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百家论道 >

丁常云:论道教的劝善伦理与心灵环保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钦赐仰殿主持丁常云道长
    10月24日下午,2011国际道教论坛主论坛继续进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钦赐仰殿主持丁常云道长出席并演讲,如下为演讲实录:
    当今世界,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人类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 时,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过度消费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全与稳 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存在的关键还是人心的贪婪,人类的贪欲之心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于是,有人提出“心灵环保”问题,是很有道 理的,也是很有远见的。我们要提倡生态环保,更要提倡“心灵环保”。所谓“心灵环保”是指对人类心灵的净化和对品德修养的提升。只有不断强化“心灵环保” 意识,涵养心灵,使内心充满愉悦、阳光、快乐,那么很多社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道教的劝善伦理,主要是教人为善,不要为恶,强调个人的积善立德和人格修养。历代以来,道教始终以善道教化为己任,一方面积极地用自己的理论、观点 向社会宣传,引导人们学善明善,期望整个社会风俗淳朴、道德高尚;另一方面则更加提倡修道者身体力行,主动去做好事、行善功。道教的劝善伦理,对中国社会 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及民众心理均产生过很大影响。特别是在端正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心态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要善用道教的劝善伦理来 净化人们的心灵,培育人们的精神品质和人格修养,提升公民道德和公众爱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幸福和谐。本文仅从道教的尊道贵德、少思寡欲、行善积德、济 世利人、慈心于物的劝善伦理出发,对其在心灵环保中的积极作用作一简要阐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尊道贵德对人格修养的培育
    所谓“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在心理学上,人格亦称“个性”。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 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息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 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由于各人的素质和接受的教育不同,使各人之间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 特征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人格。而“人格修养”,则是指人的一种内在修养,是一个人能力、气质、品格的综合反映。可见,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虽然是个人的 私事,是一个人自身内在修养的表现,但是它如果将此赋予行动,那又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问题。道教尊道贵德的伦理思想,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 和内在修养,是一种积极向善的社会人生观,自然有利于人格修养的培育。
    尊道贵德的劝善伦理,要求人们清静无为、淡泊名利,有利于个人品德修养的培育。道教以“道”名教,就是以道作为它的基本信仰。《老子想尔注》称: “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从而确立了“道”的崇高地位。《道德经》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教尊 “道”为最高信仰,并教导人们学道、修道、行道、弘道。至于“贵德”,道教以得道为“德”,即修道有成,与道一体,长生久视。《自然经》称:“德言得者, 谓得于道果”。宋徽宗御 注《西升经》则称:“道之在我者为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道生万物,不自持以为功,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完全自然无为。要求学道者,清静 无为、淡泊名利,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这种“尊道贵德”的思想理念,对于提升社会伦理和培育个人品德修养皆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尊道贵德的劝善伦理,要求人们柔弱不争、慈爱宽容,有利于人格修养的培育。尊道贵德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劝善伦理的重要内容。根据尊道贵德的要 求,修道者必须要具有高尚的品德,有了高尚的品德才可得道。所以,修道应以德为基。对于广大道教徒来说,修道的先决条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 断积累功德。其关键在于提高自我修养,遵守“道”的法则,保持内在修持和外在行为一致,以清静无为、柔弱不争、慈悲宽容、淡薄名利的心态为人处事。道教强 调“尊道贵德”,就是要求道众修身积德,劝善行善,使天下道普德溢,太平仁爱。这种劝善思想,是一种人格修养,更是一种心灵环保,对于当今社会民众“人格 修养”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少思寡欲对健康心态的培育
