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饮料作物。饮茶、艺茶始于中国西南。战国以前,饮茶和茶业主要在巴蜀和汉中的部分地区。秦汉统一中国以后,饮茶和种茶由巴蜀首先东传到荆楚广大地区。汉代,茶的饮用和栽种传播到了湘粤赣毗邻的茶陵一带。至三国和两晋时,饮茶不但流行于中原官宦人家,在长江下游和江浙沿海一带,饮茶之风也非常盛行。并出现了一些 “弥谷被岗”的茶园。唐代,茶进一步发展为全国性的一种饮料,其产茶的区域,已遍及长江流域和河南、陕西等地。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茶经》。《茶经》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等十篇,讲述茶的起源、种类、特性、制法、烹煎、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以及有关茶叶的典故和用茶的药方等。书中对于茶树形态、茶园的择地和采摘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如:“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对不同生态环境所产茶叶的质量,也作了评述:“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又明确提出:“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对于“茶之笋者”要“凌露”采之;“茶之芽者”,要选“中枝颖拔者”采之;天气则“其日有雨”或“晴有云不采,晴采之。”陆羽总结的这一采摘经验,直至明清的有些茶书中,仍奉为经典,井作为某些名茶的采摘要求在运用。 但《茶经》中对茶树的栽培方法的叙述却很简略,只提到“法如种瓜,三岁可采”一句。只是到了韩鄂的《四时纂要》中才有详细的记载:“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劚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壅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茶未成,开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又载“熟时收取子,和湿土沙拌,筐笼盛之,盖穰草,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这是中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也是清以前所有茶叶文献中关于茶栽培的最完整记述。 北宋茶区北限的南移,也促使了茶叶生产技术中心的南移。继唐朝顾渚(江苏宜兴和浙江长兴相界处)之后,福建建瓯的北苑成为中国的茶叶生产技术中心。有宋一代,建州和北苑成了出版茶书最多的地方。蔡襄《茶录》、《东溪试茶录》、《品茶要录》、《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和赵佶的《大观茶论》等均以建瓯或北苑贡茶为主要描述对象。从茶书的数量和内容上看,宋代建瓯贡茶代表了中国当时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的技术水平。宋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茶树品种分类和茶园管理方面。在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中,根据茶树的外形、叶形、叶色、芽头大小和发芽早晚等不同情况,将北苑一带的茶树地方品种归纳为七类:一“白叶茶”,其特征是“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端”;二“柑叶茶”,叶厚芽肥、状类柑叶,是乔木型的良种茶树;三“早茶”,发芽较早,一般都用其作“试焙”;四“细叶茶”,生沙溪一带山中,“叶比柑叶细薄”;五“稽茶”,芽叶细小厚密,呈青黄色,发芽也迟;六“晚茶”,特点近似稽茶,但较诸茶更晚;七“丛茶”,也称蘖茶,是灌木型茶树,一岁“发者数回”。这是古代对地方茶树品种最早的分类记载。关于茶园中耕除草,《四时纂要》中只有“二年外方耘治”一句。据《北苑别录》所引的《建安府志》载:“茶园恶草,每遇夏日最烈时,用众锄治,杀去草根,以粪茶根。名曰开畲。若私家开畲,即夏半初秋各用功一次。”再如茶园冬管和茶树越冬保护方面,有了“挚稻糠入茶园培壅根株”的措施。 明清时期,在茶园管理方面有所发展,认识到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等与茶叶质量和产量的关系。如明程用宾在《茶录》中指出:“肥园沃土,锄溉以时,萌蘖丰腴,香味充足”,罗廪在《茶解》中也指出:“茶根土实,草木杂生则不茂,春时薙草,秋夏间锄掘三四遍,则次年抽茶更盛。茶地觉力薄,当培以焦土”;“每茶根旁掘一小坑,培以升许,须记方所,以便次年培壅。”明代中期以前,中国种茶基本都采用种子直播的方法。清代,福建建瓯一带的农民,发明了压条繁殖茶树的方法。明末清初还出现了茶树台刈技术,使用的方法有伐、烧和刈等。晚清时还出现了一种与茶修剪有关的光绪时的“种理茶树之法”,据《时务通考》记载:“其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去其草,此时全树必具发嫩叶,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