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道长,以及在座的各位眉县的乡亲们,大家好! 今天,天开黄道,千祥云集,我们有缘相聚在这神奇而美丽的太白山下,共同沐浴太白神恩,在此,我以一颗虔诚之心,祈愿祖师爷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幸福满满!太白山上的太白庙内,左窑殿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也称“聪儿秀女送子娘娘”送子娘娘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求子心愿,而且还陪伴和保佑孩子的身体健康。至于孩子将来是否优秀,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社会教育,而我今天所要讲的话题,就是如何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成为强者的思考与方法,从《阴符经》“恩害”关系看当代教育思维。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说是在很久以前,老鹰和母鸡是一对好姐妹,她们从动物学校毕业之后呢!就结婚生子了。有一天,母鸡到老鹰家做客,看到老鹰为了训练小鹰飞翔,居然把小鹰从悬崖上往下扔,母鸡它惊呆了,她对老鹰说,你怎么这么狠心呢?竟然将你的亲生儿女从这么高的悬崖上往下扔?它的羽毛才刚刚长成啊!你看我,我就把孩子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太阳,饿了,我给它们找点儿吃食,这样安安稳稳的一辈子多好啊!我这才是伟大的母爱啊!老鹰听了母鸡的这番话,回答说,难道您就没有听说过“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吗?“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中的“恩”“害”二字,并非常人眼中一般的好坏之分,而是隐藏在强大与弱小背后的行为过程,所以,这里的“恩”是过度的姑息和纵容,“害”,则是严苛的教育和训练。故事中的老鹰对小鹰不近人情的训练,看似违反常理,但结果却培养了小鹰独立生存的能力,这就是“害生于恩”。而母鸡对小鸡,表面上看起来是爱,可最后的结果呢!小鸡长大以后,由于没有翱翔天空的本领,不得不被圈养在主人家里而成为老鹰的猎物,这样的结果就是“恩生于害”当然啦,“恩生于害,害生于恩!”这句话并不是老鹰所说的,而是来源于一部高度精炼的道教经典——《阴符经》。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从《阴符经》“恩害”关系看当代教育思维。 首先,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是《阴符经》的基本概况,作为一部高度精炼的道教经典,《阴符经》也和其它道教经典一样,具有非常理性的思想,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依照“易学”思想,而是运用其独到的思想义理,以《易》通《老》,演述了“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而其中的“恩害”辩证关系,对当代父母教育孩子,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阴符经》是以“阴符”二字贯穿全文始终,对于“阴符”二字的内在的含义,唐代学者李筌是这样说的,“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称阴符。”从李筌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知道,“阴”,就是“肉眼看不到的、隐藏着的”。那么,隐藏的到底是什么呢?通过对《阴符经》的认真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隐藏的是现象界背后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它贯穿了《阴符经》的全文,比如“禽之制在气”这句话,用现在的白话文表述,就是禽鸟之所以能在空中自由的飞翔,那是因为禽鸟能够驾驭和控制身边上升的气流。而这句话背后所引申的含义则是:所有现象的发生,就像“禽鸟飞翔”这件事儿一样,我们很容易看到、听到,但背后所运行的规律、前因后果,就像被禽鸟驾驭、推动禽鸟飞翔的气流一样,它是无形的。所以,“阴”者暗也,就是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但它却能推动着表面事物的自然运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事物运行规律也慢慢的被发现,所以,这里的“阴”,它其实暗含了“意识”和“精神世界”的内容,它是相对于看的见的“物质”而言的。 《阴符经》虽然只有短短三百多字,但我们寻幽入微之后,就会发现,《阴符经》它不仅语言深奥,义理精微,而且是一部开凿混沌,演义造化,阐述性命的修道真经。所以,《阴符经》首先讲述了自然界客观的运行规律,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二是阐明了天、地、人阴阳消长变化情况,人的生活、生产规律应该和自然变化保持一致,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契机。然后阐明了人的先天、后天智慧的不同,以及耳、目、口鼻等九窍的正确运用方法。三是先举例说明了只要专心致志,就可以收到非凡的功效。最后强调了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成就人生。我们明白了《阴符经》的基本概况和价值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研究《阴符经》对当代教育思维和借鉴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教育”,并不仅仅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是狭义的教育,我今天所说的教育,是广义角度上的教育。什么是“广义角度上的教育?”凡是能够增进我们知识和技能,能够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的活动,都称之为广义角度上的教育。因而,这里的老师,并不仅仅指课堂上的老师,它还包括了大自然、某一个事件,曾经的经历和历程等等。