    现实社会中,有人总是爱抱怨,有人把抱怨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因为抱怨可以出气喧嚣,可以麻醉心灵,甚至会把自己的某些挫折、失败归于外界因素等 等。但不管怎么说,谁听到那些喋喋不休的抱怨,大家只会觉得不顺耳,不开心,甚至厌恶。其实,爱抱怨的人,只是一种心态问题,是一种心态不健康的表现。一 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扮演一个或多个社会角色,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心态则不同,也就必然会怀着这种心态对待生活。一个人的成败有许多因素的影响,但 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心态,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道教少思寡欲的伦理思想,就是要求人们平和心态、善待人生,常怀感恩之情、宽容之心,自然有利于健康心态的 培育。
    少私寡欲的劝善伦理,要求人们以感恩之心对待自然,从而树立正确的物质消费观。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控制与支配能力的急剧增强,以及自我意 识的极度膨胀,人类开始一味地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与生态和谐。随之而来的则是:环 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能源消耗过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我们的人类不仅不感恩自然的恩赐,反而变本加厉地加以索取,这是人 类的贪欲所造成的恶果。那么,如何才能节制欲望,使人回归自然本性。道教提出了“少私寡欲”的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去甚、去奢、去泰”。“知足不辱,知止 不殆,可以长久”。欲望不可贪,要顺其自然,行于当行,止于当止。钱财皆为身外之物,要取之有道,得之有理,享之有量,不可贪之过甚。只有知道满足,才不 会遭辱身之祸,只有适可而止,才不会遭亡身之灾。“少私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少私欲、远贪欲,保持内心清静、阴阳平和,做到淡薄名利,常怀感恩之心。一位作 家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埋怨,就只会终日无所成,心情也会 越来越差。因此,我们要远离贪欲,少私寡欲,保持“知足之足,常足”的心态,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
    少私寡欲的劝善伦理,要求人们以宽容之心对待自然,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在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人类在地球诸物种中成为绝对的霸主,一 切非人类物种与强大的人类相比,都成了绝对的弱者。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滥用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终于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发生和自然环境的残 破,日益威胁着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人们通过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开始相信,生态危机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问题。不仅人与人之间应该 建立平等的伦理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应该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关系。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人类离开了自然生 态环境就不可能生存与发展,因而人类应该倡导慈悲、宽容之心态,要从道德方面关爱自然生态环境。道教少私寡欲的伦理告诉我们,“欲者,乃凶害之根;为人之 道,要知足”。我们要从自然界的整体利益出发,彻底摒弃狭隘的人类利益主义,树立返朴归真、自然无为的价值取向,倡导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生活方式。我们 要积极倡导少私寡欲的劝善伦理,全面提升人类社会感恩、宽容的健康心态,进而维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保持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行善积德对幸福人生的培育
    二十世纪以来,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人们深信技术革新与经济增长足以消除痛苦带来幸福。但事实是,在世界许多地方,经济增长并末让人的幸福感同 步提升,相反,随着物质丰富和物欲抬升,人们普遍感到奢华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平淡。现实社会中,有些人很有钱,物质条件也很丰富,但是他们并不幸福。有些人 财富并不多,物质条件也不好,但是他们却很幸福。原因何在?关键是他们懂得感恩幸福、珍惜幸福。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社会阶层的人 所追求的幸福也各不相同。比如,穷人以财富为幸福,病人以健康为幸福,有闲者以快乐为幸福,等等。但是,如果一个人整天精神空虚、怨天尤人,而且还心态失 衡、不知满足,那肯定是不会幸福的,甚至还会带来祸患。如果一个身心健康、知足常乐,而且又能积极向善、乐善好施、行善积德,那么精神生活肯定是充实的, 幸福人生也是必然的。对此,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提出修德能长寿、行善有福报的观点。这种劝善伦理,强调的就是一种行善积德思想,是一种乐善好施的人 生观,自然有利于幸福人生的培育。
