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为道教尊奉的专掌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代总称斗魁六星为文昌,汉代专指其中的第四星司命星为文昌。道教文昌帝君的由来,与梓撞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符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渔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晋代七曲山还有梓渔树神亚子祠因两祠毗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民间传说张亚子仕晋战段,实指《晋书》所载张育之事。梓渔神张亚子在文献(如《北梦琐言》、《华阳国志》、《太平寰宇记》等)中又作张垄子,或张恶子。 梓渔神张亚子自晋以后,即为当地民众所信奉,并屡显灵异。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途经蜀道旁之七曲山,有感张亚子抗击前秦之英烈,遂隆重祭祀,追封张亚子为左垂相。据传唐玄宗驻躁七曲山时,曾梦见张亚子显灵,言玄宗不久将当太上皇,故现七曲山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唐嘻宗广明二年(881年)避黄巢起义入蜀,行至七曲山,又亲祀梓撞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解佩剑赠神。 梓渔神张亚子因唐帝王的崇拜,声名远播,逐渐由地方神成为全国性的大神。北宋咸平(998一1003年)初,巴蜀王均为乱,官军进讨,“忽有人登梯冲,指贼大呼曰:‘梓淦神遣我来,九月二十日城陷,尔辈悉当夷灭!”贼射之,倏不见。及期,果克城。”①故宋真宗于咸平三年(1001年),救封张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并为之修饰祠宇。南宋时期,由于兵连祸结,梓渔神更受崇祀。宋高宗赵构于绍兴十年(1146年),救大修梓淦神庙,救封为灵应祠。光宗追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理宗追封张亚子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枯三年(1317年),救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至此,梓渔神与文昌星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 宋代已盛传梓渔神显灵佑庇士人中举之灵异,见之于陆游《老学庵笔记》、洪迈《夷坚志》等典籍。 晋唐间,仅蜀地七曲山有梓撞神祠;入宋以后梓淦神则已不限于蜀地祭祀。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梓渔帝君,在吴山承天观,此蜀中神,专掌禄籍,凡四方士子求名赴选者悉祷之,封王爵曰惠文忠武孝德仁圣王。”说明其时南宋都城道观已祭祀梓渔帝君,南宋末期,各府州亦立梓渣帝君祠。到了元代,文昌帝君信仰更为流行,虞集《广州路右文成化庙记》谓文昌帝君“绪绅大夫士多信礼之,而文昌之祠,遂遍郡邑。”②元代设进士科取士,文风大行,亦谓文昌帝君主其事。明代天下学宫皆立文昌祠,科举士人无不膜拜文昌,文昌帝君七十三化之说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清代以文昌帝君主持文运,福国佑民,并被列入国家祀典;科举之年,祈祷相属,天下士子对之顶礼膜拜。 宋代道教已尊奉梓渔帝君。文昌帝君信仰在社会上盛行,与道教的崇祀和宣传极有关系。宋元道士假托文昌帝君“天启”,撰作《文昌帝君阴鹭文》,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道教三大劝善书之一。《道藏》中关于文昌帝君的经典较多,主要有《梓渔帝君化书》、《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元始天尊说梓淦帝君本愿经》、《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篆》等。道教以农历二月三日为文昌帝君诞辰,天下文昌宫或敬奉文昌帝君的庙宇,皆于是日举行祭祀活动。 在四川梓渔县北十公里的七曲山大庙中,供奉的主神即是文昌帝君张亚子。一七曲山文昌宫为文昌帝君祖庙。宫内供奉的铁铸群像最为著名,其中最大的文昌帝君神像,高1.4丈,重约600斤,两侧的8尊陪侍像,高6尺,重约万斤。明清时期,全国各地遍布文昌宫、文昌祠和文昌阁。在宝岛台湾,现仍有29座恭奉文昌帝君的庙宇。 注释: ①《文献通考·郊社考》二十三。②《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