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宗教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日渐重视,道医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道教之音网站专访北京白云观道医馆馆长——李宇林道长,听道医讲解道教医学的文化传统。 李宇林,河南南阳人,成长于中医世家,早年慕道来到白云观,参加中国道教学院学习,研修道学、易学、丹法、医学等。阅读道书之余,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修,获得专科文凭,成为一名道学与医学兼修的专职道医,曾参与编纂《修道五十关》等,出版《医道通仙》一书。 一、道:道医文化的核心 道教医学之所以源远流长,并能够自成体系,在今天依然焕发勃勃生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道医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由道出发,不断展开、补充,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精妙的宗教医学体系。“道”是道教的核心信仰,也是道医的思想内核,是道医的本质与基础。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细致精妙的阐述,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描述了大道的性质,“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在道教中,道不仅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也是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还是社会正常运转与发展的内在法则,同时是人身体内在的主宰。 道教正是在“道”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宇宙与人的关系,并希望通过各种方法使人与宇宙实现同质同步,从而修道得道、长生久视。道医也正是怀抱着对道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宇宙与人的身体,建构了博大精深的道教医学文化传统。 二、养生:道医文化的表现 李宇林道长讲解春季养生 在人们印象中,道士往往也通晓医术,所谓“十道九医”。医史上的确有许多修道而兼通医术者,特别是在汉唐之间的数百年中,道医几乎成为了当时医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包括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在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医。古代道人追求长生久视,想要长生,一方面要治疗身体上的病症,另一方面是要保持身体到强健也就是养生,其中养生比治病更为重要,从古自今道医们都尤为重视养生,并围绕养生展开了一系列实践。因而,可以说养生是道教医学的集中体现。 “养生”一词本就来源于道教,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使之绵长的意思。为了养生,道医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借助身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从而达到康者健,健者寿,寿者仙的境界。 李宇林道长与道教之音记者合影 三、修心:道教医学的独特 道医与中医两者相辅相成关系紧密,但是我们却不能讲两者简单化约、混为一谈。道医的独特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思想内核上来看,道医作为道教信仰的组成部分,是以修道为本质目标,以道为理论基础展开的。二是从表现形式上来看,道医并不是简单治疗人身体上的问题,而是强调人的心性对于身体的作用,在养生的基础上强调修心的重要价值。 养生重在修心这一观点自古便有。东晋时期著名道医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强调:“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从身心关系上,着重指出了人的道德素养对于身体的作用。马丹阳在龙门山重阳会上对大众说:“日常的修为,上不得欺瞒天地,要勤谨修持,寸阴珍惜,虚日莫度。长要心定,行住坐卧都是行道。“又说:“薄滋味,所以养气;去嗔怒,所以养性;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守清静,所以养道。” 老子说“大道至简”,修心之道,应当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怒、少好、少恶。养生的人更要明白事理,对于名利,要做到可有可无,顺其自然。善于养生的人,把自己的心性、行为、作息、劳逸等都放在一定的尺度上来,一切都符合于天地阴阳运行之道,身心太和,心性至善,内外百病全都不生,霍乱灾害也没缘由滋生,这样就进入了养生的殿堂。只有修得好心性,方能养好身体。 道教医学传统是道教信仰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学与医学的结合,道学与医学同根同源相互依养,共同维系着中华医道养生文化,均可作为人类福祉的科学,造福于万代而不朽,是中华文明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道教之音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注来源,本文作者秦碧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