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学术研究 >

道教物理学思想略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道学网 盖建民 参加讨论

    摘要:对道教典籍中内蕴的物理学思想进行了钩沉,并就其特征做了分析。认为道教物理学思想是道门中人在探索自然万物之理的活动中形成,其内容广泛,涉及古代物理学的宇宙论、力、光、电、热学等领域,具有零星的科学思想火花和专门化的科学思想论述并存的形式特点。道教物理学思想十分零散和质朴,散见在道教典籍和其他一些古籍中,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
    关键词:道教;物理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B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46(2006)03-0017-06
    道教之道,既是宗教之道,又是自然之道。道教崇尚自然,以道法自然为修道的基本法则。道门认为要达到“道法自然”这一“真常之道”目标,必须践行“无为”的方法。道门所崇尚的“无为”是其在求道证道过程中的境界和思想方法,有其特定的思想内涵,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对于道教中人来说,无为不是最终目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37章)。换句话说,践行无为只是实现“无不为”目标的手段,是为了最终更好地积极“有为”;道教的“有为”是通过“无为”的形式完成实现的,千百年来,道门中人是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实”的。道教在探究自然之道的历程中,并不是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无所作为,任凭自然的摆布。恰恰相反,他们在自然奥秘面前却是积极有大为的。历代道门人士高扬“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大旗,以“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探索精神,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中究人情物理。道教不但在天文、地理、化学、医学方面有许多科学贡献,而且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菲的科学思想发微。尤为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中文“物理”一词的典出与道家、道教有直接关联。本文拟就道教典籍中的物理学思想进行钩沉,并分析其特征。
    一 “物理”一词的典出与道家、道教
    物理学,西文源出于希腊文physis,本义为“自然”。在近代西方科学产生之前,古代欧洲社会一直将物理学一词视为“自然科学”的总称。换句话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至到中世纪,物理学在西方人的眼里,一直是一门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定性研究的学科,其内容除了包括现今所说的“物理学”外,还包括宇宙学、化学、气象学、生物学、心理学以及不包括数学在内的其他学科。随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许多学科如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气象学相继独立出来,各自成为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其内容发生了很大的调整,研究范围被限定在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静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领域;研究的重心也从以往主要的定性描述转到定量刻划,普遍采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在现代,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运动的最基本规律、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根据所研究的物质运动形态和具体对象的不同,现代物理学可分为力学、声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部门,每一部门又包含若干分支。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现代物理学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在中国,“物理”一词和“物理学”名词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①笔者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和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物理”一词最早典出道家典籍,与先秦道家有密切关系。《鹖冠子·王斧第九》云:“庞子曰:‘愿闻其人情物理”,所以啬万物与天地总,与神明体正之道?”