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道教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和武术学视角探讨道教思想本体论对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影响问题,认为:道论与气论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世界的本体论,反映了道教的核心思想。道对武德、拳理、象形拳、悟性等影响深刻,而内家拳、内功、养生等结合气的运行更突出,以至于影响到习武者对武术原理的新认识,并不断地丰富着武术内涵,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道教;武术;本体论;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91(2011)06-0021-07 收稿日期:2011-08-22 修改日期:2011-10-12 作者简介:郭晓峰,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道家与道教、周易哲学。 道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与儒学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并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就道教而言,鲁迅先生有句概括性的说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1〕。表明道教的根基是极深的。“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学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迄今为止,外文译本已近 500种,涉及 30 多个语种。”〔2〕可见老子和道教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极高的。道教是以《老子》为“圣经”主体所构成的哲学思想体系,将“道”作为世界的本原,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老子认为天下的万物都来自“道”,最后又复归到“道”,而“道”的自身则是永恒存在的。在“道“的基础上,气、天人合一、贵柔、反者道之动等都是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和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定义,即对宇宙万物本质的最根本的认识与说明。其中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观、贵柔学说、反者道之动法则等也成为武术思想认识论的根源或起点。 本文只对道论、气论与武术的渊源关系及影响作如下探讨。 一、道论与武术之道 “道”是老子提出的最重要命题。其解释主要有四个含义:一道为无形无象的“无”;二道是普遍法则或规则;三道为混成之物;四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性。中华武术吸收了部分道教思想,并融入到武术理论之中,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的实践活动。 (一)伦理之道与武德伦理之道是道教的道德观,它是世俗道德善恶观念和宗教信仰善恶观念的综合反映〔4〕。老子主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强调在实现“道”的过程中,“德”是首要的,没有“德”,“道”是难以实现的。武术界同样有“未习武先修德”的信条,无德武难成,无德也只能是乱用武技,败坏武林风气。在历史上这样的反面教训是深刻的。据说清初有八位武术名家,号称“南北八侠”,八人发誓:“勿作坏人歹事,违者诛杀勿论”。八人中第一名了因和尚武技最高,但淫暴无行,屡犯戒规,被百姓深恶痛绝,最终受到了其余七人的惩治,为民除了害,维护了武术界的声望,从中也体现了武德的自我价值。老子在对待“止戈为武”问题上是从“道法自然”出发,揭示了“柔弱胜刚强”的规律。老子的德治与孔子是有区别的,认为统治者必须做到“无为”。一方面要做到“绝圣弃智”;另一方面要杜绝“法令滋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应民意,推进社会,实现“德治”。老子思想开启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争鸣,使得各学派在“止戈为武”问题上发表了不同见解,并丰富了武术和兵法理论。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在德不在强(武力)”的故事:一次,魏武侯与诸大夫浮西河而下,中流顾问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河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秦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大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群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5〕。据史书记载,吴起相魏时确实很重视修德,不仅重视政德,而且非常重视将军和士兵德性,其次才是武功。强调武与德是相辅相成关系。