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庄子的人生意义:觉悟智慧,回归于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鼓盆而歌,可以说是庄子留给人很明确的印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庄子年纪大了,他的太太比他先过世,过世以后,他的朋友惠施就跑来吊丧,一进庄子家门就发现庄子蹲在地上敲着脸盆唱歌。惠施当然会觉得很惊讶,很不解,也会有点生气,就责怪庄子。
    他说你与妻子一起生活,她把孩子抚养长大,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盆子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他这样责问庄子。这庄子的作为确实很奇怪,因为敲盆子唱歌代表快乐,古时候人,除非所谓的哀歌是很少数情况,唱歌平常都代表快乐心情。
    结果庄子怎么回答?他说不是这样的,当她刚死的时候呢,我又怎么会不难过呢?可是我想清楚之后,察觉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
    代表什么?譬如说庄子的太太假设活了六十岁,六十岁以前她根本就没有这个生命啊,也没有形体,也没有气,然后在恍恍惚惚的情况下,变出了气,气再变出了身体,身体再变出了生命,现在又变化而回到了死亡。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这个人已经安静地睡在天地的大房屋里,而我还跟在一旁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所以停止哭泣。
    从这段话看得出来庄子的觉悟过程,任何事情都要问自己,到底真相是如何?像庄子有太太、有孩子,太太年纪大了,过世了,当然会难过,这是很自然的情感。可是难过的时候你就要想,我难过有没有道理?他想到说几十年前,她还没出生以前她在哪里?所以庄子有一个观念,你还没出生以前在哪里?你死了之后就可能回到你还没有出生以前的情况。
    这种想法是合理的,在西方中世纪的时代,有一个帝王,他在选择要不要让整个罗马帝国信仰基督宗教,他就召开御前会议,于是很多大臣就讲这个教好不好,要不要信。那有一个大臣讲个比喻,他说人生就像冬天的时候,一只鸟从外面黑暗的世界飞进我们的大厅,充满阳光的大厅,不是充满灯光的大厅。然后停留一下之后,又从另外一个窗子飞出去了,回到他原来的黑暗之中。
    如果人生只有这一段光明的,看得到的,那你信仰什么宗教确实是可以选择的。因为对于过去是黑暗,将来是黑暗,你只看到现在这一段,那你怎么判断?怎么信仰是对的呢?所以这是在西方发生的一段故事。
    庄子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他说你开始以前并没有这个生命,代表一生的过程,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身体,还没出生。还没出生以前只是一股气,这个气在荒野草堆之中一股气,恍恍惚惚的就变成了你的形体,你的生命过这一生。
    现在死的话,又回到那股气里面去,等于是你回到你原来的家乡去了,在天地之间安息了。那你既然回家的话,我为什么要难过呢?回家是愉快的事情。
    庄子讲很多有趣的故事,用来帮助别人了解什么是死亡。他有一次举到一位美女,我们谈过叫做丽姬,丽姬这位美女爸爸是边疆官员,晋国国君看到他,就一定要把她带回皇宫。
    这个丽姬没有见过世面,以为要离开父母亲了,很难过,哭得眼泪沾湿了衣襟,哭得非常伤心。到了皇宫之后,跟大王一起吃大餐、睡大床很舒服,这才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哭。
    庄子为什么这样说?很多人碰到死亡的时候,哭得很难过、很痛苦,以为死亡就是很惨,死亡之后才发现,并没有你想那么惨,自然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哭,这当然是很调皮的比喻。
    但是这也没有错,他说人活在世界上,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的呢,死亡就是回家。我们到现在还在用“视死如归”,就跟庄子这说法有关系,你离家出走最后当然回家,回到家当然是快乐、高兴。
    所以庄子认为说我的太太现在死了,回家去了,睡在天地之间,我应该替她高兴,所以我鼓盆而歌,替她来祝贺。这真是非常豁达,你不要从一般人情来看,从人情来看的话,大家都平凡人,当然有情感;但是他有智慧,知道说死了有时候是一种解脱。
    人活在世界上,庄子也强调,过这一生也相当辛苦,但是道家一定珍惜你现在的生命,要能够安寂天年,绝对反对你自然去采取某种手段离开世界。
    到后来庄子自己快死的时候,学生们说,老师我们要好好替你安葬,你这一生也太苦了。庄子说千万不要,把我丢到旷野就好,学生说不行啊,丢到旷野被老鹰跟乌鸦吃掉怎么办呢?庄子说那你把我从老鹰跟乌鸦口中抢过来,埋在地里面给蚂蚁吃,你们为什么对蚂蚁那么好呢?
    把自己的死亡,说得这么样的潇洒,说实在的我们的身体,确实是身体而已,臭皮囊。到老的时候,腐朽了枯萎了,自然而然就消化在尘归尘、土归土里面了,这个时候你就要问自己,你这一生难道就这样结束吗?或者你这一生有一个工作,要觉悟人生的智慧。所以庄子够鼓盆而歌代表他觉悟了,透过他太太的死亡,他后来自己老了快死了,也都能表现出来一种非常豁达的心态。
    所以人生的重点不在于说,你可以活得多久,也不在于说可以成就什么事业,而在于说你活着的时候,可以觉悟人生的智慧,在于回归于道。道就是就近真实,这就是庄子对我们一般人的最好的启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