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其一,知“道”的可知性,说明这是老子论道中的理论之一。其二,知“道”的特有方法,即直观体察法与简约抽象法。其三,老子认为有 碍知“道”的阻力就是人的私欲,所以老子主张人要“少私寡欲”。其四,最后就老子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我们现代人类社会从两个角度进行反思,第一是“天之道”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与思考;第二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与实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还有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的思考。 老子所认定的自然之道可不可以认识呢?从五千言文章的整体来看,可以肯定地说,老子认为道是可知的,尽管老子对道的描述用了“玄”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还用了“奥”字,“道者,万物之奥”(62章),又用了“隐”字,“道隐无名”(41章)等等,因而给人感觉“道”好似是玄乎不可察;隐藏很深不可测;道理深奥不可知的东西。其实,老子的本意完全不是这样的,老子这样讲,无非是想说明道的存在的内在性,理性的深奥性。而道的存在和它的理性,并非不可知,而是完全可察、可测和可知的。 关于道的可知性,下面拟从四个方面阐述:一、知“道”的可知性;二、老子知“道”特有的方法;三、老子认为有碍知“道”的阻力;四、最后我的反思。 一、知“道”的可知性 老子在第一章开门见山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就是说道是可以知,可以说的。虽然这里讲的可知可说的道是“非常道”,但老子在以后的章句中并没有说“常道”就不可以知的,相反说了常道也是可以知的,如“知常曰明”(16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10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53章)等等,所有这些,老子都是十分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道是可以知的。所以我非常同意孙以楷先生在《老子通论》中的一句概括:“五千言中的主要内容是论述道、知道、治道”。因此道的可知性在老子论道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关于道的可知性,我们还可从以下几节章句来证实: 如第十四章,这一章是老子描写道的虚无状态,如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恍恍惚惚的东西。但是,老子最后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就是讲,尽管道是如此的玄妙,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掌握住古代的大道,我们就能驾驭今日存在的现实。只要我们能够知道远古原始的开始,我们就能知道道的规律。这是老子对道的可知性,从一个侧面的表述。 如第二十一章,这一章是老子描写道的实有状态的,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物”等等的描写。老子在最后评价其道说:“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自古至今,亘古未变的道,我们就是凭着对它的了解,才使我们认识到万物的本源,认识到万物的各种状态。这是老子对道的可知性,从另一个侧面的表述。 如第十五章,这一章是对古代知“道”或“善为道者”士的一段生动形象的描述,从有具体人的知“道”和“善为道者”的角度的存在,也可说明老子认为道是完全可以知的。 另外,在老子的5000言中,压根就没有讲过一句类似这样的话,道是不可知的。 二、老子知“道”的特有方法 在老子五千言中,我总结老子知“道”的方法有两个:其一是直观体察原则;其二是简约抽象原则。 其一,直观体察原则。 老子在四十七章中讲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学道方法,即:“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一大段话,老子这一段话与我们今天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认识观是相悖的,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必须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待老子认识论。在当时古代生产力极度低的条件下,要认识一个如此高深莫测的大理论问题,强调实践出真知是很不切实际的,因此,在知“道”过程中理论的思维必然要突显出来。而理论的思维又必须有经验可靠的材料为对象,所以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朴素的、经验的直观对象就自然成为老子的理性思维的主要对象,而运用直观加上理性的思考问题,就成为老子的主要思维方法。所谓的“不出户”,“不窥牖”,“不行”、“不见”、“无为”等,都不是一种绝对的说法,而是相对而言的。在老子的直接生活经验中,还有间接的生活经验等,这些都是老子赖以建立起理性思考的基础。老子的直观绝对不是凭空,而是建立在自己周围的生活经验和间接生活经验中直接地去感受和体察。 老子对道观察的直观角度有两个,即自然与社会,两者他都不偏废。 从社会角度悟道。