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铺就的古驿道穿过绿色田野,偶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或是牵牛的牧童走过,久居城市的人从喧哗中来到这里,顿时找到了那份惟有乡间村野才有的悠然宁静,心间会不由自主地暗自欣喜。 青岩古镇 这里真近。从省城贵阳驱车到青岩镇,29公里路程仅用不到半小时就到了。贵州四大古镇——贵阳青岩、黔东南镇远、赤水丙安和锦屏隆里,惟有青岩古镇距省城才如此之近。像这样离繁华都市如此近距离的古镇,无论在贵州还是全国都少有。 这里真静。青石铺就的古驿道穿过绿色田野,偶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或是牵牛的牧童走过,久居城市的人从喧哗中来到这里,顿时找到了那份惟有乡间村野才有的悠然宁静,心间会不由自主地暗自欣喜。 这里真乃佳境。来到这里,你能在最短时间里,在悄静幽深的时空状态间,在比贵州建省还早35年的境域里,抚摸到距今约630年明清年间的古城楼、古寺庙及古牌坊的断壁残垣,感受着远古年代悠远凝重的无尽神韵…… 初秋时节,怀揣访古寻幽之心境,我就是这样来到了早就魂萦梦绕的青岩古镇。 阳光灿灿,晨风习习,空气鲜新。站在古街巷口往远处望去,那云雾缭绕的小镇风貌,让人真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眼前,“周王氏媳妇刘氏节孝坊”牌坊下,一对年轻夫妇正在搓洗着衣物,男的赤着上身使劲地拧干手里的衣什,女的则动作麻利地往绳上晾晒着。一只小狗悠闲地从牌坊下缓缓走过,时而又停下来,瞅着三三两两的游人。不时地,还见着早起的人们,挑着竹担子往镇外的田沃山村走去。 青岩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大旅行家徐霞客经过青岩,曾在游记中写道:“青岩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街市,是贵省南部要害。”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至今保存大量明清时代的青瓦木屋、石板铺路、古街石巷。古镇四周筑有城墙,分内城和外城,均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气势宏伟的定广门城楼与石板古道、古牌坊交相辉映。 沿着镇外石牌坊脚下的古驿道从田间穿过,拾级而上便到了青岩的南门——定广门。伫立在已经修复的定广门城墙上,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站在城墙上往里瞧,一座“赵理伦百岁坊”与城墙仅几步之遥,它高9.5米、宽9米,呈四柱三间四石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和石狮护柱,牌坊正方镌刻着道光皇帝钦赐的“升平人瑞”四字。牌坊是青岩古镇的标志。青岩古镇原建有8座石牌坊,现幸存下来的3座,一座是贞节牌坊,两座是百岁坊。其中“赵理伦百岁坊”创意独特,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牌坊下,一位年轻母亲正在专心地向幼小的女儿描述着石鼓护柱、狮护柱的形状,女儿似乎听懂了,似乎又没听明白,一个劲地追问着什么。我赶紧用手里的镜头记下了眼前这难得的一瞬。 穿过石牌坊,顺着青石铺就的台阶漫步古镇街上,街道两旁的老房旧居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木雕窗花和隔扇框门(见压题图),还有挂满招牌的古董店、咖啡屋、茶道馆等古色古香的生意店铺,让这个沉睡数百年的古镇也透出了阵阵浓浓的商业气息。青岩古镇在著名的“茶马古道”上,“茶马古道”凝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成为当今中外游人观光旅行的兴致所在。古街到处挂着各式各样“茶道”字样的招牌或小彩旗,你走累了,随便走进一家茶馆,店主人便会热情地上前招呼你坐下,然后端上一壶好茶。坐在这里悠闲地品茶论道,对于习惯于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情愫的悄然释放或是心绪的愉悦放飞…… 青岩古镇不大,占地仅3平方公里,却拥有古老的宫阁寺庙、庄严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在这儿“四教并存”。询问镇上一位老者,得知每当初一和十五,寺庙的香火不断,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有。一个历史小镇,能让东西方文化相融而且互存,这让人不得不感叹。 顺着南街北行,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名为“背街”的小巷,被绿荫掩映着的青石板路及青石板墙,仿佛把人带入了一条远古时空隧道。身处深幽小巷,时光仿佛在此停滞不前了,一种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要不是挑着担子的农妇迈着坚实的步履从身旁行过,要不是早于我先到的游人拍照嬉戏的笑声传来,我真是感觉自己恍如是在梦中徉徜踱步。 古镇靠北面的正街人群熙来攘往,若是乡下集市。走进北街一家没有招牌的餐馆坐下,点上几样正宗的青岩卤猪脚、青岩豆腐等特色小菜,一边品尝,一边看街上游人缓缓走过,一边闻着满街飘逸的玫瑰糖芳香,觉得这点热闹这分喧哗并没有让古镇失却了什么,相反更渲染出这乡间村镇独有的自然与实在。 下午时分,离别绿色掩映的青岩古镇,绕镇而过的潺潺溪流边,只见孩童们尽情地洗沐、欢闹,岸边马儿牛群正在悠闲地啃着田草,好一幅纯美恬静的山水田园诗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