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揣,揣摩或推测。本篇主要是探讨用针之道和疾病诊断治疗的理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应的统一整体,故能从外表五音五色等的变化中,推测出内在五脏的病变,即"司外揣内",故名"外揣"。 【原文】黄帝日余闻九针九篇,余亲授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日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 黄帝日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日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黄帝日愿卒闻之。岐伯日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黄帝日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夕口,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1],弗敢使泄也。 【提要】通过论述阴阳内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阐明了察外以知内,知内而测外的道理。 【注释】[1]灵兰之室系指黄帝藏书的地方。 【白话解】黄帝说我学习了关于九针的九篇文章,亲身领会了这一充满智慧的理论,比较深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可是九针的内容如此丰富,从一到九,层次繁复,道理深刻,准确地说,我还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主要精神。九针的理论,可以说是精得不能再精,多得不能再多,深得不能再深,高得不能再高了。它的理论玄妙、庞杂而散漫,与自然、社会和四时变化等都有关联,我想把这些多如毫毛的论述,归纳成一个系统的体系,你看可以做到吗?岐伯答道您对这个问题认识得很清楚了,不但九针的道理应该集中归纳成统一的体系,就连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也应该这样做。 黄帝说我想听的是用针的道理,而不是治国的方略。岐伯道治理国家也罢,用针也罢,都必须有统一的原则和法度。就治国的道理而言,没有统一的法度,怎么能够使小的、大的、浅的、深的等各种复杂的事物统一到一起呢?用针的道理也是如此。黄帝说那就请你把有关的问题都讲给我听吧!岐伯遭事物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日与月,水与镜,鼓和声等,日月照耀物体,马上就会有影的出现。水和镜都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的形象,击鼓时会立刻发出响声。这些都说明,当一种变化出现时,马上就会引起一定的反应,就像影、形和声的出现一样。了解了这个道理,用针的理论也就明白了。 黄帝说这真是个深奥难解的问题呀!然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却像日月的光辉一样明显可见,无从遮蔽,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它的理论没有离开阴阳这一天地间的规律。把临床的各种发现综合起来观察,用切诊来查验脉象的变化,用望诊来获知外部的征象,然后用阴阳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就像清水明镜反映物体形象一样的真切。比如,如果一个人声音沉滞而不响亮,面色晦暗无华,就说明了他的内脏发生了病变。内部病变能够反映到外部,是因为人体阴阳内外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情况就如同以槌击鼓立刻发出声响,以及人的身影和形体相随而又相似一样。从外部说,掌握了外部变化就可以测知内脏的疾病,从内部说,察知内脏的疾病,就可以推测外部的证候。这些道理是阴阳理论的精髓,是天地自然的规律。请让我把它珍藏在精雅的灵兰之室,永不外泄! (责任编辑:张恒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