[1](P127)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物理”一词的最早用法,原义是指事物的常理。鹖冠子(约公元前300—220)战国末期道家,楚国人,隐居深山。他喜用古代的一种善斗的鸟———鹖鸟羽毛为冠,故名。从唐代柳宗元《辨鹖冠子》开始,一些学者怀疑现存《鹖冠子》是伪书,但缺乏有力证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鹖冠子》一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鹖冠子》3卷,唐宋《艺文志》皆有著录。因此,可以断定《鹖冠子》古有其书,唐宋时定为今本,依次为《博选第一》《著希第二》《夜行第三》《天则第四》《环流第五》《道端第六》《近迭第七》《度万第八》《王斧第九》《泰鸿第十》《泰录第十一》《世兵第十二》《备知第十三》《兵政第十四》《学问第十五》《世贤第十六》《天权第十七》《能天第十八》《武灵第十九》,凡19篇。其中《近迭第七》《度万第八》《王斧第九》《兵政第十四》《学问第十五》诸篇为鹖冠子与庞子对话文体,疑为鹖冠子的后学所作。《鹖冠子》在自然哲学上继承发挥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道为万物本体的思想,认为“有一而有气”,“万物相加而为胜败,莫不发于气、通于道”。[2](P54)“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3](P176)明确提出元气是万物产生的本原即道。元气本体论思想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有深刻影响,鹖冠子有发轫之功。《说文解字》释云“物,万物也。”“理,治玉也。”理在中国古籍有纹理、条理、道理多种涵义。将“物”与“理”连用,明确表示万物之理的做法出自道家之手。鹖冠子首次将“物”与“理”连用,以“物理”一词来表示事物的常理即事理,这一用法在道家典籍《庄子》《淮南子》中也可见到。《庄子·知北游》有一段大家熟习的语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4] (P735)《庄子·秋水》亦云:“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4](P584-585)万物之理正是古汉语“物理”一词的本初涵义。《淮南子》卷6《览冥训》也运用“物理”一词表示对天地万物自然之理的考量:
         夫燧之取火于日,磁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
         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5](P63)
    《览冥训》一篇集中讨论了天地万物和自然现象,并试图从阴阳同气互动之类的学理高度说明“燧之取火于日,磁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乡(向)日”这些自然现象。但作者已深感自然界自然现象的奥秘,“天地之间,巧历不能举其数”[5] (P62)。因此作者指出,单凭人的耳目之类的感觉器官是无法分辨物理的。这种将“物理”作物之理的用法,是道家的一个首创和发明,在以后的历代典籍中便推广开来。《晋书·明帝纪·太宁三年》云:“帝聪明有机断,犹精物理。”[6]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卷8《释滞》中也运用了“物理”一词,云:“古人质朴,又多无才,其所论物理,既不周悉,其所证按(据),又不着明,皆阙所要而难解,解之又不深远,不足以演畅微言……”[7]葛洪这里所说的物理也是指万物之理,他指出古人由于认识方面的局限性,所阐发的万物之理,不够周全,其论据不充分明了,没有切中要领,因而难以理解。道教科学家葛洪对“物理”一词的运用,也引证了本书的观点。晋代隐士杨泉曾写过一部名为《物理论》的自然哲学著作。②成书于七世纪的道教外丹黄白术著作《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13
    也有“物变化之理”的说法,云:“丹砂色赤能生水银之白,物变化之理颇亦为证。”[8](卷18, P835)万物之理的用法在道书中可以找到许多语例,如北宋学仙子程了一作于天禧四年(1020)的《丹房奥论序》亦云:“窃谓金丹大药,上全阴阳升降,下顺物理,迎奉圣人所谓格物致知,大概不过子母相生,夫妇配偶之理。”[8](卷19, P275)北宋道士出身的尚药奉御王怀隐等人编撰的《太平圣惠方》卷1《叙为医》云:“是以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曰:上医疗未病,中医疗欲病,下医疗已病。夫如是则须
    ----------------------------------------------
    参见张秉伦,胡化凯《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1期;王冰《我国早期物理学名词的翻译与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年第3期。杨泉,字德渊。公元280年晋灭吴以后,杨泉拒绝征聘,隐居著书,仿杨雄著《太玄经》十四卷,并有《物理论》十六卷等,宋时已散佚。清人孙星衍始集有《物理论》一卷,可知其思想梗概。
    ------------------------------------------------
