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明代全真高道录(十四)王常月复兴全真道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腾讯道学 佚名 参加讨论

    王常月(1522年-1680年),明末清初著名道士,俗名平,法名常月,号昆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属全真龙门派,为全真道龙门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律师,他最大的贡献,在于让本已衰落的龙门派复兴,可说也是全真的复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道教离现今时代最近一次的复兴。王常月本人也被誉为“中兴之祖”。
    
    王常月祖师(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乱世隐居 以振兴为任
    王常月祖师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甫弱冠,慨然有出尘之心,即遍历名山,参求大道。博览三教典籍,研修仙道多年,参师20余位。
    中年师事全真龙门派第六代律师赵复阳(即赵真嵩,受张静定戒),师见其学道诚恳,便密于天坛王屋山王母洞告盟天地,授以戒律心法。并嘱之:“成道甚易,然亦难,必以苦行为先,种种外务,切须扫除,依律精持,潜心教典,体道德自然之元奥,探南华活泼之真机,方为稳当。”
    王常月后来在九宫山,再次见到其师赵复阳。赵复阳问他:“迩来应物持心,何得何失?”王常月以玄风颓败、求师振拔为对。赵复阳告诉他:“君子穷于道之谓穷,通于道之谓通,道备吾身,何患宗风不振耶?”遂以《天仙大戒》密授之。王常月别师之后,隐栖华山拜斗台。
    清兴而为 康熙帝曾受其戒
    清世祖十二年(公元1655)秋,王常月北上京师,挂单灵佑宫。适全真道祖庭北京白云观,在明末李自成破北京后已荒芜,仅一俞姓居士留居其中。俞居士请常月住白云观,任方丈。
    次年(公元1656)王常月奉旨说戒于白云观,开坛说戒凡三次,收弟子千余人。三次公开传戒,不仅发展了大批教徒,而且表明其已获清朝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这对龙门派的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他为顺治帝所器重,赐为“国师”,三次赐予紫衣。康熙皇帝曾从其受方便戒。
    
    王常月祖师在北京白云观开坛说戒(资料图 图源网络)
    康熙二或三年(公元1662或1663),王常月亲率弟子詹守春、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当山等地开坛授戒。一时之间,南方道士纷至门下。
    由此,龙门派在当时整个道教日趋势衰颓的情势下,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称其“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
    王常月的弟子众多,于各地形成多个全真道龙门派支派。有的直至现代还颇为兴旺。
    修道思想 龙门心法传古今
    王常月祖师收徒传戒,后辑有说戒记录《碧苑坛经》(或称《龙门心法》)二卷,既讲修炼次第,又讲修炼方法。
    王常月认为他的三坛大戒,就是佛家的戒、定、慧:初真戒讲的是个“戒”字,中极戒讲的是个“定”字,天仙戒讲的是个“慧”字。他批评世人五花八门的修炼方法,“或以存思观想,默朝上帝于三天;或以炼度济幽,超拔阴魂于九地;或以呼神招将、佩符篆以号真人;或以提气开头,运精气而称妙道;或讽诵经文而勤劳礼拜,或炮制丹药而救病医疮;或炼服食以望飞升;或效阴阳而行采取;或房中鼎器呼吸,以神运真铅而延生接命;或鼎炉砂火抽添,以烧炼茅银而布施立功;或以身体衰残,抱金丹之道而待传于有福……”,所有这些,都是“盲修瞎炼”,惟有戒、定、慧这“降伏身心意的工夫”,才是“无上至真妙道”。
    他说,修真之法,归根结底是“要将六根六尘扫净,五脏五欲安和。使主人常住灵台”(“主人”指神,“使主人常住灵台”,即《黄帝内经》所云“精神内守”之意。)“只要用志不分,凝神气穴,栽培祖气,温养先天,致虚极,守静笃,纯一不二,神藏无极,极而太极,自然智慧光生,元阳来复。”如此“常清常静”,“唯灭动心,不灭照心,则生可延;但囊空心,不凝有心,则命可保。”
    
    《龙门心法》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仙逝及其影响
    康熙十九年(1680)九月九日,王常月“以衣钵授弟子谭守诚,留颂而逝”。徒众将他安葬在白云观西偏殿。康熙皇帝闻知,赐“抱一高士”之号,降旨筑飨堂、塑法像,每年忌日遣官至祭。
    全真教在13世纪左右曾一度非常兴盛,邱处机创立了龙门派,使这一派在元朝广泛流传。但是邱处机去世后,尤其在明朝,北方以这一派为代表的道教就开始衰落了。直到17世纪,王常月重新改革了这一派别,又使它重新兴旺。
    王常月宗教事业上的成功,是得力于他遇到了改朝换代的大好天时,得力于他占据了京师白云观可以依傍朝廷权势的绝佳地利,同时也得力于他本人灵活的处世能力和深厚的道学修养。而他的高寿,则得于力他的修道思想和修道实践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科学的精神,符合生命活动的规律。
    
    (本文由腾讯道学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