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广东春节花团锦簇 迎神祭祀卖懒送穷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刘晓春 参加讨论

    
    鲜花是广州市民春节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广东的广府、客家、潮汕、雷州半岛和瑶、壮、畲等五个文化区域,因其地域、族群的差异,在春节习俗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同时,也具有共同的岭南文化特征。
    第一,广东的春节习俗体现了浓郁的南国风情。
    这在春节的食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岭南多稻少麦,与北方的面食相比,岭南春节的传统食品多以米为原材料。岭南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潮湿,花木四季常青,春节期间,这里的人们喜欢以鲜花装点春节,广府更有除夕“行花街”之俗。所以,无论从春节的饮食还是活动习俗来看,它们都带上了与北方截然不同的南国独有的地域色彩。
    第二,广东的春节习俗体现了岭南人重商务实、平民意识较强的性格特征。
    例如,广府以及少数与粤杂居的客家地区正月初二的“开祃”,就是与商业有关的春节习俗,而在“开祃”中的以“无情鸡”婉辞员工,又体现了一种讲究和气和平等的平民意识。
    第三,广东的春节习俗体现了岭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兴盛。
    从年前的祭灶,到除夕拜祭祖先、天地诸神,初一“迎财神”、“迎喜神”、“的鹤神” (阳江),还有初二开年、初四“神落天” (潮汕)、初五财神诞、初七人日、初九玉皇诞、十五元宵等等,都少不了一番祭祀。
    广东春节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广府、客家、潮汕、雷州半岛和瑶、壮、畲等广东五大文化区域的春节习俗体现了浓厚的岭南地域文化色彩,但是从整体上看,广东春节习俗无论在节日起源、节日时间或节日文化心理上,都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一脉相承。
    从节日起源上看
    广东的春节习俗是随着中原汉人的南迁而随之入粤的。所以,广东许多春节习俗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是相似或相关的。例如广府年三十晚的“卖懒”,便是源于吴越的“卖痴呆”;客家地区的“送穷”是南北朝至唐代便开始盛行的古俗, 《岁时广记》与《荆楚岁时记》等志中均有记载,此俗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流传;佛山的行通济、潮汕地区的行桥度厄、吴川梅菉的逛花桥,便是从唐宋妇女元宵“走桥” 、“走百病”发展而来。此外,还有燃爆竹、贴春联门神、团圆饭、压岁钱、守岁、拜年、元宵灯会等等,都是源自中原或吴楚地区的汉族春节习俗。
    从节日时间上看
    春节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如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祭灶日,是日扫除、全面开展春节的准备工作;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为除夕,是日团圆守岁、辞旧;正月初一为元旦,是日迎新、拜贺;正月十五为元宵,是日赏灯、吃汤圆等,从这几个重要的时间划分及主要习俗内容上看,广东各个文化区域与全国各地基本一致。此外,还有初二吃“开年饭”、初三“赤口日”、初五“财神诞”、初七“人日”吃七样菜、初九“玉皇诞”等节日时间,也是与其他地区相互吻合的。
    从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心理机制来看
    广东的春节习俗无论是个性的还是共性的部分,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心理其实都是相通的。例如春节最为普遍的换新春联、门神,放“开门炮”等,含有辞旧迎新之意。又如,阳江的“送番船”、潮汕地区的“送香船”、客家地区的“送穷鬼”、雷州半岛的驱傩、瑶族的“送懒”等,事实上表达的都是除秽、送瘟神的意义,其中“送番船”、“送香船”、驱傩等逐渐与打醮等道教文化发生联系。此外,对除夕团圆的重视,春节祭祖,给小孩压岁钱希望其健康长大,拜年要从长辈开始,女儿要回娘家探年,元宵生子者要到祠堂挂灯、请灯酒或做丁桌,等等,此类习俗都体现了与孝悌、伦常等相关的强烈的家庭观念和宗族意识,而这些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总而言之,无论从节日起源、节日时间还是节日文化心理上来看,广东春节习俗都不是孤立的,它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脉相承,息息相通,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晓春(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