    行善积德的劝善伦理,要求人们淳朴善良、慈爱和同,有利于社会环境的培育。在行善积德伦理思想指导下,道教提出了幸福人生的理想社会,那就是《度人 经》所描述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道教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太平”世界的理想,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都是亲兄弟、亲姐妹, 彼此之间没有压迫、没有欺骗、没有嫉妒、没有仇恨、没有偷盗、没有邪淫,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国家平安,人民富裕,生活幸福。这样的世界就是“大同” 世界,道教称之为“太平”世界。虽然这种太平世界是用劝善伦理来规范的,是一种理想和追求,但是道教行善积德的道德伦理,则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这种道 德伦理既可以促进人们弃恶从善、积功累德、弘扬正气,又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现实社会中,如果我们 能够积极倡导行善积德的伦理思想,始终保持一颗纯洁、善良之心,积极向善,乐观豁达,真诚待人,感恩社会,自然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 道教行善积德的伦理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幸福美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行善积德的劝善伦理,要求人们积功立德、慈悲宽容,有利于幸福人生的培育。道教认为,人们所生活的自然界里,有许多神灵,其中有不少是监视人类的, 并影响人们的命运。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善恶报应的必然结果,也是对行善的一种规劝。道教还进一步指出,只要多行善 功、不断累积功德,就会出现“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的美好景象,那么幸福人生自然就会随之而来。然而,现实社会中,影响人 们幸福感的事情也不少。前不久,媒体披露达芬奇家居弄虚作假不讲诚信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的下降。 这一事件是一种欺骗行为,严重违背了道教行善积德思想,虽然达芬奇的负责人公开叫冤,但事实确是如此。这种不道德行为给民众的幸福指数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 响,人们普遍感到社会的诚信度下降了,原本善良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当然,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必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正如《太上感应篇》所说“祸福无门,唯 人自召”。所以,道教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思想出发,提出“广修道德”、“积善阴德”的劝善伦理。所谓“广修道德”,就是要求遵守传统的伦理道德, 遵循社会伦理规范,做到弃恶扬善。“积善阴德”就是强调人人崇尚道德、人人诚信不欺、人人众善奉行。可见,道教行善积德的劝善伦理,对于幸福人生的培育具 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济世利人对公民道德的培育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对公民道德的培育不仅有官方的教育体制,以精英的道德理论为引导;而且还有民间的教育形态,以大众化的道德说教来普及。比如,儒 家有乡规民约,以家庭为学校,通过家长言传身教和长辈尊幼来实施道德传承。佛教有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天堂地狱之说,其形象生动,深入民众,为社会所接 受。道教则以传统的劝善伦理和承负观念作为公民道德培育的内容,倡导济世利人的社会公德,宣传和普及去恶从善的道理,自然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培育。
    济世利人的劝善伦理,是一种社会道德,它要求社会公众必须遵守“利益人群“的道德规范,奉行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这种社会道德,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 进步,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当今社会值得大力提倡的。然而,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公开违背社会公德,公开挑战社会道德底线。四川汶 川大地震中,有一名叫范美忠的老师,地震时竞然抛弃学生,抢先逃走,事后还在网上发表一篇博文,其中有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学生说:“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 带出来啊?”范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他还公开宣称:“先人后己和牺牲 只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不管情况如何,“哪怕是我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这是一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说的严重点还是一个极端的自私者。因 为,他在关键时刻抛弃了责任,抛弃了良知,抛弃了自己的学生,同时也抛弃了人们对他的信任,抛弃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虽然“范跑跑”现象只是少数, 但却严重危害了社会公众道德。对于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道教的济世伦理是明确反对的。道经称:“善恶在己,必有感应”。要求人们多行善事、远离恶行。要主 动践行:“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的传统道德。《太平经》还明确指出:“凡人乃有大罪六,不可除也。或身 即坐,或流后\Y[1]6r r  生”。这种影响自身并延续后代的恶行“承负”说,对于违背社会公德之人是一种严厉的警告,自然有利于人心向善。可见,道教Kbm!N w@ S济世利人的劝善伦理,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济世利人的劝善伦理,也是一种公民道德,它要求公众恪守社会伦理,践行社会公德。所谓“社会公德”,就是指要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的正常运转。当前,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我们的社会有了很大发展,成绩无疑是肯定的。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便是“诚信”的缺 失,道德的沦丧。假冒伪劣大行于世,许多不法奸商以欺诈手段谋取不义之财,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这些问题的存在,有法律的制约问 题,但关键还是一种社会道德问题。对于这种伤天害理的行为,道教认为是一种极大的罪过,是要遭天谴的。道经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就是说,善恶报 应,无处不在。如果你做了坏事,那就是缺德,就会遭来天怒人怨,不得善终,还会为子孙后代留下道德上的债务。道教还进一步提出:“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 要求。告诫世人凡有利于社会公众之事就大胆去做,不利于社会公众之事要坚决不做,这是避凶的最好办法。道教的这种劝善伦理,对于社会上哪些不道德行为是一 种很好的教育和警示,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五、慈心于物对公众爱心的培育
