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修行人生 > 学习 >

古人从师之难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教育在中国古代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在一村一乡,有学问的人并不多。所以,对于有志于学的人来说,从师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选择一位良师,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古人之从师到底有多难呢?
    远在原始社会,为了把前一代的生产经验传授给后一代,公社里的长老就承担着教师的责任。那时是没有固定的教学形式的。开始设学校进行教育,大概是在奴隶社会。《孟子》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校”、“序”、“庠”便都是学校的名称。这些都是官办的学校,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进学校读书。至于奴隶,要把子弟送进学校读书,那是难以想象的事。这时从师求学是统治阶级特有的权利。春秋时代,除了官学以外,开始有了私学。孔子就是私人讲学的大师,相传他的学生先后有3000人,其中成就大的有以颜回为首的72人。私学兴起以后,受教育的限制比以前稍稍放宽了一些,从师也就变得简单些了;但是,私人讲学要收“束脩”送不起的人还是上不了学。以孔子的学生为例,就出身成分来说,包括奴隶主的子弟、新兴地主和商人的子弟以及一些所谓“贱人”的小生产者的子弟,但主要的还是属于统治阶级和士阶层的子弟。那时,贫苦人家的子弟为了争取到从师求学的机会,不得不备尝艰辛。至于求得名师,那就更不容易。古书上这类的记载是很多的。例如,《文苑英华》上说汉朝的苏章“负笈求师,不远千里”。《后汉书.李固传》上说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后汉的承宫,8岁就替人家放猪,当时乡里中有一位名叫徐子盛的教师,以《春秋》经教授学生。承宫放猪经过这学塾的旁边,就躲在窗外听讲。他的主人不见回来,便到处寻找,找到以后要狠狠地鞭笞他,经学塾里的学生来讲情,才算作罢。后来,承宫就请求徐子盛收留他,替学生拾柴禾,劳动之余也一起听课。就这样,他“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终于学通了经书[56]。三国时,魏国有个邴原,十一岁就死了父亲。他经过学塾,听到读书的声音,哭了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哭。邴原说:“能够读书的都是有父兄的人,我羡慕他们有父兄,羡慕他们能学习。”老师说:“你也可以来读书啊!”邴原说:“家里贫。拿不出钱。”老师说:“只要你有志向,我可以不要你的‘束脩’来教你读书。”于是,邴原便进了学塾,后来成了有名的学者。但是在古代,像承宫、邴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的情况是不多的。那时曾经埋没了多少的人才啊!
    从师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