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略说刘一明《易理阐真》的丹易合一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的性命合一,如何达到性命双修的境界呢?一明在《孔易阐真·杂卦传·乾坤》中认为,人禀天资有易知之德,而人的命寓藏于刚正之气中,“造命之学,养此刚健之正气”。最后正气常存,命宝坚固,与天合一。他又认为,人资地之气而生,具有地之简能之德。而人的性寄于真心顺柔之德中。修道者,修到“心地虚静,真性不昧”的境界,则“与地为配”。
    一明认为,在天为易知,在人为良知;在地为简能,在人为良能。修道者“能刚而良知而易,不思而得;能柔而良能为简,不勉而中”。天地人相合为一,休乎天钧,同于大通,那就会“良知良能,刚柔相合,健顺之德全,性命之事了”。职是故也,一明指出“金丹之道,至简至易之道也”。
    易以道阴阳丹成于逆运
    拨开迷雾见清天,退黜杂芜显风流。人生天地之间,忽然而已,但若能性命俱修,持道养身,返本回源,证成正果,可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岂不美哉?周易“广矣,大矣”,藏蕴天人之大道,然大道不过是一阴一阳而已!
    接下来,一明详说了阴阳含义。“阴为柔,阳为刚;刚之德,主健;柔之德,主顺;健则易知,顺则简能;易知即人之良知,简能即人之良能;良知本于天,属命;良能本于地,属性。”⑩(下同)人之初,即先天之人,“秉天地易简之德,知能俱良,刚柔兼该,性命寓于一身”。人出生以后,即后天之人,“良知变为假知,良能变为假能;阴阳不调,刚柔不当,性乱命摇,失其秉受天地简易知能之良”。
    先天阴阳美正,后天阴阳乖戾。明此,则善矣。但君子和小人是不同的。一明认为,君子是那些能够“存此良知良能”的人,小人是“失此良知良能”的人。并且,君子和小人的修持也是不一样的。君子之道能够恢复良知良能,屏退假知假能。小人之道反而顺其假知假能,排弃良知良能。人如果复其先天的良知良能之真,则“了性了命,入于生路”。如果顺其后天的假知假能之假,则“昧性伤命,入于死路”。故君子道长,小人道忧,岂不明鉴?
    登堂入室。一明重点借易阐明了丹道修持之过程。他认为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坤为门户者,示人以刚柔简易之道也。其余六十二卦者,示人以变化简易之道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无非教人知其不简易而变之化之,期归于简易耳。”君子和小人是有高下之分的,只在知变化不知变化上分别。
    于是,一明全面解说了君子的持炼金丹之道。他认为金丹之道乃君子之道,并非神秘难测,不见首不见尾,乃是“逆运阴阳之道”:金丹是“简易良知良能混成之性”;还丹是“还此简易良知良能之本面”;金液大丹是“锻炼此简易良知良能混成之性,永久不坏”;火候是“六十四卦变化简易知能,俱归于良之道”;药物是“刚柔简易知能俱良之德”。圣胎是“刚柔混成简易不拘,知能入神,有无不立”;最后现出“父母未生以前本相,圆椭椭、光灼灼,净裸裸,赤洒洒,不生不灭,为金刚不坏之物”。11
    最终,一明认为丹经不外易理,易丹合一。易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总不出此刚柔简易知能俱良之道”。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君子修道吉,小人悖道凶。君子能以丹道“逆运阴阳,复还本来良能之原物”。小人却“认假为真,顺其后天阴阳,适以昧其天根,自取灭亡”,行险侥幸,抛却大道,飘浮于世。君子小人天壤有别!
    注:
    ①卿希泰:《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
    ②于平:《道家十三经·阴符经》,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③④刘一明:《周易阐真·序》。
    ⑤陈全林:《周易三同契》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⑥刘一明:《周易阐真·乾卦》。
    ⑦《周易·序卦传》。
    ⑧刘一明:《周易阐真》。
    ⑨刘一明:《孔易阐真》。
    ⑩刘一明:《孔易阐真·杂卦传》。
    11刘一明:《孔易阐真·杂卦传·既济未济》。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7年第2期  作者:徐恩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