《阴符经》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人的一生往往是恩害相生、祸福相随的,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就教育而言,父母抚养和教育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过度疼爱,孩子需要什么,父母就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即就是孩子想要天上的星星、月亮,父母也要想办法“上天去摘下星星和月亮”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结果呢!事已愿为,使孩子一点自立都没有,这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 前些日子,网上有这样一个新闻,说是一名13岁的女孩,以自杀的方式来逼父母打胎的消息在网上热搜,据了解,44岁的肖女士和丈夫通过努力,一年之后才怀上了二胎。但是,13岁的女儿雯雯很不愿意。在雯雯尝试用刀片自杀之后,怀孕13周零5天的肖女士,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了妊娠。据肖女士说,雯雯是他们家的小公主,从小就非常任性,说一不二。自从得知自己怀孕之后,就经常说,如果你生弟弟妹妹的话,她就跳楼。一开始,我们认为她只是说说而已,但随着我怀孕时间越来越久,她的脾气就越来越大,最后就发生了用刀片尝试自杀的行为。”听了这段话,我们是不是感到非常的寒心。而现在,“全面二孩”的政策放开了,很多夫妻都会有生二胎的想法,但我认为,在生二胎之前,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教育是否有问题。所以,作为父母的,千万不能对孩子太过迁就了,如果太过迁就的话,不仅会促使孩子成为一个自私、自大的人,而且也害了父母自己。为什么过度过迁的结果却是相反的呢?我们来看看是谁成就了《西游记》中的唐僧就知道了。有人认为,是有求必应的观音大士,也就是道教称为慈航真人,有人认为是佛法无边的释迦摩尼,也有人认为是以玉帝为代表的的满空神仙。 而我的回答恰恰是相反的。唐僧带上自己的“心(孙悟空)”、“本性(沙僧)”、“情欲(猪八戒)”和坚强的“意志力(白龙马)”,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最后见到释迦摩尼,取得真经而功德圆满。成就唐僧的是代表“贪、嗔、痴”等人性的魑魅魍魉等这些妖魔鬼怪等,神仙们为了锻炼唐僧的毅力,提前在取经路上设置了各种各样的考试题目,比如,骊山老母为了坚定唐僧的禅心,就设置了“撞天婚”这一考试题,最后将代表唐僧“情欲”的猪八戒用“戒网”困住,在树上吊了一夜,从而戒除了唐僧的好色之心,进而在面对“女儿国”国王的富贵和美色这道考试上得到了满分。又比如,观音向太上老君借来清风、明月两个童儿,变化成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将唐僧的“心”——孙悟空装在宝瓶里,孙悟空想方设法偷来真葫芦,变化假葫芦而最后取得顺利关过,进而使唐僧明白了凡事不能都靠神仙菩萨,而是要培养自己的自强、自立的性格,要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才能面对将来的人生道路。这就是“害生于恩”。而现在大多数的父母,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把千般爱,万般宠都给予了孩子,甚至于连孩子早晨起床刷牙的牙膏和水都为他们准备好,孩子的自立能力就是这样被父母扼杀在童年的摇篮里,而且还因此培养了孩子“人人为我”的自私性格,那么,孩子长大了之后,一定是个“啃老族”;一定是个“我爸是李刚”这样的“坑爹族”;一定是个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不孝之子;一定是个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自寻短见的懦弱孩子。 孟子说的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小鹰足够大的时候,母鹰就会将小鹰赶出洞外,以促使小鹰学会了飞翔的本领,相反,如果继续将小鹰留在洞中,将来小鹰就会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生态法则中死亡。动物尚且如此,而作为高等动物的父母,更应该从小教会孩子在逆境中成长。人都是在锻炼中成熟的、在逆境中成长的,逆境给于人生宝贵的锻炼机会。只有经历得起逆境考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恩”也即是溺爱,会将孩子送入毁灭的万丈深渊,“害”也即是锻炼,它是父母给予孩子成为强者的垫脚石。言谈至此,我再谈两点话外题,来说明“恩害”关系对教育思维的重要性。一是“恩害”之间,它们隔着一层薄薄的面纱,一念之间,既可以成就他人他物,一念之间也可以毁灭他人他物。比如,“放生”是佛教、道教尊重生命的信仰表达形式。而如今,很多盲目放生的人,他们对被放生的动物,能否适应环境,存活下来,对于其他物种,是否存在危害,全然不顾,所以,这些人自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爱,却不知,因为他们的盲目行为,而加速了被放生动物的死亡和生态的失衡。二是“恩生于害,害生于恩”在国家强大层面上也一样。俗话说:“小成功需要朋友,大成功需要敌人”。做个小东西,自己动手或找几个朋友帮帮忙就能成功,大成功它是需要敌人的。中国有美国、日本和印度这些对手,他们整天给我们找茬挑毛病,这对中国的强大太有好处了。因为没有挑战就会懈怠,我们有了钱就会满足。所以我们就需要敌人整天给我们敲边鼓提醒我们,它使我们警醒使我们奋起,使我们不要懈怠而继续前进,这方面的例举是举不胜举。相信在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国家的围堵下,我们在未来一定会超过他们。到时,我们可以借用《阴符经》“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辩证思想,亮开嗓门大声地告诉世界,中国的强大要感谢三种人:第一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第二是所有继往开来,共创中华盛世的中华儿女;第三就是以美国为首的所有围堵中国的敌对国家,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围堵封锁,才逼着中国学会了自强自立。 现在,我们再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通过以上两个辩证事例的分析,我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旦父母把孩子放到比父母还高的位置上,对孩子溺爱迁就过度的话,孩子就会变得以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往往懦弱,也不会过多地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一旦提出的要求得不到响应的时候,就采取极端的方法。