    洞明物理,晓达人情,悟造化之变通。”[9]南宋高盖山人自然子吴悮所撰的《指归集总叙》云:“天下有自然之道,万物有自然之理,不得于理,物且不通,而况于道乎?”[8](卷19, P281)随着时代的变迁,物理一词也为宋儒所习用,《宋史》卷427《道学一·邵雍传》记载了邵雍师从授河图、洛书的经历:“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10]文中将物理与唐宋时期儒释道三教热衷讨论的话题心性、性命问题并称。南宋受道教影响很深的理学家朱熹在注释《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一文时,也沿用了“万物之理”这一用法:“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11]“物理”一词最早典出道家典籍这一事实值得人们深思和玩味,它从一个侧面说明道家、道教之道与科学之道并非在现代才发生义理上的共鸣,其实早在古代中国,两者已在某种形式或者事实上产生共振,存在着一种若明若暗的共鸣关系。道教典籍中内蕴的物理学思想也十分丰富,下面我们就此进行分析。
    二 道教典籍中的物理学思想钩沉
    五代道教学者谭峭所著《化书》,是一部重要的道教思想著作。卷1记载了“四镜”及其成像规律:[12](P5-7)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
    小人常有四镜:一名璧(圭),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璧(圭)视者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圭是双凹透镜,珠是双凸透镜,砥是平凹透镜,盂是平凸透镜。其中,双凹、平凹都是发散透镜,双凸、平凸乃会聚透镜。文中所说的大、小、正、倒的成像规律说明谭峭对光的折射、反射规律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思想水平。③
    《化书》在镜的成像理论方面也有所探索,卷1《道化·游云》云:[12](P8)
      游云无质,故五色含焉;明镜无瑕,
      故万物象焉。谓水之含天也,必天之含
      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
      影,斯为验也。是知太虚之中无所不有,
      万耀之内无所不见。而世人且知心仰廖廓,而不知迹处虚空。寥廓无所间,神明
      且不远。是以君子常正其心,常俨其容。
      则可以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无咎也。
    已有学者指出:“就成像理论而言,中国古代对像信息在空间分布的特点有过独具特色的探讨,得到了富有启发性的认识。这就是像信息的弥散分布理论,认为所有物体的形象信息都弥散分布于空间之中,空间中任何一处接收到的形象信息都反映了所有物体的形状。”[13]笔者以为,上述所引《化书》文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有力的佐证,其中包含了道门中人对古代信息的弥散分布理论的可贵思想贡献。谭峭以“游云无质,故五色含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虚能含物之理。换句话说,形象信息之所以能弥漫于空间,是由于空间的虚无性。所以谭峭进一步指出:“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耀之内无所不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了形象信息的弥散分布特征。
    《化书》对摩擦生热燃烧现象有准确的描述和认识:
         阳燧召火,方诸召水,感激之道,斯
         不远矣。[12](卷1, P12)
         动静相磨,所以化火。[12](卷2, P26)
    燃烧现象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先民很早就试图揭开燃烧之迷。道教外丹黄白术离不开“水火”的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教外丹黄白术实际上就是一门“炉火”技术。人类最早的取火技术现在已难以确考,一般认为人工取火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钻木取火、摩擦取火的记载不少。《庄子·外物篇》有“木与木相摩则燃”记载;《韩非子·五蠹》亦云:“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人工取火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发明,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意义非同一般。人工取火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获得用火的自由,活动范围得以扩大,为人类最终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恩格斯曾这样评价道:“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蒸气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14]尽管古人很早就学会了摩擦取火的各种方法,但就个中原因却长期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谭峭以一动一静的相互摩擦运动来说明产生火的原因,是
    -------------------------------------------------
    ③关于四镜,目前学术界还有球面镜的另一种解释,也可说明四镜“小、大、正、倒”成像情况。
    -------------------------------------------------
