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赵蔚文二三事

http://www.newdu.com 2018-01-03 《新亚生活双周刊》 唐君毅 参加讨论
 
    唐君毅
     赵蔚文先生逝世,匆匆忽过一月。新亚双周刊定在下月五号追思会之日,出一专号,要我写一文。我想关于赵先生之生平及其与新亚学校行政相关的事,钱先生与吴先生及他人自当另有文叙述。我今只就我个人自与赵先生相识以来,印象最深之二三小事一说,藉以见赵先生为人之一斑,兼表个人敬悼之忱。
    记得十五年前,我与钱宾四先生,初是应王淑陶先生之约,同到广州华侨大学作短期讲学,遂于该大学中与赵先生相见。赵先生当时任该校秘书长。我们曾同住一小楼约二月之久。此二月中赵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日他同我说,校中有几位同事,因责怪学校当局未能按时发薪暗中准备闹事。他说这些先生教书纯是为权利,不是为教育。如为教育,只要不饿死,对学校当局未能按时发薪,便亦当原谅几分。实际上照一般之道理说,学校当局不按时发薪,教员亦有权加以责难。但是赵先生之这一段话,却是从更高的教育家之标准上说。依此更高之标准,则真正的教育家确是只要不饿死,便乃当安心教书。这一番意思,可能亦即是新亚书院最初几年的诸位同事之共同的精神。若无此一共同精神,新亚书院亦不会存在。
    我们在广州住两个月后,便同来香港。记得当时是赵先生夫妇、钱先生,及我与舍妹五人,一同坐夜班船到此地。初到时便在赵先生家住了数日,后来我们才迁到沙田。当时是钱先生已先与张晓峰、谢幼伟诸先生办一亚洲文商专科夜校。钱先生任校长,后来张谢二先生他去,遂约我与张丕介先生在此夜校各任一班课。再半年因有王岳峰先生之赞助,钱先生乃约我及张丕介、吴士选、杨汝梅、程兆熊、罗梦册、余天民诸先生等共在新亚书院任教。
    继乃注册为不营利学校,并公推赵先生为董事长。此后新亚之学校行政上种种经过,上已说明,不在本文所拟述及之列。但在此中间,我个人与赵先生之间,曾有一不愉快的小事,很少人知道。大约是在九年前,新亚书院还在桂圆街。当时雅礼协会已开始与新亚合作,雅礼代表郎家恒先生已来港。大家为了多少提高学生英语程度,遂于一般英语课程外,特请赵先生担任英文修辞学二小时,又请郎先生担任英文作文上课二小时另有习作。我因任教务处的事,径规定了赵先生的课作二学分计,郎先生课作三学分计。此乃因郎先生亟欲提高新亚之英文程度,并自愿与学生多改习作之故,我才把学分加多一点,以鼓励学生选习。但此事后来赵先生知道,以为我不重视他上的课,只重视郎先生的课。遂写信与另一位同事,把我大骂一顿。本来赵先生比我年长近二十年,骂我亦可以。但赵先生在该信中,却说我之将郎先生之课加多一学分,是为的献媚外国人。此语却使我如此生气。因无论如何,此恶语不能加在我的身上。我于此一念皆无,凭空受此冤枉,真是奇耻大辱。而他的信又并非直写给我,而是写给另一同事,又好似故意使之闻之一般,使我不能分辨。这不容我不生气。本来我为人虽简慢无礼,但每逢新年对几位年长过我十五岁以上的先生,如伍宪子、何鲁子及赵先生,我年年都去拜年的,他们很少回拜,而我则从未却过。那年我对赵先生生了气,新年后却一直不愿去他家。但最后还是我的天理战胜了我的意气。我想赵先生对我的了解虽错,但是他之骂献媚外国人的人,并没有错。当今之世,能骂献媚外国人的人,乃是值得敬佩的。我想他骂的并不是我,我亦不当生气。所以我那年还是去与他拜了年,后来他亦了解了我了。大约在二年,我亦终于把此事与他再提起,我之冤曲亦算伸了。此事使我由赵先生对我之误解我之“过”,而认识赵先生之“仁”。…………
    ………… …………  (节选)
    赵先生之法律学,我全不了解。我亦从未将我之写作送给赵先生看。在学问上,我同赵先生全无交涉。在新亚书院的教育事业上,钱先生、吴先生、张丕介先生等与赵先生商量的地方亦比我为多,我不过只是接触到赵先生这一个“人”的几件小事。但此几件小事,却对我分外的亲切。赵先生泉下有灵,未知能许我对他之一二分了解否?敬以此悼念赵先生,并报新亚双周刊编者之盛意。
       十一月廿一日晨五时
    ——摘自《新亚生活双周刊》民国五十三年十二月五日 追悼赵董事长特刊 第七卷第十一期 页5,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