从现代意义上讲,武术的主要功能是健身、技击、教育和观赏,与古代制服、致伤、致残、或致死对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习武、用武、传武的过程中以“点到为止”、“化干戈为玉帛”、“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尚德不尚力为原则。《八卦掌门戒律》明确提出:“我弟子门人在与人交手时,都须先让人三招,并且要事前申明:一、天下之交和为贵,不必争斗;二、武技之较非死即伤,最好不真打;三、万一真的,点到为止。”使用武术的最终目的并非伤害对手,而只是制服对手。能制服对手就算达到目的,并不要求无限度地使用武术技术手段。这就是“德”对“武”的自觉约束。 (二)无为之道与拳理 老子认为“道者,万物之奥”,“似万物之宗”〔6〕。这万物之本的“道”就是无形无象的“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7〕。太极拳的基本理论中的“无极”一词,就来自于《老子》的“复归于无极”。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极,尽也;无极,无尽也。太极拳原理是由无极而太极,进而才有动静、阴阳等变化的。清刘一明在《修真辩难》中进一步解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就道之用言;无形无象,是就道之体言。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之后,阴阳生道。”张三丰的《大道论》也说:“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太极拳论》又说“: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指出拳术的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太极拳的思想也认为由根本的“理”,而生出了阴阳、动静、刚柔、虚实、快慢、进退等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变化规律。太极拳演练中以缠丝为主,生化出各种大圈、小圈,循环不息。陈鑫太极拳论称:“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圈”;又说:“圈是周身转,不但手足,而手足在外易见,故以手转言之”。这种圆圈运动理论与老子解释的“道”是万物之始,又是万物之宗相同的。后世庄周将这一学说加以发挥,认为“道”在时间上有始而无始,在空间上有而无;而北宋周敦颐则据此作《太极图说》,即“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描绘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这样一种宇宙万物生成与发展的理论,太极拳正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逐渐构建而成的。 形意拳《无极歌》曰:“人生太空,无争无竞,意境浑然,不着踪影”,这与《老子》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所强调的“道”对“象”、“物”的决定作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老子》的“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和形意拳所强调的“内劲”功夫“以无形之意,接彼有形之表”是一致的。据考证峨嵋拳原为一道姑所创,这种拳法主张后发制人、以静制动,以及因敌之势,乘乱之机,不招、不架、不格、不拦、不接手的打法,贯穿了道教“无为、贵柔、法水、主静”等思想。显然受到老子道家思想的深刻影想。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莫柔于水,天下柔弱莫过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天下莫能行”。峨嵋拳技击中的“不接手”,视为道家“无”的技击特色。峨嵋拳技击战略思想是“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因敌变化,后发制人”,这一思想来源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辩证法,即向事物的相反方向转化并循环之。他认为最柔弱的事物总是能控制坚强的事物,应该指出的是:老子所谓的“柔、弱”并非软弱无力,更不是说低弱者战胜高强者,而是一种坚韧不露,蓄势待发,外柔内刚的状态。“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即是这种“柔、弱”的表现形式。这样做是为了诱敌深入,然后根据出现的破绽采取相应对策,这便是“后发制人”。其结果是“先之以至,我之反击极为迅捷,先中敌方,使敌方由主动转化为被动,而遭致失败”。 (三)自然之道与象形拳 道教主张崇奉宇宙本体自然规律,万事要“依乎天理”、“顺道”而回归于自然。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以求得自身的超越和解脱。武术中的象形拳就是象形模仿、格物取意和顶礼膜拜而逐渐产生的独特拳种。有人研究认为:“中国拳术也是从自然的生命动态中,各种飞禽走兽的动态中取其形象。武术取飞禽走兽之物象也是一种深层意蕴的擭取。在武术家看来,形意拳,虽模拟物象动作,但是更紧要的是观察飞禽走兽在捕食、猎物、争斗、逃遁、拼搏、觅生中的种种部位,身躯间默契配合,如何调息、调气、调身,如何蓄力、积势、发力、发势、克敌制胜,从中悟道,启示灵性”〔8〕。的确如此,象形拳不单单是像某种动物,更重要的是它的技击性。 象形拳源于古代的象形舞,而象形舞最初为图腾祭祀舞。