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西通志》 (卷9):灵石县有寺,传为鲁班所修。 (卷32):盂县两岭桥,相传公输子建。 (卷60):河津县流丹亭,相传公输般遗迹。 (卷167):舜庙,相传公输子建。 (卷168):太平县天寿观,传鲁班造。 (卷171):安邑县太平兴国寺,相传鲁班造。 清·《嘉庆一统志》 (卷2315):宁远县鲁班山上有洞,俗传鲁班凿。 清·《广西通志》 (卷18):阳朔县遇龙桥,相传古鲁班所造。平乐县接龙桥,俗传鲁班所造。荔浦县太和桥,相传鲁班造。 清·《陕西通志》 (卷16):泾阳县鲁桥,俗传鲁班修。 (卷28):甘泉县古谷寺,相传鲁班遗迹。汉长安故城,有鲁班输所造桥,工巧绝世。 不能从一种被误读走向另一种被误读 公输般这样一位出身底层的工匠发明家,史书上没有明晰的文字记载,后世的传说和附会很多,极易出现精华糟粕并存。《鲁班经》的可贵和《鲁班书》的精华糟粕并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