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我画符,不为驱熊亲戚和鬼,而是为了好好活着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爻一爻 参加讨论

    文/爻一爻
    其实我们做很多事,都是为了好好活着,画符也一样。
    极少有人会在好好活着时去思考这一种好是应然的还是必然的。似乎这是一种天然的事儿,天然是美好的,它意味着理性之外的可能。但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科学的教育会让现在的多数人寻求一个理性的“解”。并在此达到极限之后,也许会寻找理性之外的帮助。
    
    画符大约也是这理性外的帮助的一种,符箓种种,不外乎和神鬼打交道,由此趋利避害。然而我们的文化里,对于鬼的态度,往往残酷。所以符咒对鬼的态度,也大都是凶狠的。甚至那些招鬼作祟的恶符,也经常都是用一些奴役他们的措辞,毫不温和。所以我们想到鬼作祟,是否也有想过他们或许也是被强迫的?
    
    然而根据我们传统的宗教理论,若这人生前是善良的,死后也全无变恶鬼的道理,无非放浪于形骸之外而已。讲真的,没什么比自以为善良的人性更可怕的。所以,每每谈及鬼神或者研习符箓的时候,我都不希望用那些太凶恶的办法,何必呢?甚至我曾经和朋友们说过,若是将来我先走,我就托梦给你们讲事情,帮你们拦恶鬼。结果大家纷纷表示不要这样,太吓人了。
    简直是一群懦夫。
    不过说回来,比鬼更麻烦的,是人,尤其是过年时的熊亲戚。
    
    其实假如他们是陌生人,大约再容易对付不过。然而若摊上“亲朋好友”的名号,就会很麻烦,或者说,很少有这样的时刻,寂寞如此值得去被思念着。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比这个更悲哀的,大约就只有“哀莫大于熊亲戚贼心不死”了。
    
    对付他们的方法,在网上也流传了几年了,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为了维护和谐社会,都不会真的去如何硬怼,留下的只是自己的一身伤。所以我想,要不然咱们试试,画几个符看看能不能解决下?
    
    之前说了,比鬼麻烦的就是人。所以比起一般的驱鬼符箓,对付人的符,用神就要很讲究。因为我们毕竟是有节操的高风亮节的学者,不是下降头的下三滥。法力不够的人,召唤高级的神仙人家未必理会你。而被熊亲戚怼了之后,难过的又是自己的身心,所以对付这些熊亲戚,不妨就召唤自己身体里的神吧。
    
    人身体里有神这件事儿,最早在汉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到了《太平经》和《黄庭经》,已经有了很完备的记述。
    
    这字不错吧,王羲之写的……
    道教经典认为人是怎么来的呢?明代《天仙正理》记载:
    父母二炁初合一于胞中,只是先天一炁,不名神炁。
    这就是说,最初由父母的“炁”作为根基。父母那里,男为阳,女为阴。男女构精,和合生人。在和合的过程中阴阳两精和合为一,脑髓就化生了。同时元神便在脑髓中就出现。元神,是分化出下一代生命的本元,也是生命生长衰亡的根本主宰。
    记住,元神是有名字的:太乙帝君
    
    脑髓首先分化出“心”和“肾”的细微雏形。与此同时,元神开始演化出魂和魄,协同分化的工作;那些伴随着元神而往返运动的,称为魂,那些伴随精微物质出入的,称为魄。
    
    元神演化出“心”,心神演化出“意”、“志”、“思”、“虑”、“智”等神识,当五脏分化、发育成形后,这些神识元素就入舍藏于相应的脏而发挥作用,则心脏藏神(心)、肝脏藏魂(虑)、肺脏藏魄、脾脏藏意(思)、肾脏藏志(智)。这称为“五神藏”系统。在《黄庭经》里,我们能找到这五脏之神各自的名字: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
    这些神,平时就住在身体之内。肝肺心肾脾的神还有阴阳属性之别,阳神分别管理人的“ 仁义礼智信” 五德;而阴神则分别管理人的“ 怒悲喜恐思” 五志。关于“五志”,这里不妨解释一下:
    人出胎生下时,先天之元神仍存于心,通过五神藏系统,化为后天之情志欲望之神,也就是喜、怒、悲、忧、思、惊、恐等等为代表的所谓的“七情”。按照《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这七情也具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喜为火性、怒为木性、悲(忧)为金性、恐(惊)为水性、思为土性,也称为“五志”。
    
    《太平经》里说五脏之神和四时之气是可以相互呼应的:
    “ 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精神”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用神的基础,而传统医学的一些法门,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用神方式的借鉴。比如:小儿冲动任性与腑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脾虚则不能主思,兴趣多变;肝旺则抑制力差,冲动任性。肝阳偏亢,则肝之谋虑决断功能失司,可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性情偏执、冲动易怒、多动多语、难以自抑等症。这就是一般我们说的熊孩子嘛!
    这样的孩子,往往在过年的时候井喷式出现,那我们怎么画符呢?
    