    一个了不起的物理学思想,这就从机械运动的角度说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继而生火的物理现象。
    《化书》卷2《声气》也探讨了声学现象,“操琴瑟之音,则翛然而闲;奏郑卫之音,则乐然而逸;碎瓴甓之音,则背膂凛森;挝鼓鼙之音,则鸿毛踯躅,其感激之道如是”[12](卷2, P27)。不同的器乐发出的声音有差异,谭峭探讨了声音长生的原因:“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气振则风行而万物变化也。”[12](卷2, P27)他将声音产生的原因归结于气的振动,这一声学思想已初步认识到声音的物理性质。谭峭《化书》对声音传播的特点也做了论述: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相乘而成声。耳非听声也,而声自投之;谷非应响也,而响自满之。耳,小窍也;谷,大窍也;山泽,小谷也;天地,大谷也。一窍鸣,万窍皆鸣;一谷闻,万谷皆闻。声导气,气导神,神导虚;虚含神,神含气,气含声。声气形相导相含,虽秋蚊之翾翾,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也。由此知之,虽丝毫之虑,必有所察;虽秋察之言,必有所闻。[12](卷2, P15)
    上述引文认为声音的发生和传播都与气的媒介作用密切相关。“形气相乘而成声”;“气含声”、“声气形相导相含”因为气是声音传播的载体而且弥
    四周,所以声音通过气作为介质就可四处弥漫“无所不至也”,“虽秋察之言,必有所闻”声音即使很细微也可以为人所觉察。气为声音传播媒介的观念是《化书》物理学思想的精粹。
    力学与天文学、思想、数学是古代自然科学最早发展起来的三大学科。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东西方各民族都很重视对力的现象和原理的探究,很早就蕴育了丰富的力学知识与思想。中国古代的力学思想也很丰富,包括时空观思想、运动观思想、力的形式、性质与定义等等。
    《化书》卷1《道化·环舞》云: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回流者头目
    自旋。非宫室之幻惑也,而人自惑之;非
    回流之改变也,而人自变之。……唯清
    静者,物不能欺。[12](卷1, P3-4)
    《化书》的作者已意识到物体运动与参照系有一定的关系,观察者观察物体运动状况时,选择的参照系不同,所观察到的运动情形也就不同。以一个自身作环舞的观察者作参照系,那么原来静止的宫室看起来也旋转起来了;若以一个回旋的水流作参照系,那么静止的观察者也会感觉自己在作回旋运动。道书《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也有一段经文谈到运动的参照系问题,云:“流者,舟也,所以流之者是水,非舟;运者,车也,所以运之者是牛,非车。”[8](卷11, P515)相比较而言,谭峭科学思想更深刻性,表现在他进一步分析了人们由于参照系不同所认知差异。他认为人们由于选择了运动物体作为参照系,所以对物体状态的判断产生了误差,“是故粉巾为兔,药石为马,而人不疑”[12](卷1, P4);“唯清静者,物不能欺”。只有观察者保持静止不动,才能不被物体运动的假相所欺骗。这里蕴涵有选择绝对参照系来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科学思想,难能可贵。
    此外,道书中还散见有一些热学、机械学、磁学思想。道教外丹黄白术对热现象认识及火候的掌握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热学知识,道教外丹黄白术典籍中有关这方面的物理思想颇丰。道教外丹烧炼,采用的是水火相济的手段。道教外丹家发明了“熔”“飞”“升”“抽”“养”“煮”“炼”“煅”“炙”“研”“封”“沐浴”“烧”“化开”“固济”等加热方法。其中,熔,即加热熔化;抽,即蒸馏气化;飞,即由固态物质直接升华为气态;化,即固态溶解为液态,已涉及到气态、液态、固态三相的变化。道教炼丹家业已知晓温度与相变的关系,所以他们在道教炼丹实验中巧妙设计了各种仪器和手段进行冷凝、凝结、凝固,如道教炼丹有一操作术语“渍”,是用冷水从容器外部降温,以及过滤再结晶等操作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道教炼丹著作中也蕴涵有丰富的相变思想。此外,还有一些金丹术特有的控制温度操作技术,如“安”“转”“平底火”“转角火”“齐药火”“烧胎”等等;道门中人不仅对温度操作技术有很多发明,而且还注意探讨了热的本性。道书《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中有一段经文值得认真研读:
         寒暑温凉之变,如瓦石之类,置之火
         即热,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温,吸之即凉。
         特因外物有去有来,而彼瓦石无去无来。
         譬如水中之影有去有来,所谓水者,实无
         去来。[8](卷11, P515)
