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是道教神山,历代在华山修炼的隐者高道很多,全山上下遍布道教的仙迹遗址。据史志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在华山修持的道士约有300余人,山中有供道士驻修的道观场所近200余处。到了近代,由于中国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动荡不宁,军阀混战,外寇人侵,道教的气象自然与国家形势紧密联系,曹祥真母女上华山出家入道之时,华山道教也呈一片颓败之象。 资料图 华山清修 得悟玄理 拜师华山 自食其力 当时华山虽还有近百处观宇供道士驻修,修行的道士人数也有一二百位,并都是全真教派的法几裔,但全山道教徒没有统一的管理,而是依师徒承嗣,私相统属,各自为政。 南天门下紫气台道观,当年自然是师傅梅嘉瑞统属。也就是两间殿宇,一座破破烂烂的小庙。但这样的地方却使曹祥真母女二人终于在华山有了一处修道时遮风避雨的所在。 当年登华山的游人很少,山上小庙中的道士生活十分清苦。曹祥真母女生来勤劳,又一直从事着农事劳作,所以她们能想到在庙宇的近旁开出一片土地,种上蔬菜之类,不仅供自己生活所用,还送给其他庙观的道友共享。她们还利用功课(道士必修的诵经礼神活动也称功课)和修持之余的时间,去山中松林中敲打松籽售出,以获得一些收入。 曹祥真年轻,身体灵活,所以她能登上高高的苍松顶冠,在树上找处权枝坐下来,敲击松籽果实,母亲就在树下拣拾落地的松籽。她们用松籽换来的钱,下山到华阴市镇上去买些包谷米来,和上自种的蔬菜,煮来维持生活。 研习道学 如痴如醉 真正做了道士,自然就要明白道教的规范和知识。曹祥真来到华山,从师父和谴友中她逐渐地了解到华山的人文历史。她为华山这处盈蕴着道教灵气的圣山而自豪,山中圣迹遍布,据称自从太上老君“紫气东来”,过函谷关时就曾修道炼丹华山之中,所以至今华山的圣迹遗址如:太上泉、炼丹炉、纯青宫、紫气台一、道德台、老君黎沟、老君挂犁处、老君试凿处等等,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思和钦仰。秦汉以降,史志有记之神仙人物更多,诸如:茅蒙、箫史、弄玉、毛女等辈;又有唐宋八仙、焦道广、寇廉之诸高道涉足其间。尤其是陈传老祖,他与宋太祖赵匡撤下棋赌华山的佳话,更是家喻户晓,尤其是陈传老祖研究的《太极图》与《无极图说》,不仅是道学理论方面的成就,而且成为后世儒道共同研讨的课题,由此而诞生了影响学术界数世纪之久的“程朱理学”。陈拎老祖的内丹修炼理论,对万物生化的研究,更为世人争相实践。 这些都使只有数年私塾文化基础的曹祥真既感新鲜,又感困惑,但她对这一切十分神往!在日常的功课之余,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她努力地去读许多的道经:义理类的、修炼类的、劝善性的等等,她都找来研读。她的母亲何高理道长有一定的国文基础,所以文字表面的内容是不难弄懂的。遇有道学哲理方面的难题,她自然会去找师父梅嘉瑞道长为之解惑。 险峻的华山峰巅,有历史年代久远的庙观、摩崖石刻和那七十二个半的悬空洞室,无不深刻地展示着华山道教名山的内涵,无不闪现着道教文化灿烂的光辉。曹样真道长对华山充满着深深的爱,她爱这座神圣之山一的福草一木。 道教经典 悟出深意 在回顾往昔时,她仍然非常激动,她说:“当年我一人华山,仿佛是鱼归大海,鹿隐深山。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从笼中放飞的小鸟!”她非常珍惜人生赋予的这次机遇。 日常间曹祥真用功最勤的道书,是道士必修的《道德真经》、《南华真经》和《太上感应篇》,也在道友处寻求些丹经炼养的经典来看,她说:“那时对这些都是一团迷雾。” 曹祥真道长读道经也是能读出新义的人,现在她认为许多道经内容对生态平衡与环境几保护都有指导意义,她说:“《太上感应篇》中,早就有‘昆虫草木犹不可伤’的话,非常精辟!草木虫鸟看几似与我们毫无关系,但冥冥中却与自然、人类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过去出家人讲这些东西社会上的人都不以为然,觉得是迁腐。这不,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所以自然界应该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否则人类损害了的,反过来都会祸及自身。” 她还为华山道教界就生态环境对历史的贡献而自豪,她说;“如不是历代的华山道教徒自觉地贯彻道教祟尚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华山怎么会有此参天古木,有如此绿葱葱美好的生态植被。” “庄周早就有‘天下万物与我为一’,这虽然是世人认为的‘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却是很有哲理、很有意义的。人与天地自然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道教的祖师爷就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曹祥真道长说的,更是道教的主张! 文/袁志鸿 来源:《当代道教人物》华文出版社 腾讯道学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