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东北道教初祖扬名盛京城(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晓莫的博客 newdu 参加讨论

    为救百姓揭榜出山
    1663年春,是清朝康熙二年,当时称为盛京的沈阳一带连日大旱,百姓忧心如焚。
    当时的盛京将军乌库礼,曾经是大清八旗军中一员骁勇的战将,战功显赫。3年前赴任盛京将军一职。乌库礼的父母是古城辽阳人氏,且是奉道行善之人。回到故乡做官,乌库礼一心想把乡梓的事办好,留一个好官声。面对遍地旱情,乌库礼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在人力难为的情况下,乌库礼下令各地张贴榜文,聘请各方高士前往盛京城祈雨救民。
    
    资料图 不对应文中事物
    两天过去了,没人前来揭榜。
    四天过去了,依然没人前来揭榜。
    大地被烤得龟裂,刚泛青的草苗晒得枯黄。准备春播春种的百姓一片绝望。
    无奈和绝望的气氛如火热的太阳一样肆虐在辽河平原。
    在无望中,有几个百姓在盛京城的西门看到几个道士揭了榜文径直向将军府走去。
    “有人揭榜文了”,信息迅速在人群众流传,如风一样吹过辽河大地。百姓们在满怀希望中又互相打听:“谁揭的榜文?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一位隐居深山数十年的道教宗师怀着救民于水火的宏愿出山了。
    这人就是后来被尊奉为东北道教初祖的郭守真。
    
    东北道教初祖郭守真
    郭守真是何方人氏,何时得道,隐居于何地。
    这话就要从东北道教的祖庭九鼎铁刹山说起。
    不远千里修道九鼎铁刹山
    在辽东万山深处,南北太子河汇合的地方,一座奇山拔地而起。此山由东南北三面侧观,峰顶有九,因名曰九鼎铁刹山。山的西面,3000年前,《诗经》中记载过的貊民族曾在此生活过。山的北面,则是明清时期辽东第一大商镇碱厂的所在地。山异水奇,确是一个风水宝地。
    九鼎铁刹山上有个八宝云光洞,相传长眉李大仙在此修行。天桥洞中,静坐面壁,不计年月,不食不饥,长成两道长眉,升仙后被称为长眉大仙。昔武王伐纣,有晁田、散宜生向铁刹山度厄真人借定风珠,破十绝风吼阵,真人借于武王,方破得此阵。杨门归西被围金陵府,长眉大仙使其徒弟骑火眼金睛兽下山,大破妖人黄子陵,杨金豹随母归家。祖师仙道显赫,凡祈祷者无一不灵验,世人钦其道,为之著书立碑,如今有一方巨大的摩崖石刻,记载着有关长眉李大仙的种种传说。
    但让九鼎铁刹山名声显赫的还是郭守真。
    
    九鼎铁刹山是东北道教祖庭
    公元1630年,正是风雨飘摇的明朝崇祯3年,一位24岁的青年从江南来到九鼎铁刹山游历。
    循山攀援而上,一路艰难而上,来到山的南面,只见依山而建一座并不宏大的道观。门楣上有块匾,写有“三清观”三个大字。走进庙门,里面有香火泥塑,还有一个深洞,洞里有石龙、石虎、石莲盆、石蟾蜍、石寿星、石木鱼、石定风珠、石床,这就是有名的八宝云光洞了。青灯古刹、晨钟暮鼓、出尘拔俗,真是修行的好地方!好似别人专为他准备的修行之所。
    道家的道缘讲究地理之缘,讲究师从之缘。不远千里来此的郭守真感到他的道缘就在九鼎铁刹山。
    出生于江南的郭守真怎么来到辽东修道来了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