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六经注我”:宋代理学的阐释学(4)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凤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经验和具体事物的层面,而宋儒的注释则具有更多的哲理发挥,更具形而上的哲学意味。  
    三、“尊德性”“道问学”与宋代理学史上有一场著名的学术盛会。它由吕祖谦发起,有南宋两大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参加,就理学的认识论进行讨论。事情发生在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地点在江西信州鹅湖寺。吕祖谦发起这场盛会的意图本来是为了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分歧。辩论开始,陆九龄即吟诗一首“孩提知爱长:知亲,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朋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①”陆九龄在这首诗中先说人之知道亲人爱人,这是圣人流传下来的。颔联说修房必须先打根基,从来没有听说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颈联说,留意传注、着意精微反而会阻塞人的本心。尾联对与朱熹切磋琢磨表达出愉快的心情。从陆九龄所赋诗,可以看出朱熹与二陆之间的差异。陆九龄奉劝朱熹抛开传注等章句之学,将精力放到发明“本心”。陆九渊当时未赋诗,在回去的路上途上曾和诗一首“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  
    (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427,第页)陆九渊赋诗意思与陆九龄相同,不过其语气更加生硬,多了一些并不友善的情绪。朱熹没有当场赋诗。但他显然不赞同二陆的意见。三年之后,朱熹和诗一首“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人处,不信人间有古今。②”朱熹说,三年了还对朋友的德义风流表示敬慕。后面对陆九渊不信古今、师心自用表示了忧虑。  
    ③与陆九渊说“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不同,朱熹“欲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黄宗羲在《宋元学案?象山学案》中说“先生(按指陆九渊)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而后天之所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用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朱熹别称)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为格物穷理,乃吾人入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以事于覃思,是师心自用也。④黄宗羲”的总结和评论是恰当的。追述朱陆之间的差异,有学者认为其实从二程兄弟开始就已经存在,只是到了南宋,在朱陆身上体现更为明显。二人在书信和教学中都对对方的治学和致思的方法表示不赞同,这方面,他们的著述中有不少记载。“尊德性”“道问学”和皆出自《中庸》,是两种修养德性的方法,目的是达到“中庸”。其文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二者本无高下之分。”“尊德性”是发挥人固有的善性“道问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指,即通过学习典籍,虚心求教,勤奋思索,明辨是非,忠实实行等方式而达“中庸”境界,这就是朱熹所强调的“格物致知”。这两种不同的修养方式进而成为两种不同的认识方式。总的说来,朱熹强调“道问学”的方式较为朴实,适宜于一般人。他对典籍的重视对中国传统典籍的传播是有贡献的。朱熹以“道问学”的方式教学,也以“道问学”的方式自律。他勤勉治学,一生写下了大量著述,其《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等成为注释的经典名著。“尊德性”“道问学”与既是两种道德修养的方式,也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这样,自然与阐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语录上》,中华书局,1980年,第427页。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4,四部丛刊。,,卷陆九渊《与舒西美》:《陆九渊集》5,中华书局,1980年,第64页。,卷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  
    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