    这段引文就自然界寒暑温凉之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自然界的砖瓦石头,放置在火上一会儿就变热了,而放置在水上其温度就变寒下降。用口呵气即温,吸气即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温度转移现象呢?《无上妙道文始真经》的作者指出这是“特因外物有去有来”,作者认为热是物体中的一种“外物”,物体的寒暑温凉变化是由于发生了“外物”的流动,从而造成了物体温差变化。这里面蕴涵了一个物理学思想,即认为热是某种可以流动的物质。这一思想类似于18世纪英国科学家布莱克(J.Black, 1728—1799)等人所主张的热质说。热质说把热的本质看成是特殊物质的实体,也称“热素”,可以流动。热素可以渗透到物体中去并在热交换的过程中从一个物体流向另一个物体。西方热质说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以前的一些学者,如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前492—432)就把热看作是火是存在,而火被他们想像成一种物质。热质说是随着热量守恒观点的确立和推广,由布莱克等人发展为一种热学理论,在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前半叶很有影响。后来随着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和热力学的建立,热质说才退出历史舞台。如果说西方热质说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么道教中的这类思想则可远溯到汉代的道家典籍《淮南子》。《淮南子》卷14《诠言训》有一段文字谈及
    物质的寒暖温度变化问题:“夫寒之与暖相反,大寒地坼水凝,火弗为衰其暑;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寒暑之变,无损益于己,质有之也。”[15]王引之云:“火弗为衰其暑”,“暑”当为“热”。“大热铄石流金”,“热”当为“暑”。《淮南子》认为,物质温度的变化与其内部的“质”相关,热乃“质有之也”。很早以前,道家、道教就已提出类似热质说的思想,耐人寻味,值得我们从科学思想发生学的角度进行深思。
    李筌所撰的《太白阴经》一书,又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系唐代仅存的唯一一部综合性兵学著作,内蕴了很多军事科学思想。全书凡10卷99篇。卷1、卷2分别为《人谋上》《人谋下》,引经据典,阐述战争胜负在于“人谋”的军事理论;卷3《杂仪类》,主要论述古代军制礼仪、选将治军方面的内容;卷4《战具类》记述了城邑攻防、水陆战守所使用的各种兵器装备和器材;卷5《预备》主要记述了军事设施、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军事问题及相关典章制度;卷6《阵图》、卷7分《祭文类》《捷书类》《药方类》、卷8《杂占》、卷9《遁甲》、卷10《杂式》,分别涉及军事文书、药方和各种方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太白阴经》卷4、卷5记载了近百种用于军事目的机械设备,在军事科学上很有价值。其中攻城具有车、飞云梯、石包车、车弩、尖头轳、板屋、木幔、火箭、雀杏、蜀、铁錾等;守城具有悬门、暗门、转关桥梁、楼橹、布幔、木弩、燕尾炬、松明炬、行轳等;水攻具有水平槽、照板、度竿等;济水具有浮罌、枪筏、蒲筏、浮囊等;水战具有楼船、蒙冲、走舸等。其中有些是首次见载于文献的机械,如济水具、水战具,特别是水攻具水平槽、照板、度竿极有科学价值,包含有不少机械学和测量学思想。兹录如下备考:
    水平槽长二尺四寸,两头、中间凿为三池,池横阔一寸八分,纵阔一寸,深一寸三分,池间相去一尺四寸(一尺五分)。中间有通水渠,阔三分,深一寸三分,池各置浮木,木阔狭微小于池匡,厚三分。上建立齿,高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下为转关脚,高下与眼等。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以为天下准。或十步,或一里,乃至十数里,目力所及,随置照板,度竿,亦以白绳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也。
    照版:形如方扇,长四尺,下二尺黑,上二尺白,阔三尺,柄长一尺,大可握。
    度竿:长二丈,刻作二百寸、二千分,每寸内刻小分,其分随向远近高下立竿,以照版映之,眇目视之,三浮木齿及照板黑映齐平,则召主板人以度竿上分寸为高下,递相往来,尺寸相乘,则山冈、沟涧、水源高下可以分寸度也。[16]
    引文详细记载了“水平”即水准仪的结构,并记述了运用“水平”及“照板”和“度竿”进行测量的技术,其构思精巧,显示出很高的机械学思想和测量学思想。关于古代磁学思想,道书也有一些零星记述,如属名“真人郑思远撰”的外丹黄白术著作《真元妙道要略》“证真篇第二”以“间隔潜应”之说对磁石吸铁的原理做了解释:“磁石吸铁,间隔潜应。”[8](卷19,P295)这些散见在道藏及藏外道书中的物理思想都值得我们进行仔细爬梳和分类研究。
    三 道教物理学思想的特征
    道教物理学思想是道门中人在探索自然万物之理的活动中形成,其内容广泛,涉及古代物理学的宇宙论、力、光、电、热学等领域,具有零星的科学思想火花和专门化的科学思想论述并存的形式特点。道教物理学思想十分零散和质朴,散见在道教典籍和其他一些古籍中,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例如,唐代道士王冰④对大气压力现象进行了研究,云:“虚管溉满,捻之悬之,水固不泄,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17]从这段对《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经文的注释来分析,启玄子王冰对虹吸管与大气压力现象有深入
    ------------------------------------------------
    ④关于王冰的道士身份辨析,参见拙文《道教医家杨上善、王冰考论》,载《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3期。
    ------------------------------------------------