    首先,既然说到用身体里的神,那么主事神必然就是元神——太乙帝君。
    
    确定了主事神,之后确定办事神,既然是肝实脾虚,那么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升脾而降肝。让这小朋友稳定下来。
    最后,符头用三清、日月四时,符脚用北斗文昌,均为至阳之气。所以说我们这个符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
    
    这就是镇熊孩子符了,如果说不好用怎么办?
    
    削他啊!丫父母没有公德心,你作为一个良好公民总不能看着丫长大以后危害社会吧!
    那么既然说了下这类符怎么画,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节日里的熊亲戚吧:
    
    这些亲戚朋友,动机一般不太一样,有真瞎操心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恶意攀比的。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请肝神龙烟清净息无名火,脾神常在消各种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肾神玄冥掐灭无谓的焦虑,最后让心肺而神消解口舌之患:
    
    那么这个符就做出来了,如果这防患于未然没啥用,不要慌,咱们怼他。所谓“Γνωθι σεαυτόν”,让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是多么的令人厌恶,是一种非要好且必要的美德教育。
    
    众所周知,你要去硬怼一个人甚至一群人,首先得脑子清楚,其次气势上不能输,再次最好有个帮手,所以下面这个符就是怼各种熊亲戚专用,令五脏神就位,五志清明。又请来丁酉年太岁唐杰大将军堵对方的嘴:
    
    当然,硬怼之后,容易有余怒,气大伤身。所以这时候要请肝神龙烟,安镇住存于肝中的“魂”,由此便有了一道“怼完不生气符”
    
    不过最好的方法是,能不怼,就不怼。他强任他强,所以这里还要有一道心神守正的“淡定符”。
    
    其实那些亲戚大部分也就是闲的,你真要硬气些,他们也不会自找没趣,如果他们乐意怼,你就让他们关注我这个公众号好了,我这儿学哲学和学法学的朋友最多,想吵架的你尽管来。
    
    不过很多时候,熊亲戚之所以让你感到烦躁,是因为也许内心深处,那也是你的某些痛点,大过年的,何必来这样的忧伤呢?因而此时让肺神皓华镇魄解忧,成一道“四时解忧符”就很有必要了:
    不过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比如那些小时候困扰你的考试和长大后烦死你的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其实都归肾神玄冥管,因而考试和结婚生孩子,其实是一道符:
    
    以及那些在你小时候变着法子少给你压岁钱和在你长大后问你一个月赚多少的讨厌鬼,往往也都是一群人,所以也得有个符对付他们:
    
    以及过年回家大吃特吃却又怕胖的怎么办?胖往往是脾弱不升,又为湿气所侵。所以就得再麻烦脾神常在活动一下,出一道“光吃不胖符”:
    
    最后一件事儿,就是问的最多的,工作。
    工作,这事儿还真不是自己玩去能定的,六爻起卦的纳甲体系里,看工作要问“官鬼”,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某些克制。所以完全靠自己身体里的神大约不太好用,所以,那就借助一下善良的鬼们的力量吧:
    
    同时要让值年太岁不和自己作对,体内的三尸也不要捣乱,五志清明才是工作顺心的基础:
    
    以上这些符,都是我自己画的。然而我作为一个老光棍,自己并不工作,学习一直又还过得去,家里也没有熊亲戚和熊孩子,所以到底好用与否,也只能看大家了。
    我之前画过的符,最有名的是一个水逆符,据说效果还可以。然而命运终有“背叛”你经验中的神学之时,一如科学也往往到达经验的边际。刚过去的水逆,伴我十年的狗,离开了。
    
    所以其实大多数时候,越是“好好活着”,可能也就越依赖人生的经验,也就越不敢面对其中的种种荒谬。甚至说已经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睿智长者的老人,有时候也会感叹命运的不可预料。
    所以人们要去设立种种的规则,并以规则的名义来游戏别人。一方面追求自己的“道理”,一方面要求别人去背叛他的“道理”。然而经验对于人的警告也总呈现为一个人往往无法以自己的经验阻拦他人的选择。在好奇心萌动之时,几乎可以让人忘记其中的善恶,以及历史的进程。绝大多数人并不能以先知的方式生存,但对于命运的不负责大抵也就如此,所以在符箓上对鬼神才会如此的凶恶,其实不足为奇。一句“没有安全感”,就足以摧毁很多人和事。
    
    所以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跳出这个窠臼去做个好人呢?如果不能,又懒于解释自己的生活,那就带上这些符,姑且好好活着吧。
    ——2017·丁酉年·好好活着——(编辑:忆慈)
    (本文由腾讯道学编辑整理,转载自“爻一爻”微信公众平台)
    欢迎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