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坛,百花齐放,流派分呈,书风各异,有因流行而活跃的,有因继承而不变的,有以出新而取胜的,又有以固守而为本的。然而于书论中寻绎个性风格,用学术研究推进艺术创作的书法家却只有一位,他就是我省著名书法家丛文俊先生。 得知丛文俊先生将于本月16日首次在家乡办书法展,本网记者于近日采访了忙于书展的丛文俊先生。 采访中,儒雅的丛文俊先生谈到所钟爱的书法,滔滔不绝。他从70年代初开始练习书法,但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只能断断续续地自学。上大学以后,他先后辗转于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有机会侍于省吾、罗继祖、程千帆三位先生左右,向他们拜问道艺。几位大家的学品、书品和器识对他当时及后来的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影响很大。在名师的指点下,他学问大增,书法创作也渐入佳境,八十年代初作品即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但此时他的主要精力和兴趣全在学术研究,为此不惜淡出书坛。 然而,他对书法的钟情却是与日俱增。他之所以选择古文字作为博士研究方向,很大种度上正是出于对书法的喜好。在他眼里,举凡甲骨、金文、简牍帛书、刻石、砖陶等文字遗迹,都无异于传世法帖,竞相跳进他学习书法的视野当中。 “我把读贴、临贴与读书、学术研究的体会相结合,上起甲骨文、下讫清代,博瞻约取,循序渐进,可谓工程浩大。今天看来,这种笨工夫不笨,值得。”这是丛老先生学习书法的心得。 通过掌握各种书体的特征和书写要领,关注其演讲规律,做到司马迁写《史记》的“会通”,苏东坡论书的“通其意”;在融会贯通古今书体的基础上,再大量地抄录记忆各体字形,系统了解古代名家楷模和作品,寻绎楷模与经典构成书法传统的文化根源,把理念和学术研究落实到临贴、创作的每个细节。经过多年的理论提升,丛老先生从中获益匪浅。犹如借到一双能够通观古今的慧眼,从古代名家身上和书论当中找到如何寻绎个性风格的原理、方法和经验。 时至今日,丛文俊先生书法创作的路子极宽,篆隶行草诸体兼擅,大字细书二法俱能。他常能根据书写时的情绪和心态,将书体作为达性情形哀乐的媒质,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八体六文,随意所出。如草书汪洋宏肆,纵横争折,行书温文尔雅,逸兴遄飞,至于篆隶,则昂藏郁拔,古意盎然,这些无不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悟性和本心。 丛文俊先生是一个学者,更是一位文人和艺术家。他胸罗万象,满腹诗书,其书卷气自然流淌在字里行间。他所书对联,多数为自作之语,诸如“格物徜徉六合外,解衣般薄一念中”,“诗有余地从味赏,胸藏旁观待画图”,“周礼司徒问道艺,汉宫大史课学童”,其辞句意味隽永,文笔相益至于其跋语款识,常能独出心杼,启人心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题跋书法,融学识、眼力和书艺于一轴,令观者耳目一新,海内外一些碑帖收藏者,纷纷求其考鉴,索其题跋。 谈到本月16日即将在艺术学院展出的140余作品,丛文俊先生自豪的说,这些作品是从自己近两年来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力作,既有包括真行草隶篆,各种书体、各种风格在内的书法创作,又有富含精深文化信息和极高学术含量的碑拓造像及古物书法题跋作品,每一件都是由乎性情而作,顺其自然,力求独树一帜。 最后,丛文俊先生提醒书法习练者,书法是国粹,保持原汁原味会更好。要想学到书法的精华,达到一定造诣,并非易事,即便是出于自身兴趣,学习过程也是非常枯燥,其间的辛苦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不能硬练,书法本身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只有理论实际相结合才能将书法练好。(周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