据《尚书·益稷》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是我们祖先取象百兽之形的描述,而这个“象形”又构成武术的雏形。但最有影响、又有文字记载的要算汉代名医华佗的五禽戏。在《后汉书》中,华佗对弟子吴普说的一段话就确切地记载了此事。“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病,并利蹄足,以当导引”。由此,导引术而融入武术之中。五禽戏当是各类象形取意的模仿动物拳种的早期鼻祖。就连名气较大的少林派上乘拳中的“五拳”也效仿了五禽戏而成。据《少林内功秘传》记载:“五拳者,即可练精、力、气、骨、神之法也。故创此五式,使内外并修而达于化境也。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上述五拳,如能练至精纯之境,则精固、力强、气聚、骨坚、神凝。五者相合,互为融化,为用之妙,不可尽传。倘以制人,则一举手,一投足之间,纵顽强之敌,亦可折服”。后来又逐渐形成了以猴拳、鹰爪拳等为主体的飞禽类;以虎拳、蛇拳等为主体的走兽类;以龙拳等为主体的水族类;以螳螂拳等为主体的昆虫类。可谓是种类繁多,炯炯如生,各具特色。 不仅如此,许多拳种在修炼过程中始终贯彻“天时、地利、气候、季节、方位”等自然规律。万籁声《武术汇宗》说:“习艺方向:早不朝东,晚不向西,午不朝南,永不向北”;流行于武当派内部的内家拳“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等都是根据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分别练桩功、坐功、走功和卧功,对肝、心、脾胃、肺能起到相应的作用。金恩忠在《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摘要》引妙兴大师言,练功若每日两次“,以子午二时各行为最佳。盖子过阳生,午过阴生。合阴阳二气而融合之,则混然成太极之象。” 若每日练功一次,“则须于子后午前行之,盖此时阴阳交泰之际,犹得气之盛也”。由此,可看出道教阴阳思想对少林派武术的影响。武术拳师通常所说的“守子时”,便是指子时的练功。又如峨嵋拳是宗法自然的拳派,在修炼过程中要求“顺乎自然,不违自然”,方能获得好的效果。对此拳经有所论述:“尔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无影无形,意在外形,其体自松,其气自盈,其道自通,内功通灵,玄妙自求”。并强调“轻描淡写,体神之法,自然中求真,峨嵋门径,功成于不知者,拳出于无意,功至化境”。要求在练习拳术时,自然放松,不僵硬而执着,在自然中求真的指导思想。 (四)玄妙之道与悟性 道教在形成过程中融会了古代巫术、秦汉的神仙方术、黄老道之学、五斗米道之说等多因素混成的传统宗教。其核心与本原的“道”是非常玄妙、不可捉摸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庄子也有类似的说法:“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中国哲学的思辨方法的特色是重直觉、重悟性,以形象感知来把握事物和理解事物,这也正是武术文化思维方式的特色。武术的一招一式、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传授的,也是可以观摩、修炼的,而内在的意境、神韵、武术之道的精微与真谛,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要求习武者用直觉去领悟、体验和实践。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莆在分析太极拳难度时指出:“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妙者,在在皆是”〔9〕。 说明要掌握武术之“道”并非易事,必须在日积月累的长期苦练中去体验。正如孙禄堂论形意拳之“化劲”所说:“用工练去,不要间断,练到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 在武术界还有另一种情性,那就是因循守旧、故弄玄虚。如形成于唐宋时期的市井艺人是较早进入商品市场的阶层,在与各种行业交流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师徒制的“三不传”“三不收”“三不说”行规。所谓“三不传”是“不尽传,不传女,不传六耳”;“三不收”是“不收有功名的子弟,不收已婚男女,不同时收两个弟子”;“三不说”是“对人不说实话,对同行人不说自满的话,对外人不说‘唇典””〔10〕。透过“三不”明显的看出,师徒制传承过程中的严密戒律,直接影响了武术的健康、纯洁发展。由于武术的传承强调口传心授,是为了防止传给匪人,可惜后来在传承中出现了变异。使得少数拳师将本门派的技术说得玄妙莫测,天花乱坠,夸口“打遍天下无敌手”“鬼神都害怕”。徒弟出于求学武功秘法的欲望,好奇心理,总是希望自己多见多学多练,尽得秘法口诀,以便早日成才。但碍于师道尊严,却又不能多闻多问,当徒弟请求教授时,又诿以“功夫不到家”而拒绝所请。叫人难以捉摸,日久天长,师生间就会疑虑丛生,感情上也会产生隔阂促使徒弟走上“偷拳”的道路。有关“偷拳”的文字记载始见于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一文中:“而(单)思南之传,则为王征南。思南从征关,归老于家,以其术教授,然精微所在,亦深自秘惜,掩关而理,学子皆不得见。征南从楼上穴板窥之,得梗概。”这段文字暴露了单思南的保守思想,不愿意把真实技术教授给徒弟的事实。这种现象在武术界各门派中都严重地存在着,至今依然有之。 同样是“偷拳”,杨露禅却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陈式太极拳自创立起,一直在本家族中传承,并具一定规模,从不外传,也不许外传。