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浅谈宋太宗的背佛像和背人物纹钱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中国文物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是宋代第二位皇帝,在位二十三年(976—997),共用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等五个年号。但只铸有三个年号钱,即“太平通宝”、“淳化元宝”和“至道元宝”。在这三个年号中,有两个年号,铸造背佛像金钱和背人物纹花钱,即“淳化元宝”背佛像金钱和“太平通宝”、“淳化元宝”(面文真书)背人物纹花钱。一个帝王铸造出如此多的背佛像金钱和背人物纹花钱,在钱币史上,较为少见,一方面既可说是重信佛教,铸造金佛像供养钱,另一方面也可说是民心所向,又应合民意,也铸造背人物纹花钱。像征着阴阳和谐,国泰民安。家庭幸福,生活美满。这里面有些问题是有待研和究探讨。
    先说“淳化元宝”面文行书背佛像金钱。是1988年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东下关乡,一个建筑施工队在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台顶(即即翠岩峰)佛塔旧址清理塔基时,挖出一千多枚在背面刻有两尊佛像的金钱,经考古学家和钱币专家鉴定,这就是中国宋代淳化年间铸造的“淳化元宝”面文行书佛像金钱。虽说是早已鲜为人知,但笔者认为,有些事情并非都已尽知。对于这些并非己尽知的问题,其奥妙何在,又应作如何解释?
    对于“淳化元宝”背佛像金钱,从出土、历史资料和笔者所观察以及掌握的资料看,对有些问题是值得探讨与研究。为了方便区别和鉴赏,把原发现的(五台山出土)“淳化元宝”面文行书背佛像金钱(以下简称‘原佛像金钱’)和笔者所藏的“淳化元宝”面文真书背佛像金钱( 以下简称‘藏品佛像金钱’)。其区别和特征有四:
    第一、从面文书法上看,据华光普主编《中国古钱大集》(以下简称〈大集〉)对有关北宋“淳化元宝”的注述:“铸期: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始铸。币质:铜、铁、金。特征:制作精好,钱文系太宗御书,有真、行、草三体。另有隶书者一种,俗谓缩水淳化”。从上面的注述,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淳化元宝”有铜、铁、金等三种币质,都有真、行、草三书体的面文。并且铜铁两类的三书体钱文在华光普主编《大集》(第431、432、433页)载录具全,唯有对金钱的载录仅有面文行书(“原佛像金钱”)一种。可见对真书和草书的面文金钱,在这之前尚未露面。而“藏品佛像金钱”,面文属真书,今天算是初次露面。但感到遗憾的是,品质较差、质量较低(下文详述)。由此可推断,应当还有第三种版面,即草书面文钱,只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被发现而已,这就应该多多关注,及早发现,早日集完佛像金钱真、行、草三件套。曾有一些人对“藏品佛像金钱”的面文书体与“原佛像金钱”面文书体不相符,以及工艺、品质提出质疑,误认“藏品佛像金钱”是仿品,而不知晓宋太宗御书有真、行、草三体的钱文。更有甚者,还有人认为五台山是佛像金钱唯一的出土之地,像这样的佛像金钱,十分稀罕而珍贵,若在别的地方再有类似的金佛像钱出现,就不可信,这个结论不要下得太早。笔者认为,即使是像“藏品佛像金钱”那样差的品质,都应当把其看成是真、行、草三体的钱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重视,并应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二、从钱体重量和材质成色看,“原佛像金钱”(缺图、资料是具有关资料报道),重12.0克,直径24.0毫米,而“藏品佛像金钱”(图1)重11.8克,直径24.0毫米。总厚5.3毫米,肉厚3.0毫米。从两者的数据对比看,虽则没有明显差距,但笔者对多枚“藏品佛像金钱”(图2)的观察与实测情况看,大部分的重量未达上述的重量,即使重量是相当近似,但品相也是较差。当然,笔者也无法知道“原佛像金钱”每一枚的重量是否都一样的。再从钱体的成色看,“原佛像金钱”成色金黄;而“藏品佛像金钱”为板栗黄,(未曾作过质检,是否因材质的成色质量的较低所造成,或者是入土的环境条件不同所造成)。还 有人说其是铜质,若是铜质,像这样的规格,不可能有这样的重量;另一方面,当去掉与铜钱混杂堆放时所染上铜的绿锈后,未发现钱体表面会呈现出像铜质那样的粗糙的砂眼,而是钱体表光滑,具有金质的密度(图3 )。
    第三、从钱体上的标记看,“原佛像金钱”,在背面穿上外轮有“二”、“三”、“四”字等序号为标记,而“藏品佛像金钱”则没有,有人认为,无字序号为标记者,则为仿品或膺品。有些人也会抓住这一点,以其判定真伪,这也不够科学的。因为面文书体不同,对于标记的有无,也会各有安排。如果要以此定真伪,把序号加上去,这不是很难办的事,可是并没有这样做。可见,真品或仿品,不是以有无序号来衡量的。
