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历史悠久的道教壁画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国道教协会网 newdu 参加讨论

    壁画,是指图画在墙壁上的绘画艺术,例如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它们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占很大比例。壁画的表现技法多种多样,包括白描、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及沥粉贴金等。所用颜料多是矿物颜料,所以图画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壁画的作者除少数名画家外,多数是不见经传的民间画工,且留下姓名者很少。
    
    永乐宫壁画(来源于网络)
    道教自诞生便重视壁画
    道教产生后便十分注意利用壁画这一艺术形式。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关于“四时五神”时说:“其法为其画像,人亦三重衣,王气居外,相气次之,微气最居内,皆戴冠帧乘马,马亦随其五行色具为。”并画有图画。可见早期道教就已开始用形象来描绘自己所崇拜的神仙。
    唐代道教壁画十分兴盛
    唐人崇奉道教,故道教壁画也十分兴盛。当时的画家均善画壁画,据记载,洛阳玄元皇帝庙有吴道子画的《五圣千官图》,另有太清官、龙兴观、咸宜观壁画。现存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安天王圣帝庙的《天宫图》,据传为吴道子画。
    宋代:道教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宋代是道教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壁画因宋王朝几次大规模的兴建宫观而得到发展的机会乙据记载,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为营造玉清昭应宫,征天下画家3000多人,以著名画家武宗元、王拙为左右班之首领。现存美国纽约的武宗元传世之作《朝元仙仗图》,即为当时壁画之粉本。
    元代道教壁画作者多来自民间
    元代道教壁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艺术上它继承了唐宋遗风,作者则多为民间画工。现存元代道教壁画较多,主要有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明应殿壁画,山西高平县圣姑庙壁画,山西稷山县青龙寺壁画,河北省毗卢寺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其中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
    
    永乐宫壁画(来源于网络)
    永乐宫的精美道教壁画
    永乐宫,又称纯阳宫,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后迁龙泉村今址。永乐宫除山门外,四重主殿均绘有精美的道教壁画,总面积达1005.68平方米。龙虎殿,是永乐宫原宫门,门内后两开间绘神荼、郁垒、城隍、土地及守护之神吏、神将,威严生动。三靖殿,是永乐宫主殿,殿内壁的《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总面积达403.34平方米。全画以南墙两侧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先导,神龛后的三十二天帝为后卫,以画在东、西、北三面墙及神龛左右扇面墙上的八位主神为中心,四周环侍着金童、玉女、天丁、力士、玄元、帝君、仙侯、星宿、左辅、右弼、神吏、神将、侍臣等290余尊神仙,每像均高二米以上。画中人物须发飞扬,衣冠富丽,形态各异。画师们以简练明快的绘画技法,将众多的神仙所具有的不同地位、不同性格表现的维妙维肖,特别是巨大的线条流畅而多变,令观者为之倾倒。纯阳殿画有《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为连环画形式组成,总面积213平方米。重阳殿为全真祖师《王重阳显化图》,也为连环画形式。其中纯阳殿的《盘道图》,具有浓厚的文入画气韵,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难得之作。
    明清以后的道教壁画虽然比较多,但是优秀之作不多,并且没有宋元壁画那样辉煌的艺术成就。现存比较优秀的壁画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稷盎庙壁画等。
    以道教故事为内容的绘画文人
    中国历史上文人以道教故事为内容的道教文人绘画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顾恺之,曾绘有《列仙图》、《洛神赋图》等。《洛神赋》所描绘的神仙境界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曾画有《元始像》、《行化太上像》等近20幅道画;吴道子兼绘释道画,其道画有《天尊像》、《列圣朝天图》、《二十八宿像》等作品,他画的钟馗像名噪一时。宋代人物画中约有一半为释道画。宋代画家所作的道画多描绘隐逸山林的仙真人物,追求“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境界与情趣。明清以后文人道画较少。另外,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道士画家,其中最为著名并有成就的如:陶弘景、张素卿、厉归真、李德柔、张彦辅、黄公望、倪瓒、张雨、方从义、朱耷等等。他们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清以后,流传于民间,用于道教宗教活动的水陆画开始发展起来,如中国道协编印的《道教神仙画册》中所收录的作品。它们多属于民间画工所作,没有署名,艺术水平也高下不等,其中不乏有优秀之作。水陆画是研究民间美术和道教的重要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