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贺知章,字率真,号石窗,公元659-744年,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著名诗人、道士、书画家。 ![]() 笑问客从何处来(资料图) 贺知章出身贫寒,以至孝闻名乡里。37岁时考中状元,官至集贤院学士、礼部侍郎、秘书监等。他爱才若渴,热心提携诗坛后辈。当李白还是一介布衣来到京城后,举目无亲,前途渺茫的时候,遂作了一首《蜀道难》。后被贺知章读后,赞叹不已,称他为“谪仙”下凡。遂向皇室推荐李白,唐玄宗极为重视,任为翰林。 贺知章高逸豁达,擅长书画,尤喜饮酒作诗,与司马承祯、陈子昂、宋之问、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自己则号称“四明狂客”。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赞他“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可见其率真与旷达。 天宝三年,贺知章见李林甫把持朝政,不愿与其为伍,遂辞官做了道士。并奏请唐玄宗为他的村宅赐名为“道士庄”,他的家为“千秋观”。他在回到故乡的时候,感慨万千的写了《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表达了他的眷恋故土强烈而复杂的情怀。 ![]() (资料图) 贺知章入道后,对李白的影响很大,他也在齐州受道箓,正式成为道士。 贺知章的书画作品传世的不多,现能见到的只有草书《孝经》和楷书《龙瑞宫记》等。其用笔酣畅淋漓,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他的草书风格,拉开了盛唐草书浪漫风气的序幕,对后世以深远影响。(编辑:若木)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稿件,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