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跟我学】武当三丰太极拳(八)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腾讯道学 刘嗣传道长 参加讨论

    友情提醒: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武当三丰太极拳第二十六式到三十式,接下来进行第三十一式到三十八式的学习。
    视频时长02:08秒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第三十一式退步跨虎
    【动作】
    接上式。重心和左腿不动,腰胯松活而带右腿撤回原处,即往左踩内侧退回原步,右手随身略右转,臂回转后再内旋向上击出,拳眼朝内,左手从胸前向左下楼回左膝上。(图89)
    
    【要点】
    ①后退时注意右脚落地点,脚尖先落,不要踏在一条线上。
    ②右拳回收与出击均是圆形运动,左手与右手在撤退时呈分开势,两臂均保持弧形。
    ③头正身稳,腰胯旋转顺遂自然。
    第三十二式双旋摆莲
    【动作】
    扣步压时
    接上式。腰身右转,重心渐移至右脚,同时,右拳渐变掌往下划弧至右胯侧,左手从外向上、向内随身转划弧。(图90)
    
    坐跨转身
    当重心移至右脚后,以右脚跟为轴,提起左脚,在腰与胯带领下,左脚由左向右随转体后摆,转体共360度,脚摆动作有270度度,其中身体转幅90。两手掌继续随转体摆腿而划弧,并与左脚,至左侧与肩面拍面后,右掌划弧至头前额面,掌心朝外,左掌划弧平,照掌(竖掌微屈)。(图91)
    
    旋风摆腿
    左脚落定,微屈膝,承受重心,腰自左向右转,右脚自左向右上方弧形外摆,膝部自然松活,脚高在两肩之间,脚背略侧朝右面,同时两手掌自右向左迎着右脚面拍击,成弧形出去和收架,左手在先,右手在后。拍击脚面时身体由右向左转,头正,眼随两掌拍击而视。
    【要点】
    ①动作1为退步跨虎后变双摆莲的一个衔接过程,暗含化势,右采左封,需做得松活,也为转体摆腿做准备。
    ②左腿起脚前是虚步势,右腿要保持重心稳固,膝屈档圆,胯松腰活,腰隙间顺势动而内随,气息调节,劲贯四梢。
    ③两肩肘松柔屈臂旋摆,划弧运动,身腰带摆而圆转合体,自然架起弧形,手掌拍击脚面,顺势活泼。
    ④整个旋体动作,皆以腰胯为动源,臂领腿促,上下协调,重心分明,身体平衡稳定。
    ⑤右脚摆莲要横劲腰意带动,要认真体会,注意左膝微屈和高度不过头。
    第三十三式弯弓射虎
    【动作】
    左腿渐下蹲,右脚落地于原处,两掌随转体向后摆,右臂外旋,掌心朝上翻,屈肘架于头上,左手向左前方推出,高与肩平,眼视左掌。(图92)
    
    【要点】
    ①两手随右摆腿落下,拍击脚面后,随腰身左转而右架左推,要立身中正,动作协调,劲整而手脚齐到。
    ②右肘不可上抬,肩部下沉松活。
    ③右脚摆腿接前左腿法,动作要连贯,不可有停顿。
    第三十四式 丹凤朝阳
    【动作】
    右朝阳
    接上式变型中手挥琵琶式后,腰身左转,左脚外摆45度,重心在左腿,随转身,右手与右脚同上,右手变拳由上向下再向外转臂划弧而出,拳与眉高,拳眼向里,右脚经左躁外侧向左前方划弧,距尺许处虚脚点地,眼视右拳前。(图93 )
    左朝阳
    右脚渐实,主承重心,微坐屈膝,右手变拳沿弧形向下往里压回腹前,同时腰身右转,左手与左脚同动,左手由下往上内旋翻掌变拳划弧击出,在转身同时至左侧头前,拳与眉高,拳眼向里,左脚经右跺外侧向右前方划弧迈出,距尺许处,虚脚着地,逐步承受重心。(图94 )
    