这是因为,在孩子心里,自己的要求是正当的命令,而父母也从来也没有拒绝过,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自己还有得不到的东西?”这样的想法。新闻里面的孩子或许就是在父母再三的妥协下,才形成了这样的自私性格,这不得不说,真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啊!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学会自立自强,知恩感恩的性格。 一是不要给孩子特殊的待遇。如果什么时候都给孩子特殊照顾,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会让孩子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样,孩子就会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二是不要过分关注孩子。很多家长都习惯以孩子为中心,家里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孩子,这样对孩子过于关注,孩子就容易骄傲。因为,他会觉得自己就是家里的中心。三是不要轻易地满足孩子,更不要有求必应。对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考虑,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总是怕孩子哭闹,因此就对孩子的百依百顺。这样,孩子必然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毛病,更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新闻里面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四是不要对孩子包办代替。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替他们做,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五是不要过分的保护孩子。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担忧而导致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如果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比如在摔到后不要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来坚强。六是不剥夺孩子的独立性。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脱离自己的视线,父母就变得十分紧张,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无异于被剥夺了独立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七是不要当面偏袒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有了争执,作为父母的,不要当着别的小朋友的面偏袒自己的孩子。有的家庭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不管孩子对错,总是偏袒孩子为他们说好话,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管教比较松的人当做“保护伞”,其结果不仅会使孩子性格扭曲,是非混淆,甚至还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以上七点,你的孩子从小就会自立自强,知恩感恩。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但是,一切由家长全权代劳,甚至孩子有求必应的话,就会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这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是不利的,更不用说让孩子适应社会了。孩子说的对的,尽量尊重他的意见;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讲什么道理,告诉他,不管你怎么要求都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会帮助孩子,树立起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界限。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半途而废,一定会适得其反。国际高级心理咨询师冯德泉说:“行为上的微小瑕疵,可能会造成人格上的巨大缺陷。”为什么呢?因为,好,只有一种,而坏有千万种;正确的,只有一种,而不正确的有千万种。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因果关系的反馈,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微小问题,很有可能,会让孩子错误地解读他们生存的世界,造成巨大的冲突和浪费。比如,哭闹是孩子攫取生存资源的一种有效通道,但孩子眼泪背后的真相常常是:哭闹就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孩子很享受,也很熟悉把哭,来作为攫取生存资源的一种手段。所以家长教育方法要得当。养不教的确是父母之错啊!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上面都是洁白和单纯,父母的教育如同需要在这张纸上面写字的笔,笔写出来的作品就是孩子未来的方向。所以,父母应该正确理解《阴符经》中的“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的关系,进而才能够正确的教育孩子而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最后,我用一颗虔诚之心,祈求太白山上的太白爷保佑在座的各位领导事业发达!保佑各位道长道业精进!保佑在座的各位眉县乡亲们子女成才,家庭和顺,万事吉祥!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