杨露禅在屡遭拒绝的情况下,采取装聋伴哑实施“偷拳”的目的。杨露禅的出现彻底打破了陈氏家族垄断的封闭与保守状态,倘若没有杨式太极拳的开放和创新,也就不会有后期陈式太极拳的快速发展。杨露禅以开放的姿态到北京等地授拳,只经过了短短的两三代人就迅速将杨式太极拳,发展为吴式、武式和孙式,并得到广泛传播。这也是杨露禅所作的重要贡献。 二、气论与练气之道 气是构成宇宙的本体和规律。古时对“气”的说法有多种,主要含义为:一万物之本源;二气体状态的存在物;三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四浩然之气。从宇宙生成角度看,以道为万物的始原之气。武术的动功、静功、内功的修炼都是以呼吸吐纳为基础的,进而达到练气、养气、用气的目的。 (一)内家拳练气采用道教炼丹的方法内家拳在武当山道教武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有别于其他门派的拳种。在创始之初,就较好地吸取了道教的道术,道教的道术有多种,内家拳主要揉入了内丹术和导引术,使得此拳实现了性命双修、以拳证道的目标。所谓内丹,修炼内丹者,谓人身即丹鼎,以身中之精气为药物,以神为运用,在自己的身中烧炼,使精、气、神聚凝不散而成为内丹〔11〕。内丹书籍隐密难读,因而炼丹之法大都师徒相承,其方法大同小异。内家拳的练气基本采用了内丹术的方法,遵循了“练精化气(小周天)①、练气化神(大周天)②、练神还虚”的程序,并且在练功过程中讲究松、柔、静和空,用这种功法来聚集内气〔12〕,打通任督二脉、六条经脉,实现内气在体内的良性循环,这就是大小周天之说。 ------------------------------------------------------- ① 小周天:用气打通任督二脉,是练精化气的过程。经尾闾、夹背、玉枕三关,贯通上中下丹田和上下散桥。小周天主要是练精化气,并使之重返先天精气,中年人以后练此功有医疗保健、推迟衰老的作用。 ② 大周天:在小周天的基础上,通过药物和静练达到上通百会、下至脚底涌泉穴,长寿还童。大周天主要作用是延年益寿。其境界是上自顶门泥丸宫,下至脚底涌泉穴,身体上下真气通,浑圆一体成太极,精神舒畅如沐浴,浑身毛孔都是春,遍体开花乐无穷。 -------------------------------------------------------- 道教导引术的融入,使行气、呼吸、按摩与内家拳的外在肢体活动有机地结合 〔13〕,这正体现了道教的“内修外行”思想。 内家拳不仅仅是重视身体的锻炼,更重视精神的修炼。这是由道教丹鼎派“性命双修”的原则所决定的。所谓性,即为心、为神,是人的精神本源;所谓命,即为肉体、为气,是人为之基础〔14〕。二者的有机结合才可能达到创始内家拳“形神相依”的初衷。内家拳的形体锻炼就是修命,外在的形体锻炼始终强调松、柔、空,以松、柔、空来带动内气在全身的流行运化,而内家拳的精神修炼也就是修性,内在的清心息虑、气血平和、空定神明,会对 形体锻炼产生积极的作用,最终实现以静制动的技击原则。 由于内家拳皈依于道家内丹术的性命双修体系中,因此,它必然以修道和得道作为最终目标。那么,什么是道?《周易》称“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生发的根本。修炼内家拳也是为了求道和得道,得道就是返本还原。道的返本还原是什么?《性命圭旨》中给予明确的回答:“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气也。”道既是万物之母,是天地宇宙生成的根本,也是人身之元气。从元气逐渐演化成得道,实际上这是内家拳修炼的不同阶段而已,如果再用“内丹术”的修炼程序加以概括,那就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形意拳的所谓:明劲、暗劲、化劲三层功夫就是根据道教“内丹术”的修炼程序演变而来的。 (二)武术内功修炼其实质就是练气 所谓“内功”,是指人体在保持松静状态和相对固定的练功姿势时,以调身、调息、调心、存思、意守、任督二脉运气等方式,加强生物电、磁等效益、派生和增加生命信息,疏通信息通道,使人体的有序程度提高,从而达到强体祛病的功法。而武术内功除了增强体质外,更重要的是增加击打的力度和内劲。 关于“内功”,从康熙年间武术家王南溪家中所藏的《内功四经》一书看,其中内功篇专讲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及其气运行于体内,而使外形健壮的境界。主要是调气、养气、运气于体内,使经络通畅、内脏无疾、精神充沛、体貌健康。纳外、神运、地龙讲的是练劲、练神、练身,以此为基础。而乾隆四十年徐文弼著的《寿世传真》中阐述了内外功。外功:按摩、导引、吐纳之法;内功:即小周天,分三步,一静坐、排杂念、宽衣、内视;二想丹田、热气由督脉上升;三热气由上而下的运行。光绪二十一年周述官编的《增演易筋经洗髓内功图书》中有内功之法。练元丹说、返归说、运气说、通关说,任督二脉图式、坐身内功图式、呼吸歌诀、行功存思要诀等。而 1918 年席裕康编的《内外功图说辑要》中的内功是指心意静定的坐功法,通过调息、运气、调任督二脉,达到内状外强的目的。虽然对“内功”的解释有所区别,但是内功的修炼对气的要求是一致的。 那么“,气”又是什么?解释有多种。古代哲学意义上的“气”,是构成宇宙的本体及规律。庄子说:“气变有形,形变有生”,以气来表示万物的本源。自春秋以来,人们对“气”的认识进一步的丰富,如东汉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即由于“气”本身的运动而产生万物。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而中医理论的“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又有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之分。