    研究。一根一端封闭的水管,灌满水后,倒置过来,水不会倒出来,王冰解释是“无升气而不能降也”;无法很快把水注入瓶口很小的瓶子里,王冰解释说“气不出而不能入也”。王冰的解释已涉及大气压力问题,殊为难得。道书《无上妙道文始真经》⑤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大气压力实验:“瓶有二窍,水实之,则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不升则不降。”[8](卷11, P524)一个瓶子有两个孔,装满水,倒置瓶里的水就泻下来了,如果塞住其中一个孔,水就流不出来,对于这一现象,作者正确指出其原因“盖不升则不降”,即气流不流通的缘故。道门中人还会利用大气压力的变化来展示一些道术。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就记载了一道人的绝技,声称:予幼时,有道人见教,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银瓶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俞琰小时候遇见的这位道人,其所表演的魔术有一定的物理学原理。在空瓶中点燃纸片,燃烧时消耗大量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剧降,产生强烈吸引力,故能将水吸入或紧紧吸附在人体皮肤上。道教典籍中散见有许多关于声、光、磁、热思想,道门中人对物理学知识和思想的认识并非用严格的现代科学语言所描述,呈现出十分零散和朴素的特征,但它们同样是人类科学思想的结晶,其涓涓细流汇入人类科学思想的大河。必须指出的是,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的科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蕴育和科学殿堂的建构曾起过点点滴滴或者说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鹖冠子.鹖冠子·王斧第九[M].马振献译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127.
    [2]鹖冠子.鹖冠子·环流第五[M].马振献译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54.
    [3]鹖冠子.鹖冠子·泰录第十一[M].马振献译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3: 176.
    [4]庄子·知北游[M] //郭庆藩.庄子集释: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 1961: 735.
    [5]刘 安,等.览冥训[M] //淮南子:卷6.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6]房玄龄,等.明帝纪[M] //晋书:卷6.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册): 165.
    [7]葛 洪.抱朴子内篇·释滞[M] //王 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51.
    [8]黄帝九鼎神丹经诀[M] //道藏:第18册.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 1988.
    [9]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 1.
    [10]脱 脱.宋史:卷427[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2726.
    [11]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83: 4.
    [12]谭 峭.化书[M].丁祯彦,李似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 5.
    [13]关增建.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M].南昌: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183.
    [14]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0: 112.
    [15]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532.
    [16]李 筌.太白阴经:卷4[M] //张文才,王陇译注.太白阴经全解.长沙:岳麓书社, 2004: 208-209.
    [17]王 冰.注黄帝内经素问:卷19[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400.
    ⑤原名《关尹子》,亦称《文始真经》,旧题周大夫关令尹喜撰,凡九篇,依次以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为名。《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原书早已佚。今本《关尹子》学术界一般认为出于南宋。参见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5-47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