    【要点】
    ①“弯弓射虎”后转身上步时坐身、撇脚,上腿要虚实分明,手脚同上。
    ②虚步式上实下虚,脚要保持松活之趣。
    ③身体转动,两手中一化压,一旋出,协调一致,由腰身带动而行,切忌分散。
    第三十五式独立搬捶
    【动作】
    独立抱球
    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脚,身体前移直起略向左转,右手与右脚随身左转时,右脚提起呈左脚独立式,左手与右手在胸前划立圆,交叉后,右手在下腹前,掌心朝上,左手在头前,两掌心相对,呈抱球状。(图95、图96)
    
    进步搬拦捶
    右脚与右手随身体左转而向左划弧出动,动作同第十式搬拦捶。(图97、图98)
    
    【要点】
    ①此势在进中上步,进中护化而击,重心变换虚实灵活,做到“迈步如猫行”,速度均匀,呼吸顺畅,上下相合,脚手齐动,身正、步稳。
    ②步法和手法要随腰转动,搬拦时不可抬肘,右拳出去呈螺旋式,定式为平拳,虎口转身内,拳自然握实,意达所致。
    第三十六式如封似闭
    【动作】
    开合搓手
    接上式。右拳意往前出,随后往后收回,平拳由外旋转腕渐变至掌,同时,左掌也意在拳上,先往拳背和腕处回搓,随后往前平掌推出,重心稍向后坐,成合手搓手之开抱式,两掌心相对。
    双揉封闭
    接上式。在腰意带动下,抱球式之双掌慢慢合拢,并随着重心的前移而向前推按而出,两掌成相对竖掌,间距由大渐小,前手(左)不超过左膝。(图99)
    
    【要点】
    ①此为典型暗劲训练式,开合搓揉要求与神意气一致。
    ②注意重心随身子细微变化,身正松肩坠肘,弧臂划圆要符合要求。
    ③这是欲开先合,欲合先开的有开有合的训练,注意分法、开合、明暗等劲。
    ④右拳回收时由拳变掌之势要认真体会。
    第三十七式十字化手
    【动作】
    侧架十字
    接如封似闭之按式后,腰身左转,重心渐至左脚,右手随身转之时向前推过左手,并随左手向上棚起至侧身十字架上手。(图100)
    十字分披
    上动不停,腰身右转至马步中档,十字架手在面前,左右手各自分两侧划圆弧至腹前往下。(图101)
    
    【要点】
    ①整套太极拳行架结束时,仍要心平气和,松活自然。
    ②气归丹田,头顶是意,中正不偏,两臂两手自然下垂,由动势回归到静势,气息神意渐至收敛。
    第三十八式 天地合一
    【动作】
    天地合一(收势)
    回弧划一到面前,十字架手后下的动作与开头双手捧天,气流丹田相呼应,与道家道教天人合一作结束式。(图102一图104)
    
    【要点】
    如果连续练习两遍,可以由上述十字分披的动作变为太极预备式的气沉丹田,继续演练本套太极拳。如果即将结束,即在如封似闭到十字分披后,收回左脚,身体直立,然后气沉丹田,完成天地合一之结束式。
    刘嗣传道长及《武当三丰太极拳》简介:
    刘嗣传道长18岁开始习武,后出家武当山,追随武当内家拳师郭高一学道,真正接触到道教内丹功法,学习了武当系列功夫玄功拳、八卦掌等。同时深入了解道教五派丹法。随后师从武当李诚玉、王光德等高道大德。开始深入探求道教文化根源,及道教武学。在出世离尘、修心养性中,重新认识自我的知识结构和人生价值,参悟出道教先圣、伟大哲学家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精深意蕴及“出世”与“入世”的自然道法。注重道教内丹功的学习和修炼。
    2001年5月,编著《武当三丰太极拳》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全书约24万字,图照190余幅。这是国内第一部论述道教与太极拳多层面关系、展示道教张三丰太极道体系,出自在庙道人的作品。
    
    本文连载自: 《武当三丰太极拳三十八式》刘嗣传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腾讯道学文字及视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