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山又名师来山、仙侣山、三台山,位于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区西北隅,南俯金沙江,西连翠屏山,北瞰岷江,东眺长江,与三塔对峙,主峰海拔369米,占地49亩,是集山水、树木、文物古迹、三江自然景观和翠屏山为一体的整体风景区,为名山洞府,在四川道教中素有“北青城,南真武”之说。 真武山人文历史久远,曾出土磨制石器,为石器时代人类所留,同时又发现汉代墓崖三十余座,距今已有两千年。相传东汉顺帝时(公元114-144年)沛国丰邑人张陵中年修道,离别家人,朝山睹海,沿长江西去,至真武山,见其山有仙山灵气,为道家养性存神,餐霞炼道之洞府。于是定居下来,在棘道真武山上传徒数载。后沿岷江北上至成都、青城等地传教,定居四川鹤鸣山。 然真武山之名其实源于明代。明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巡抚曾省吾,调集川、滇、黔土汉官兵—十四万,出征川南都掌人,而南都掌人性蛮,不易攻破,曾省吾和部将到真武山祈祷神仙护佑。相传出兵酉阳的士兵安营未定,都掌蛮想劫营,半夜(都掌蛮)手持长镖大斧从九丝山冲下不到百步,只见一黑衣神将从天而降大声喝斥。都掌蛮慌忙后撤,相互践踏死伤无数,都掌蛮大败。平都掌蛮后,曾省吾为报真武大帝的大恩大德,下令命部将陈士壮修建真武祠(今玄祖殿),改山名为真武山,并扩建了部分祠、堂、楼、阁。真武山庙群于明万历(1573-1620年),清乾隆(1736-1795年)和道光、咸丰(1821-1861年)等时期大规模扩建和重建。 沿山脚石梯上二百步台阶,便是一天门,巍峨壮观。山门右侧悬壁上建有飞来祠,前有“大丈夫”匾额,因其地势险要,有如从空中飞来而得名。正殿供祀太乙真人。 拾阶而上建有石牌坊,上书“二天门”。依坊而建前后二进殿堂,前殿供祀地母娘娘,彩衣金身。 三天门,右边有“救苦殿”,殿内供奉太乙救苦天尊,骑九头狮子像。左边“灵官殿”,岩边沿建有“忠良殿”,内祀岳王。门内建有“望江楼”,又名“紫金楼”。楼下通至“伏魔桥”,桥头一殿为“披发祖师殿”,铜塑“披发祖师”立于铜铸大龟背上。沿殿石阶而上有一洞,名阳仙洞,又名“逍遥洞”,乃吕洞宾在此修炼处,旁有吕祖祠,随正阶而上便是山顶。 山顶庙群共四宫十二殿。正殿为玄祖宫,宫内供祀“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荡魔天尊。其神像为宋代黄铜塑铸,高大威武,头顶高悬“太极八卦图”,足踏龟蛇。殿外对侍护法神。殿外两侧建有钟鼓二楼。 玄祖殿后为无量殿,内奉祀三清道祖,其像伟岸庄严。殿内两壁绘有老子西出函关图等。 斗姆宫为三层大殿相连,始建于明代,前面有石牌坊。殿宇连成一片,布局巧妙,构造精良,山门大殿奉祀“慈航普渡真人”,真人后殿供奉“斗姆元君”,塑像高大,有三目四首八臂。两边供奉“天皇大帝”和“紫微大帝”,两厢陪侍北斗贪狼,巨门,禄存、廉贞,文曲,武曲,破军七星。左壁彩绘“北斗七星”,右壁彩绘“河图”九宫。 三府宫为二层大殿,前殿内供奉上元一品赐福天官,左供祀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右供祀三元三品解厄水官。后殿为太上观,殿中“太上老君”古朴自然,左边“元始天尊”,右边“通天教主”,殿门侍立护法神。殿外大榕树二株形似华盖。 文昌宫,位于真武山最高点,扩建于明代,宫殿雄伟,设有经堂丹房,内外三进,山门大殿供奉“五路财神”,以显示开门见财之兆,左右侍立善才童子,殿内墙壁绘有赵公明显圣仙迹,正殿中供祀“文昌帝君”后殿地势最高,中供奉“昊天金阙玉皇上帝”。两厢分别侍立四大天师,“张道陵”、“葛玄”、“许逊”、“萨守坚”。 真武山道观建筑群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文革期间处于外围的部分殿宇被毁,但主体建筑祖师殿、玄望殿、玉皇殿、斗宫、三府宫、文昌宫、牌坊、谒仙桥等保存完好,并保留有放生池、月耳不、杨戬洞、郁姑台、仙侣洞及三十余座地下建筑(两汉崖墓),其间衬以名树古木,当年风范犹存。1993年真武山的宗教活动恢复,2003年元月18日举行了宜宾市真武山道教管理委员会挂牌开放仪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