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孙敏财:参加2013年全国道教界代表人士读书班学习体会

http://www.newdu.com 2018-01-01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有幸再一次来到国家宗教局培训中心参加2013年全国道教界代表人士读书班的学习,心情非常高兴。通过一周培训班的学习,特别是聆听了领导、专家、教授、学者的授课辅导,更是耳目
    一新,获益匪浅。下面结合自己的领悟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做“爱国爱教”之士
    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是加强教风建设的必须条件,而其主要途径就在于坚持不懈的进行学习。即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大政方针,明确新时期道教教职人员的职责;学习《宪法》、《国家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自身的法制意识,提高懂法、守法、依法管理道观和依法进行宗教活动的水平;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学习道学经典、道教戒律,明确道教教职人员的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与处事原则。并自觉主动地以戒为师,戒律是道教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亦是加强教风建设的根本保证。要以戒律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持戒,不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保持心正行端,更要在独处时保持戒慎之心,养成清净超然的德行,行一切善,止一切恶。通过学习,提升认识,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
     “爱国爱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宗教界人士的要求,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业务上过得硬”的旗帜。因此,这一要求当是我们道士的自觉行为准则,是道教徒修养的重要内容。
      “爱国”,就是要无限深切地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歌可泣的英雄,吃苦耐劳的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所以陈莲笙老道长倡导我们道教界人士:首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次,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再次,要积极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爱教”,就是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我们的信仰。首先,道心要坚,要确立坚定的道教信仰,使之成为毕生的追求;其次,道术要精,要刻苦学习道教学问,不论是道教知识、科仪修持或宫观管理等,都应努力学精学通;再次,道戒要严,要严格遵守戒规纪律,不论是衣着饮食、殿堂作业、早晚功课或者出入宫观等,都要照规矩办事。
    如此,方能做好一个“爱国爱教”之士。
    二、加强道风建设,做有“道”之士
    道风建设是加强道教教风建设的核心。道风建设重点在于:一是抓道教教职人员的仪表、言行举止,使之符合道教的仪范;二是抓地方道协组织和道教宫观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使之不断完善。多年以来,我们镇江市道协一直重视和提倡道教徒遵道行事、严守戒律,我们要求各道教宫观,制定道风建设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网络化管理,有效促进了道风建设制度化,长期化。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坚定道教教职人员的信仰做文章,组织举办了各种类型培训班,对道教教义思想、道教仪范及道教斋醮科仪等进行辅导讲授,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强化对道教的认识与感悟。在培训、学习的基础上,还多次组织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道教徒的讨论活动,通过畅所欲言的发言讨论与笔谈交流,强化了大家的道教信仰观念,增强了按道教义理规范和制约自己日常言行的自觉性。这是我们过去抓道风建设的一些做法,通过这次培训班学习,我感到过去的做法还很一般,较肤浅,在深、细、透等方面还不够,也就是对道教学术、文化精髓探究不深,对重要观点、关键环节钻研不细,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阐述不透。这次我边听课边思考,感悟了不少东西。比如对“道士”二字的理解吧,就感觉到认识上更深了一步。所谓“道士”,应该是“有‘道’之士”,这是道教在建立组织和参与社会,显示其宗教功能和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道”之士呢?我的体会是:
     第一,重在自觉。这个自觉就是在自我觉悟的基础上,按太上道祖的要求,去修道与得道。道教认为修道就是修一个“自觉”,得道就是得一个“自觉”。一旦万事“自觉”,一言一行都合符自然法则,等于就是“得道”了,人的一举一动都按太上道祖的话去做,等于就是“道”的体现了。《道德经》第二章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靠人的自觉去做事,少说多做,“不言之教”会在具体的事务中表现出“道”的精神和价值。
    第二,重在自立。道教认为当立规矩,这规矩就是道教的清规戒律,以往的清规戒律对于今天社会而言,已有许多不太合时宜了,所以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扬弃”,现在要订立一些新的戒律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太上道祖说了五个修道的范围,从修身逐渐扩大到家庭、乡邻、国家和天下,显然人在这五个领域里的行为内容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太上道祖没有规定这五个领域的“道德”标准,这个具体内容就要我们自己来制定,这就是“自立”。而“自立”的原则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三,重在自拒。这个拒就是要拒绝各种名利欲望的诱惑。道教认为拒绝了这些欲,就会守道不失。即《道德经》中所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贪婪地欲望是人们“守道”的最大敌人,也是道士“自拒”的主要内容。
    参透道教这些精神,领悟一些概念原理,继而全面正确地进行宣讲,这在今后的道风建设中将是十分重要和非常有益的。
    三、弘扬济世利民精神,做“有善”之士
    道教历来主张“修道者必先立功德”的思想。服务社会,利济世人,是每一个道教徒责无旁贷的义务。在今年4•20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中国道教协会在北京白云观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举行祈福禳灾超度法会,众经师诵经祈福,祈祷上苍赐福解厄,亡者超升,生者平安。参加法会的道众与广大信众纷纷捐款。同时,中国道教协会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号召各地道教组织、宫观积极为雅安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并举行祈福法会,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灵慰藉,以道教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援。此外,据了解,在四川雅安“4.20”7.0级地震发生后,各地道教协会陆续举行祈福法会和募捐活动,并发出捐助倡议书。正所谓有道之士要常行善事,就如《太上感应篇》中所言:“诸恶莫行,众善奉行。”就是说一生要做善事,不要做坏事。因此陈莲笙道长要求道教徒要多行善功。这个“善”就是一切行为符合天地万物的自然,反之“恶”就是违背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行为。具体地说:即是爱护自然生灵。我们不仅要爱护人类自身的生命,而且还要善待大自然的一切生灵,如,花草、鸟、虫、鱼以及植物和微生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做一个“有善”之士。
    四、继承传统道脉,做“传道”之士
    一种宗教要持续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绵延不绝的人才队伍。在道教1800多年的发展史中,历代都不乏有高道、名士的出现。而他们对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由此可见,人才建设是加强教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新世纪的道教,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其根本就在于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业务上过得硬的合格教职人员队伍。在这方面,由我们镇江市润州道院承办的江苏省道教自学考试大专培训班,首次尝试将道教传统的丛林制度与现代的教育体制结合起来,将传统的修学方法与现代的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强化道观的教育功能,以此为纽带,探索出一条独具道教特色的人才培养途径。此次的尝试使我们在做“传道”之士的征途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们收获颇丰。回去以后,一定要进一步咀嚼消化,加强理解,努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务工作实践中去,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道教慈同齐爱的优良传统,认真执行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积极开展并热忱投身“教风创建年”活动,争取教风建设和平安和谐宫观建设取得新成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润州道院供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