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为 道 日 损。损 之 又 损,以 至 于 无 为。无 为 而 无 不 为。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及 其 有 事,不 足 以 取 天 下。 本章以“为学”为借鉴,以“为道”为实践,讲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要统一。修道与积累知识一样,也要不断地剔除杂念,减少私欲,才能不招致失败,进而实现目标、成就事业。 “为学日益。”意即,探求学问的人,知识就日积月累。“为学”即探求知识,研究学问。“日益”,指不断地有所收益。 “为道日损。”意即,修道的人,私欲妄念日益减少。“为道”是指探求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日损”,是指不断地减少私欲妄念。 有些人把“为学日益”理解为外在的知识积累的越多,私心妄见就会层出不穷。认为这是老子反对学习,笔者认为恰恰与此持相反意见。本章的“为学日益”是“为道日损”的借鉴句,理由有四:一是老子本人就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他的才德一定是经过长期学习和顿悟得来的。“为道日损”就是通过学习才明白道理,明白道理才会不断减损妄为。所以,“为道”看似减损,实际上是在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二是“为道”者有一个从不知到认知的学习过程,才能“日损”。三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为人的认知总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善于吸纳他人的经验方能“日损”。四是私心妄见对于知识多寡并无直接关系。比如,B超是有益于人类的先进技术,有道德的人把它用于甄别疾病上,没有道德的人把它用于鉴别胎儿性别上导致大量女婴被人为的引产。所以有“道”无“道”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观念和认知。 那么,如何做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呢?需用“戒、定、慧”来剔除人的“六欲”和“三毒”。怎么剔除?《清静经》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就是说,人的清明本性容易被私欲妄念蒙蔽牵绕,坚持用静定之心剔除这些私欲妄念,就能清醒。这样的话,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所接触产生的“贪心、痴心,怨心”自然而然就会消灭。然而,要达此境界,必须通过学习不断除去私欲妄见,使人返璞归真,最终达到“损之又损”的“无为”境地。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意即,私心妄念减少了再减少,一直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损”,是指(私欲妄念)的减少。 “无为而无不为。”意即,达到自然无为的状态时,什么事都可以做成。“无为”即不妄为。“无不为”,是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以“无为”的状态处理事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在减少,实际上,达到“自然无为”境界之后就会发现,什么都可以做成。就人类而言,比如,过度砍伐森林是“有为”的。于是,“道”就会用泥石流或异常天气来警告人类。又如,土地是生产粮食的命脉,政府对于农民种植仅仅提供指导,不干涉让其自由发挥,自然粮食种植就会好。所有,正确理解了“无为”就能正确理解“无不为”了,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即,治理天下总是采取不捞扰百姓的态度,等到出现捞扰百姓的事情发生,就不配治理天下了。“取”,本处是指治理;“取天下”,就是治理天下。“有事”,是指妄为捞扰百姓的事情。“不足”,亦即配不上。执政者得到了人民给予的公共权力,接下来就看你怎么治理了。如果本来一切都行走在正常轨道上,你非要强加妄为的话,不但自己辛苦劳累,结果也未必会让人民满意。 综上而看,无论是为学也好,为道也罢,都要做到不断减损私心杂欲,效仿自然无为,才能实现目标,事半功倍。推而广之,治理国家一样要做到清静无为,不叨扰人民,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治理好天下,得到人民爱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