舒展伸张,于缓缓飘落中释放味道。我曾经问过精心伺弄霍山黄芽的茶姑娘,为什么这茶要用“中投法”来冲泡?她轻轻解释说,黄芽娇嫩,怕水温太高,把茶宝宝给烫伤了。
    久而久之,对霍山黄芽竟然生出一种特别的情愫。
    隔段时间不喝,就会感觉缺点什么。而只要端起茶杯,抿着那微黄的茶汤,一切都会发生变化——焦躁的心绪趋向平复,艰涩的写作变得顺畅,麻木的感觉逐渐苏醒……
    从那时起,无论敲键写文,还是聚友侃聊,亦或约人谈事,清香林茶馆成了经常光顾的地方。而只要见我进门,那些风姿绰约的茶姑娘不再送上茶牌询问,而是直接端来一杯杯刚刚冲泡好的霍山黄芽,在微笑中传递着无声的默契。
    一次在茶馆干活,不慎将电脑数据线遗落在茶位上。再去的时候,服务员取出奉还。线上沾的口取纸上,认真标注着遗失客人的名字,我拿到眼前仔细查看,三个小字清晰映入眼帘:黄芽客。
    冬去春来,光阴荏苒,日子里始终飘散着霍山黄芽幽幽的清香。
    那来自安徽大别山麓的片片嫩芽不仅每每让我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屡屡提示我要常怀感恩心回报情,更一次次使躁动无着的我安于朴素平实,回归原始本真。
    哦,生命中的霍山黄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