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如何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自觉进行诵读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被动养成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的儿童。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时期,他们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耳濡目染”,他们非常善于模仿学习。这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诵读的环境。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孩子的面前诵读经典,不管他听不听,都要坚持诵读下去。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孩子也就模仿会了,也就能“脱口而出”了。你往往只要提一个字,他就会自己背下去的。如果,能有相关经典的诵读录音,平时反复地放给儿童听,效果也是很好的。最好是家长带诵,录音辅助,这样全家都可以感受到道德的真谛,都可以同时接受道德修养的教育,其效果会更好! 2. 主动引导法。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稍大,具备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儿童。对这些孩子地教育,家长、老师可以先和他们交流,给他们讲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自己必须要加强道德修养。然后,再告诉他们经典诵读的方法,并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诵读。由于他们自己已经接受了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观点,所以,他们也就能够自觉地进行诵读了。 同时在引导儿童进行经典诵读时,要注意: 1.要寓教于乐。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诗歌、绘画等形式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儿童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2.不要强求对经典原文的理解,会诵会背即可。为什么呢?请看下面两位专家的观点。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陶梅生说:经书中很多内容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当中,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变成孩子熟悉的生活中的东西,则更符合孩子认知的规律,古时的孩子也是到了五六岁才开始接触经书的。两三岁的孩子应该训练表达能力,而孩子到了七八岁,正处于机械记忆的发展期,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篇章,一方面能够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对其文字能力、理解能力也会有提高促进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申荷永说:读经运动本身并不强调理解。中国汉语是形音义结合的特殊的语言系统,经书或者唐诗宋词有音调、节奏,念起来琅琅上口,孩子读起来像唱歌一样,他可能会觉得好玩、会产生兴趣,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 另外,大家不用把这件事情看得太严肃。两三岁的孩子唱个儿歌没人会觉得奇怪,但是在大人眼里经书比较严肃,幼童去读经就好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引发了很多讨论。而孩子本身可能是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游戏。所以如果不是强迫孩子硬背,也没有发生干扰孩子口语发展的问题,能够让孩子在读经的气氛中被潜移默化,我个人还是怀着比较宽容的接受心态的。 三、胎教与经典诵读 (一)胎教的必要性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胎儿在母体中四五个月后逐渐成形,大脑迅速发育,并且有了听觉、触觉、味觉、运动觉等感知能力,可以感受和接收外面信息,这为胎教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人之初,性本善。”胎儿的德性是最纯真的,但也是比较柔弱的,其慧性还基本处于未开发的睡眠状态。 这时如果让胎儿接受更多的外界刺激,有针对性地、主动地给予各种有益的信息刺激,能把人最初的善性呵护好,培植好。同时把胎儿的先天慧性开发好,从而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育,为胎儿未来的成长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胎教就是要通过给胎儿适当的刺激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胎教在古今中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并积累了丰富地实践经验,成为我们现在实施胎教的宝贵财富。 (二)我国古代的胎教思想胎教的思想最早起源于中国,我国古代许多典籍当中都有关于胎教的论述,《史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记述了周文王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非常重视胎教的事例。此后历代都有胎教的论述。西汉政治家贾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地论证胎教问题的一位学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思想的基础上,著有《新书• 胎教》。他主张人生的教育应该从胎教开始,认为胎儿是人生之本,是生命的起点,胎儿发育是否良好,素质如何,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前途。可谓“失之毫厘”则 “差以千里”,因此他非常重视胎教。 贾谊的胎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给婴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发育环境。这里的环境一是指母体本身的内环境,二是指母体周围的外环境。他主张孕妇“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要给孕妇提供特殊的居室,与外界嘈杂的生活相隔绝,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听怪诞的音乐。 东汉王充在《论衡•命义》中写道:“正者,禀五常之气也。随者,随父母之性也。遭者,遭得物象之故也。……故礼有胎教之法。子在身时,席不正不从坐……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 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有“教子篇”,他认为家庭教育越早越好,早到何时?他主张从胎儿开始,要求孕妇安居闲静、谨守礼法,使胎儿受到良好的影响。 南宋理学大师、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很重视儿童教育,对胎教也颇感兴趣,他在《小学集注•立教》中论述道:“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一书中,提出教育儿童必须从胎教入手。也进一步阐明了逐月养胎之法。宋朝陈自明撰《妇人良方大全》及《便产须知》则忠告孕妇“勿乱服药、勿过饮酒、勿妄针灸……”“勿举重、登高、涉险……时时行步,勿劳力过伤……衣毋太温,食毋太饱。” 到了明清胎教理论更加完善,康有为在其《大同书》中,主张建立以提高人口质量的胎教院。他认为:“生人之本,皆在胚胎,人道之始,万化之原也”,必须“教之于未成形质之前”,才能“正生人之本,厚人道貌岸然之原”,从而使人能成为“至善”之人。 因此,胎教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一生教育的成效。他说:“胎教既误,施教无从”。同时,康有为不但将胎教视为教育最基本的一环,还肯定了胎教是“人种改良之计”,这种优生学观点是很有远见的。纵观我国历代的胎教思想,无不重视孕妇的道德修养对胎儿的身心健康的影响。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这种思想已经得到证实。古代的这些胎教思想给我们现在进行胎教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应该好好加以重视和利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