    第四、从制作工艺上看,“原佛像金钱”的制作工艺精美细致,背面的佛像饰纹的纹路清晰可见,并且穿口内侧比较规整。而“藏品佛像金钱”的制作工艺较粗糙,绝大多数(图 2)背面的佛像饰纹的纹路模糊不清,穿口大多数留有金毛刺或流金现象,有的甚至成了“满穿”,是钱穿孔是圆形的,这是因为铸造时形成‘满穿’,经后人随意打了个孔,就成了这个圆形孔。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特别是从第一、四点的情况看,从币材成色、制作工艺等问题,笔者认为,是否会有官铸与民营(包括民间或寺庙所铸造)之分,说明白一点,当然官铸比民营的材质优得多,工艺也好得多,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藏品佛像金钱”是仿“原佛像金钱”,那么对于面文的书法不同,是宋太宗有所安排真、行、草三种书体的面文钱,只不过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草书面文钱而已。况且“藏品佛像金钱”面文真书并非只有一枚两枚(图 2)。这是个应当值得思考与认真对待的问题。至于谈到“藏品佛像金钱”的质量较差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 “太平通宝”背人物纹花钱(图4),重8.3克,直径23.7毫米,和“淳化元宝”背人物纹花钱(图5)重5.7克,直径23.5毫米,均为铜质小平钱。这是宋太宗赵匡义的五个年号中,第一个和第四个年号钱,前后相距十余年,各自铸造出两种背纹相同的背人物纹花钱,可看到它们既有不同时空的自我特征,也有其共同之处。在自我特征方面 ,表现在面文方面,如“太平通宝”这四字的书法,在与谱载的小平钱是一致的。又如“淳化元宝”这四个字的书法,与前面所提到的“藏品佛像金钱”的面文也是一致的(图3)。其次是它们(以下简称“两种背人物纹花钱”)的共同之处,就是其背纹一样,如出一辙。
    然而,面对这“两种背人物纹花钱”,若是粗略看去,背面一左一右坐着似是两人(开始,因锈迹较厚,未得及时清洗,看不清楚,曾误认为只是两人,进行鉴赏)。后经清除绿锈,仔细看,右边一人(男)以侧身坐的姿态,抱着一个小孩(可清楚看到大人和小孩两人的头部),好似是两人相望,并像大人正在喜戏孩子,孩子天津活泼,挥动双手,一手已摆动到穿上方。左边一人(女)作正面坐的姿态,横抱着孩子,左手抱着孩子的身躯,孩子的头部靠在大人的右前臂,好似正在为其己吃饱后将要入睡的孩子哼吟着吹眠曲,吹其早入梦乡,这是多么悠闲和清静。这么说来,是钱的背面饰纹,正好就是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情景。“两种背人物纹花钱”,都是宋代早期钱币,也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两种背人物纹花钱”,其所描写出一家四口人的生活景象,可折射出宋代早期,在刚建立起来不久的新皇朝,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以一个家庭的写照,显现出一派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新风貌。人人都知道,有国才有家,百姓能安居乐业,而家庭的快乐和幸福,离不开国家的繁荣昌盛。有了这一前提,人们对早生贵子、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双喜临门等等的祝福语、吉祥语显然会在民间流传和追求。可见是钱背纹,一对夫妻俩,每人各抱着一个小孩,正是人们所渴望的、向往的,美好、幸福生活。
    在各种背人物纹钱币中,一般情况下,以单头像较多,并且多以帝王、领袖以及英雄人物等,两人或两人以上者,除一些秘戏钱以外,其余少见,而是钱所展现的四个人物,正好是以一个家庭的成员出现,意义深长,十分罕见。而其用途何在?可以探讨一下。笔者认为,是钱背纹是祝福语和吉祥语并存的暗示,其用途可能有二:一是在宫廷内皇帝诞辰纪念日或其他喜庆之日子里,用来抛掷或分发给前来庆贺者,并互相传扬。象征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多子多福、兴旺发达。二是在皇子皇孙结婚安床时抛掷(也有叫撒帐钱)或分发给前来祝贺者,祝福家庭和睦、生活美满、早生贵子、连生贵子、子孙满堂。在一般平民百姓很难享用。本来“太平通宝”钱,在宋代无需在其背面附加什么祝福语和吉祥语,便成为“当然”的“吉语钱”。因为“太平”是万福存在的前提,历来为世人所祈求。富有瑞气盈门之兆,常用作压岁钱,或在新年伊始悬挂、佩戴,祈求家人出入平安,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万事如意。若能在背纹上,潻加如此的图案,更是锦上添花。可见能同时入藏此“两种背人物纹钱”,来之不易,在此愿与读者、藏友共同分享,并请专家赐教。
    
    图1 藏品佛像金钱(正、背面)
    从整体素质看,品相较差,此图也算是品相较差的了。可是他的品相虽差,但其重量较大。而其余品相虽然较好,但是重量较轻,只有10克左右。
    
    图2 藏品佛像金钱(综合)
    此图多枚藏品佛像金钱,原来是与铜钱堆放在一起,沾满绿锈,把金钱选出后,聚集在一起,尚未来得及全部清洗。
    
    图3金质与铜质的质地对比
    图上为 藏品佛像金钱(正面)图下为“淳化元宝”背人物纹花钱(正面),是金质与铜质的对比。二者均属真书面文。
    
    图4 太平通宝 背人物纹花钱(正背)
    
    图5 淳化元宝 背人物纹花钱(正背)
    作者: 覃冠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