无论如何,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武术的原力和根本,是武术的生命和精微所在。武谚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简单解释就是:内练的气就是练的内功。至于武术内功的修炼,清以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练武与练气同步进行。即练拳之中,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呼吸、意念、动作三者结合。河南清水教首领张百禄教习八卦拳,又授运气口诀;任四的天理教,组织人“学习义和拳棒,并运气念咒”;清水教王伦“以拳棒教授兖东诸邑,阴用白莲教诱人练气,运练气可饥半月不死,其法以 10 日不食为小功,80 日不食为大功”〔15〕。通过练气可以达到避谷的程度。另一种是练武与练气交叉进行。多为默坐运气的静功,秘密宗教练功多采用这种方法。清代武术名家甘凤池不仅拳勇过人,而且“又善导引术,同里潭氏子病,医不效,凤池于静室用户,夜以合背坐,49 日而愈”〔16〕。清初文武兼备的学者颜元,14 岁“学运气术”,55 岁还坚持“夜中坐功”〔17〕。近人姜容樵在《形意母拳》中专立“内功”一章,称其师张兆东先生习内功不辍,“每日早先习此后练形意,五十年如一日,姜尽其所学,并录取其中十七式公诸海内”。从其所绘图及文述看,是站立姿势上的吐纳结合肢体运动及按摩的方法。 少林派以马步桩与腹式呼吸结合的方法。凡此种种,练气既有静功,也有动功,以及动 功与静功结合的功法,内容比较丰富。通过内功修炼的调身、调心、调息、胎息、存思、意守、周天运气等都是克己内省的表现,把外在的要求变成主体的心理自觉要求,使生命能量在体内积蓄运行,从而大大增强拳法的功力。 (三)武术养生全程贯穿着练气的方式 自古以来,养生分为道教养生、儒家养生、佛家养生、医学养生和武术养生等多种。其中武术养生受到道教思想影响最为深刻,道教养生与武术的有机结合,使传统武术更加重视内在精气神的训练。气为武术养生的理论基点,生命的盛衰变化都是“气”作用的结果。清苌乃周的《苌氏武技书》中有“中气论”、“过气论”、“行气论”、“养气论”,认为习武之人要“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可见练气的重要性。《少林拳秘诀》首篇就是“气功阐微”,强调“养气之学,以道为归”,“练气之学,以呼吸为功”。这是武术拳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对气的认识和总结。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用以解释生命之形成。人体“气”的质量好坏,决定了人之生命状态的优劣,人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与和谐则决定了人的健康状况。人的身体是武功的载体,武功的强弱自然与载体的强弱息息相关。中医有“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载体的外部强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部强壮。内壮对“气”有三方面的要求:即凝固(守中锻炼,将全身气凝聚在腹内而不外溢)、充固(积气充满任督二脉)、畅达(气能随意畅行)。在练气方面,无论采取怎样的姿势或形式,首先都是从入 静开始的。庄子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的静态下练功理念,气沉丹田,多以意念引导呼吸,以使气的运行更加顺畅。 武术养生是“融健身、疗疾、娱乐、观赏于一体,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和发展,表现了人对改造自身的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发展”〔18〕。武术养生总是以养气练气为主旨,武术养生皆不外乎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练气融入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都是武术内气练法。通过内练,一方面使自我作为生命载体的身体状态得到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又确实使得自我精神感受中受到全新体验和发展,使人生日臻完善与完整。 习武有“三分练,七分养”的说法,只练不养伤身体,只养不练无功夫,所以二者不可偏废。大凡武术拳师皆重视练养的结合、内外的结合。根据陆草对 18 世纪以来的 50 位著名拳师作的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为 74 岁,另据张白名对陈、杨、孙、武、吴太极拳创始者寿命的统计,平均为 76.5岁,均高于目前全国平均寿命。假若按杜甫人生 70古来稀的说法,他们已届“古稀”之年了。这与习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是相关的。正如庄子所说的练 气“可以保身、可以养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19〕。不仅如此,气与精、神又是相联系的。精充、气足、神全,必然是健康长寿,而精亏、气虚、神耗必定是衰老致病。 在武术界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只刚不柔,只练不养,只外不内,其结果是造成身体的损害。正如《少林拳术秘诀》中提到的,“尝见乡里间少年,有专力技术而赢弱者,更有因而渐成痨瘠以死者”,现实生活中这种练武不得要领而伤身的事件并不少见。如著名武术大师霍元甲就是因练气功方法不当,而得咳喘病的,年仅 42 岁便夭折了〔20〕。