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书》里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宋武帝有一女寿阳公主,正月初七那日在含章殿下的软塌上小息,睡梦中殿前梅花被风吹得漫天飞舞,其中一朵恰恰落到了公主的额上,在她的额上染了一朵花瓣的形状,久洗不去。宫女们见公主额头上染了梅花更显美艳动人,争相效仿,却不得公主之奇遇,于是就剪梅花贴在额头上,效仿公主额头上的梅花。这种妆扮很快流传到了民间,成为了一股新式的妆面,并得了一个极美的名字,曰“梅花妆”,而这贴在额上的装饰,则被称之为“花钿”。 到了隋唐,花钿成为了女性日常打扮的饰品,而花钿也不再仅限于梅花的模样了。如扇面形、牛角形、桃子等模样,最简单的仅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的花钿有用珍珠、鱼鳞、黑光纸、鱼腮骨、茶油花饼、云母及螺钿壳等制作的,也有画出抽象形态的,但其中仍旧还是以梅花的形态最为常见,可谓是美轮美奂、精巧绝伦。 至于花钿的色彩更是丰富,其色彩主要取决于制作花钿的材料,若是用黑光纸制作的,那么便是如烟灰般闪亮;若是用金箔片做的,那么便呈现金色,闪闪发光;若是使用鱼腮骨制作,那么便是洁白如玉的颜色了。在花钿中有一种最新奇的名曰“翠钿”,唐代诗人温庭筠曾在《南歌子》中吟曰:“脸上金霞细,眉间翠钿深”,说的就是这种由翠鸟羽毛制成、呈青绿色清新别致的翠钿。 到了后代,花钿的形制与材料更是别出心裁,除了上述的材料,最有意思的是用蜻蜓的翅膀制作花钿,可见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与执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