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品读经典 >

从阳明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http://www.newdu.com 2018-01-04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凝聚中国精神,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中汲取养分,要继承和弘扬好传统文化的精髓。阳明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王阳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既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又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儒家学说,尤其是阳明学的普及和阐发,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诸多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阳明学是明代中国思想界的重要成果 
    阳明学远播于中华大地之外,深刻影响了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阳明学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也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了智慧。日本汉学家冈田武彦曾表示,阳明学最有东方文化的特点,它简易朴实,不仅便于学习掌握,而且易于实践执行,在人类这个大家庭里,不分种族,不分老幼,都能理解和实践阳明的良知之学。
    今年是王阳明诞辰545周年。长期以来,王阳明的学说在国内多存在于思想史研究的范畴,社会大众对其了解甚少。而今,随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王阳明这位重量级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也已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思想的传播有赖于学者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王阳明,就需要向大众介绍王阳明的人生历程,进而使人们有机会理解其闪光思想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此背景之下,郦波教授出版新著《五百年来王阳明》,融历史事实、传奇故事、学说思想为一体,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风,展示了王阳明传奇的一生,不仅可以使人们熟悉王阳明的生平,对王阳明的精神、人格产生强烈的共鸣,更为人们开启了一扇认识阳明学的智慧之门,帮助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阳明学的内涵,激发对阳明学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书中强调,中华民族继续向前,传统文化是核心动力。而之所以要重新解读王阳明,是因为他提出了我们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这样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完人之问。一个人怎么超越自己,成为真正优秀、有价值的人?二是心学之问。从国家民族的角度看,为什么阳明学能够被日本吸收,成就明治维新,却没有在近代中国产生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当代中国人如何从阳明学中汲取文化的养分?
    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吸收了包括阳明学在内的大量传统文化思想,很好地回答了这两个重要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土壤和价值基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很重要的一个经验,就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纳中华民族漫长奋斗过程中积累的文化养分,将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融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动实践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阳明学对于生命理解的洞见也正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和马克思主义不断融合发展,使其在当代得到进一步的阐述阐发,而传承弘扬。
    人人皆可为圣贤与知行合一 
    王阳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人皆可为圣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教育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信赖人民,拜人民群众为师。毛泽东同志曾经在一首诗里赞颂人民道,“六亿神州尽舜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这些思想,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进展,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与王阳明“人人皆可为圣贤”应当说一脉相承。
    王阳明告诫他的追随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话,说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王阳明的一生,是环境险恶、疾病缠身、百死千难的一生,而他在与疾病和困难,在与山中贼、心中贼、朝中贼作斗争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奇迹,却是许多健康人和地位优越的人所无法比拟的。但无论何等艰难,他始终怀有坚定的信仰,历经坎坷却矢志不渝。王阳明苦难辉煌的一生,他对人性的探索、对良知的呼唤、对自我的超越和对民众的启迪,影响了包括孙中山、毛泽东等在内的一代又一代胸怀天下、立志干一番大事业的青年人,成为他们提升自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武器。这也是阳明学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启示和感动。
    王阳明不仅有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志向,更有将其付诸实施的“事上练”的真功夫和“知行合一”的大智慧。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他还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25日在《费加罗报》发表署名文章时如是指出。“知行合一”作为阳明思想的精髓之一,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回顾中国共产党人所走过的路,每当我们做到了“知行合一”,事业就成功;每当我们没有做到“知行合一”,事业就遭受挫折。当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心系人民,知行合一。
    在日用伦常之间真知真行 
    王阳明强调真知真行,真知必包含行,真行必包含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完全融合的关系。阳明学告诉我们,要在日用伦常之间,在礼乐刑政之间,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发用出来,用来敬老爱亲,用来修身齐家,用来为政理事。王阳明在贵州,不只是悟道、讲学,他与这里各民族、各阶层的人物相处,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王阳明在江西,不仅止讼剿匪,更重要的是教化民心,撰《象祠记》以记文化人心,建申明亭和劝善亭,以仁德感化四方。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看,王阳明的心学最终指向的“致良知”就不是简单地谈良心与道德自律,良知要在事上磨练,要在实践中艰苦奋斗后获取,用王阳明自身的话说就是要“实落用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致良知,就是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树立修齐治平的大志向并为之奋斗一生,要“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要“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学这一点可以赋予我们完善自我、实践道德、不断求索的勇气。正如《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所言:“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书中获得智慧和力量,不论美丑、贵贱,不论顺境、逆境,都能练就强大的心灵,创造出精彩的人生”。
    当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主义遭遇了诸多现代性问题,陷入了精神困顿,而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在现代化建设中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精华,丰富和拓展了现代文明的内涵和精神价值,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提供了全新选择和中国方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正是中国智慧的代表。正如当代新儒家杜维明教授所说的那样,王阳明继承和发扬光大了中国儒学特有的人文精神,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创造人与社会的和谐;他提出“致良知”,就是要创造人与自身的和谐。通过与这位伟大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能够使人们在阅读、学习王阳明著述中感悟心学的智慧与力量,获得思维启迪和视野拓展,提升德性,安顿本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储备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
    这正是阳明学于新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作者:曹文泽,系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