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彭永捷】认识儒教(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儒家中国 佚名 参加讨论
 注释 
    [①]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②] 以鲁迅《狂人日记》为缘起,吴虞与鲁迅相互发明。吴虞在《新青年》发表《吃人与礼教》一文,鲁迅在《呐喊》一书序言中再为引申。 
    [③] “把他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无从考证出处却又耳熟能详的红卫兵语录。时至今日,一些人对于儒家文化的态度仍是如此。 
    [④] 颇具代表性的学术事件是1998年《文史哲》编辑部组织的“儒学是否宗教”的笔谈,张岱年、蔡尚思、张立文、郭齐勇、李申等知名学者参与,对学界有很大影响。此外李申撰写的有关儒教的诸多论文和著作,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⑤] 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随想》,2002年,网络文章;《文化民族主义论纲》,《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⑥] 彭永捷:《论儒教的体制化和儒教的改新》,会议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于2004年3月27~28日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主办“儒教与东亚的近代”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学者与会。收入《原道》第十辑,陈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另收入《儒教与东亚的近代》,王青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⑦] 蒋庆:《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中国儒教研究通讯》第一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编,2005年12月。 
    [⑧] 《周易·观卦》:“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⑨] 《墨子·公孟》 
    [⑩] 《张子语录·中》,《张载集》。 
    [11] 一些儒学研究者多次签名连署呼吁教育行政部门改孔诞日为教师节。考察他们对孔子文化地位的认定,与其说是尊崇了孔子,不如说是在贬低孔子。 
    [12] 2010年9月27-28日,在孔子的诞生地山东尼山举办首届“尼山论坛”,主题是“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对话”。由于与会发言者多是并不信仰儒教的政府官员和儒学研究者与基督教信徒之间的对话,故而也被学术界讥讽为“活耶”与“死儒”的对话。 
    [13] 目前韩国约三分之一强的人信仰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上升势头很快,约三分之一的人信仰佛教,另有三分之一弱的人信仰儒教、各种民间宗教或者无明确宗教信仰。 
    [14] 宗教活动的场所称作“礼堂”,信众定期到礼堂,聆听教诲,洗涤灵魂,提升境界。 
    [15] 以香港孔教学院为代表。 
    [16] 《中庸》 
    [17] 《易传·文言》 
    [18] 《朱子语类》卷十三 
    [19] 笔者《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儒教问题》一文对此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详细展开。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0] 如《宋史·道学传三》:“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2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22] 周敦颐:《太极图说》 
    [23] 《易·系辞上》:“原始返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敦颐《太极图说》引此句重申儒家的生死观。 
    [24] 张载:《正蒙·乾称篇》“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25]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 
    [26] 《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27]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 
    [28] 《宋史·道学传一》:(张载)“与二程语道学之要,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 
    [29] 《宋史·道学传一》:(张载)“以书谒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  
    原载:《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