    近年来,公众爱心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被社会所广泛关注。所谓“公众爱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众爱心”,是指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关 爱和怜悯,常与自然生态相联系。狭义上的“公众爱心”,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常与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相联系。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公众爱 心”,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就是一种“爱心”文化,道教所倡导的“慈心于物”、“济人之急”和“救人之危”等 思想,则是对“爱心”文化的一种实践。道教明确提出:“非积善阴德,不足以感神明”。要求道教徒多行“仁爱”之举,以慈悲济世的情怀善导众生、利益人群。 倡导“慈心于物”的伦理思想,自然有利于公众爱心的培育。
    慈心于物的劝善伦理,是一种慈善伦理,要求社会公众有慈爱之心,关爱社会弱世群体,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慈善公益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对于公众爱心的培育,我们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保护,同时还必须要大力加强 全民道德素质和公众爱心的教育,从良知和爱心的层面上加以引导。道教认为,乐善好施是天道自然之性,世人应效仿天道而行。《道德经》称:“天之道,其犹张 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就是说,大自然给予人类平等生存和发展权利,只不过是有人机会好一点, 就先富裕起来了。对于富裕者来说,应该主动去关心贫苦之人,像天道那样给万物以生机,这就合于天道了。《太平经》还明确指出:“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 周,足令人不穷”。天地是公正、仁慈的,天地赐民众之财物,使其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财物应该是民众所共有,并非少数人所独占,若是积聚过多财物就是违背 天意。当然,对于哪些通过合法手段和自己劳动所得而致富的,还是应该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但是,对于聚财过多者,要“行仁好施,周穷救急”,多做社会慈善 公益事业。这些道德说教式的劝善思想,有利公众爱心的培育,是当今社会值得提倡的。
    慈心于物的劝善伦理,也是一种生态伦理,要求社会公众关爱自然界一切生命,抑制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生态危 机,实质上是一种人性的危机,这就意味着要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首先将人性从“欲望”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人类社会就必须要节制 自己过多的欲望,树立正确的、合理的消费观。对此,早期道教天师道在创教时就有了“量腹取足”的规定,张鲁在汉中“置义米肉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 过多,鬼道辄病之”。在当时粮食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天师道布施民众的义举受到欢迎。但天师道规定只能以吃饱肚子为标准,如果过量或者私自拿走,那就要受到 神灵的严厉惩罚。这是早期道教的合理消费观,与现代人的过度消费和严重浪费的消费观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倡导“慈心于物”的爱心行动。从尊 重自然、保护自然出发,从关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出发,逐步提升人类社会的爱心和良知。道教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命体,有关心、保护自然的权利和义 务,要“慈心于物,仁爱一切,使万物普得长育”。对于自然界的生命体,要做到“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告诫世人,要尊重自然规律,怜悯万物而不伤害生命。 在这里,道教充分肯定了“善待万物”的必然性和道德价值,指出宇宙间的一切生命都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同人的生命一样,都应得到重视和保护。这种关爱自 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公众爱心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道教的劝善伦理是道教的优秀文化,是道教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尊道贵德的人格修养,少思寡欲的健康心态,行善积德的幸福人生,济世 利人的公民道德,还是慈心于物的公众爱心。所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心灵环保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在弘扬道教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特 别重视对劝善伦理的宣传,促进社会人心向善和心态健康,提升公民道德和公众爱心,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