人称“杨无敌”的太极名师杨澄甫武功高超,劲力凶猛,功夫上乘,然而也只活到 50 开外〔21〕。稍试分 析: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当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气力也随之增长,一旦作用于对手的身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而击伤或击死对手,同时发力者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反作用的影响,只要形成积累就会由伤转病。练硬气功在方法不明的情况下,会出现手掌变形,双臂青肿,经伤络损,神气不畅,使内脏器官作了大病,自废其身。 武术养生也好,武术内功也罢,主要是通过练气来实现养生与内壮的,练气的目的是为了用气,用气的形式有聚气、提气、憋气、沉气、发气、散气、行气、采气等,单一的用气有之,更多是综合的用气。从总体看,武术内功较之武术养生内容略加丰富,除静坐功法外,还包括肢体运动结合吐纳的动功,以及硬气功等。 总而言之,道论与气论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世界的本体论,反映了道教的核心思想。道对武德、拳理、象形拳、悟性等影响深刻,而内家拳、内功、养生等结合气的运行更突出,以至于影响到习武者对武术原理的新认识,并不断地丰富着武术内涵。 The Influence of Taoist Ontology on the Epistemology of Martial Arts GUO Xiao-feng (Institute of Taoism Studies,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culture, science, religion and martial arts, this paper exploresinto Taoist ontology”s influence on the epistemology of martial arts. Studies suggest that Tao and Qi, whichreflect the core ideas of Taoism,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Tao has an impressive ef-fect on the morality of martial arts, boxing principles, pictographic boxing, perception and so on, which influ-ences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of martial arts, and continually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mar-tial arts. Key Words: Taoism;martial arts;ontology;epistemology 参考文献 〔1〕鲁迅书信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8. 〔2〕何雄飞. 老子学院“蠢蠢欲动”〔J〕. 新周刊,2011,(7):10. 〔3〕〔6〕〔7〕陈鼓应. 老子注释及评介〔M〕. 北京:中华书局,1984.5. 〔4〕“道德的道德观”词条,哲学百科全书〔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33. 〔5〕宋·司马光撰. 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8〕姚金明. 中国武术与书法艺术的比较研究〔J〕. 民族文化月刊,1988,(5):23. 〔9〕杨澄莆. 太极拳体用全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58.1. 〔10〕杨绍虞.武术师徒制异议(上)〔J〕.中华武术,1989,(6):45. 〔11〕李养正.道教概说〔M〕.北京:中国道教协会编印,1987.11. 〔12〕〔14〕佘志超撰文. 图文中国民俗———武术〔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35、41. 〔13〕朱荫芝,人体气质与锻炼的关系,参见气功精选〔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329 〔15〕全国体育院校专业教材———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99. 〔16〕清史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62.63. 〔17〕王文编. 颜习斋先生年谱〔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8. 〔18〕郑兆云,朱宝生. 对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养生之道关系的探讨〔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0. 〔19〕尚学锋. 庄子.养生主〔M〕.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18. 〔20〕蔡宝忠. 中国武术史专论(修订版)〔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72. 〔21〕蔡宝忠. 探究习武与人类寿命的辩证关系〔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