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的特征 六十四卦中每卦共有六爻,自下而上分别称为:初、二、三、四、五、上,区分出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上下、贵贱、先后的地位、条件、阶段等。这六个等次构成六个不同的“爻位”。从这六个爻位所处的地位之性质而言,用古代人的社会地位而喻。 初位:为庶民,为发端萌芽阶段,应潜藏勿用; 二位:为士人,为崭露头角阶段,应适当进取; 三位:为大夫,为功业小成阶段,应谨慎防凶; 四位:为公侯,为新人高层阶段,应警惧审时; 五位:为天子,为圆满成功阶段,应注意处盛戒盈; 上位:为太上皇,为发展终结阶段,应注意穷极必反; 卦主:六爻中为主的爻,多取第五爻。称上卦之中位; 当位和不当位之分 阳爻处于阳位(初、三、五为奇数,为阳位)。 阴爻处于阴位(二、四、上为偶数,位阴位)。 均为“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合乎规律,(遵循正道);反之,凡阳爻处阴位,阴爻初阳位。均称“不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违反了规律(背逆正道)。 “当位”和“不当位”又称为“得正”、“失正” 当位为吉,不当位为凶。当位者应该守正防凶,不当位者应当趋正求吉 初、上爻不存在当位不当位的问题,因为初爻位卑势危,阴阳处之就皆当深藏勿进; 而上爻位极势危,刚柔居之都应当谨防衰危。 爻位的俩种特殊情况 一:居中,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位,第五爻处于上卦的中位。这俩个位置优越,称为“居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阳爻居中位,则有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有“柔中”之德; 二:中正,阴爻处于第二位,(六二);阳爻处于第五位(九五),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是在爻位中最为美善的象征。《易经》崇尚“居中”“中正”符合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爻表现的“承”“乘”“比”“应”的关系 乘: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上,称为“乘刚,简称“乘”,象征弱者(柔者)乘凌强者(刚者),“小人”乘凌“君子”,爻义往往不吉。如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爻之上,则这几个阴爻对这一阳爻都可“乘” 承:凡相邻两爻,如阴爻在阳爻之下,则称为“承刚”,简称“承”象征卑微者(柔弱者)顺承尊高者(刚强者),请求援助。这时爻义的凶吉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两爻阴阳当位者吉,两爻阴阳不当位为凶。如果一个阴爻之上有几个阳爻,则这一阴爻对几个阳爻都可称“承”。 比:凡相邻两爻,都可称为“比”(比近)。两爻互比,象征事物在邻近环境中的作用和反作用,可通过两爻的阴阳承乘关系加以分析。 应:在一卦中,下卦三爻与上卦三爻在相应位置是是两两对应的(既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对应之爻如果为一阴一阳,互相交感,称为“有应”;如果都是阳爻,或者都是阴爻,不能交感,就称为“无应”。爻位的“有应”“无应”,在剖析爻象时经常用到,这象征着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与矛盾、对立的运动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