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学者计有功所著《唐诗纪事》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唐文宗李昂上朝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就问群臣:“诗中有‘轻衫衬跳脱’,跳脱为何物?”群臣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唐文宗笑了,说:“告诉你们吧,跳脱便是今天的腕钏。”而唐文宗所说的腕钏,则是现代人口中的手镯。 手镯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便有陶环、骨环和石镯,可以说和现今的手镯一脉相承。在这些手镯上,先民已经开始雕刻一些简单的花纹作为装饰,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商周时期,又有了玉制手镯。在汉代,手镯无论从材质还是纹饰上来看,都大为丰富。受西域文化的影响,戴在臂上的臂环较为流行,并且多个相连,盘绕成圈。唐宋时期,臂上戴的臂环和手腕上戴的手镯,都很常见,已经成为妇女们最常用的装饰品。到了元明清各朝,制作手镯的材料大为丰富,金银玉石都有,还有的进行镶嵌,而造型也千变万化,圆环型、串珠型、绞丝型、辫子型、竹子型等,应有尽有。直到今天,各式手镯仍旧受到女人们的欢迎,经久不衰。一种装饰品,能够传承几千年之久而不衰落,也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 这只清代制作的银手镯(见图),直径6.1厘米,高1.2厘米,重16克,上面的纹饰很是精美,为“麦冬藏梅”。只见麦冬两粒并排而立,稍后便是娇艳盛开的梅花,麦冬和梅花穿插,围绕手镯组成一圈美丽的图案。在手镯三分之二处,有丝扣接口,能够让手镯戴在手腕之上并严丝合缝。 麦冬为一种中草药,是滋阴润肺的上品,《神农本草经》上说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而《本草分经》称麦冬可以“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梅花为耐寒之物,凌寒而开,象征着不向困难屈服的精神。麦冬和梅花的搭配,估计只是起到装饰效果,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因此,笔者在此也不做过分解读。 在古代,手镯常常作为定情信物。如果女子肯把手镯取下来送给你,多半对你有情。《聊斋志异》有《白于玉》的故事,讲述书生吴筠被偶然结识的好友白于玉接去在异境招待。宴间有四名女子乃绝色尤物,白生暗示吴生可以与其共赴云雨,吴生便选了和他有捉臂之交的紫衣女子。夜间,紫衣女子把腕上的金手镯送给吴生作为纪念。等到天明吴生醒来时,才发现是一场梦幻,但手边的金手镯又在提醒着他昨夜经历的真实性。吴生怅恨之下,突然对人间尘事感到厌倦,就有了寻仙问道的心思。 这只手镯,流传已逾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定经历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可惜已经散若烟云,无处可寻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