他在五十四章中有这样的说法:“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为此。”社会的角度很广泛,老子重在对圣人的治国为民的观察上。如老子在四十六章中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在六十章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两段话是说,天下有道或是无道,老子仅从马的一些状态变化上就能体察到。如“走马以粪”,马的主要作用是用于农家的积粪,由此就可说明天下是太平的。如果是“戎马生于郊”,则是天下大乱的迹象,马都用于去打仗了,所以连马的出生都只有在荒郊野外里进行。六十章是说,治理国家就如做一道小菜一样,用道或为道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天下有道,那些社会上装神弄鬼的人和事就都不灵了,因此,他们就不会加害于人民,圣人也会像明君一样,也同样会不加害于人。这两个都不再违害于人,社会就有德了,道与德相交,社会就自然归于太平。 从自然角度悟道。老子在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在这一章主要说的就是用直观再加上理性思考对天道的一种领悟。所谓“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求观道者神虚心静,然后在心理上疑神地观想,对其我们所熟悉的万事万物的发生、生长与衰亡的循环往复的规律进行观想,并从中悟到万物变化的这一根本,这就是自然物的动与静的反复循环,而且是永恒地循环的规律。人们要认识到这一规律,就能包容宇宙一切的,公而忘私,就能称得上是王,佩得上天,符合其道,这种永恒的道,能使知道者终身都没有危害。 另外,老子还从日常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中体察道,如天地之间、风箱、水、车子、陶器和居室等,就可以悟到道的存在。其中又以水的本性,更使老子对道的体察深至入微。如第六章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本性,有益于万物、柔弱、润下等。所以它总是有利于万物而不相争,遇到阻力,就灵活地绕开。人都是往高处想的,可水总往低处流,所以它“居众人之所恶”。水的本性虽然很柔弱,不争,但它却“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78章)。“以其无以易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水的这种以柔制刚能力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老子在这一章中又接着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这就是说以柔弱胜刚强,是普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只是没有人去做到过。但是,老子却从中悟到了这就是天道之所在。 其二、简约抽象原则 老子在四十八章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是老子知“道”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所谓“为学”,人生在世,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人要学习立足于社会的生活的经验;学习做好人的基本道理;学习各种与自己相关的文化知识等等。“为学日益”就是要经常地将学习到的东西,日积月累地累积起来,使学到的东西日益丰富,成为每个人生活立足之本。所谓“为道”,就是老子所倡导的,要得道、闻道、为道、执道、守道、有道,归根到底就是首先要知“道”,要明白道的道理,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成为一个有道的人。 但是,对道的知与上面所说的学习的知有较大差别,甚至有本质的差异。学习的知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广泛的社会诸多现象,其中有真、假、善、恶、美、丑等,对社会人而言,社会的存在驱使人们认为它们都似乎是需要去学习的对象,都是需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知的。而道则不然,首先它是简约,而不是复杂;其次,它的真理性,是真善美的统一。 在西方科学史上,曾经有一个“奥姆卡剃刀”的科研原则,它是英国人奥姆卡提出来的,这就是科学理论的结论必须要坚持删繁就简的原则。后来德国哲学家马赫将其总结成为理论研究上的“思维经济原则”。这一科学理论思维原则一出现,就得到了科学界的赞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这是因为自然规律本来就是这样,自然的现象虽然很复杂,但其里蕴含的本质规律却是很简约。早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间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就是这样认为的:“自然界不作无用之事,……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后来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彭加勒也是这么确定地认为:自然就是“简单与宏远”。表面上看,自然现象是那样的复杂纷繁,因此自然科学的建立,从总类到分学科,也是纷纷纭纭,琳琅满目,但是,从哲学上看,自然的本质规律却是极其简约的。令人惊叹的是,公元前约500余年的老子也似乎是这样看的。他所讲的“为道日损”,就是说,要想知“道”,就必须每天在悟道中删除掉那些表面的经验和不必要的知识,又尤其是那些特别繁琐的,又害人害己的所谓周礼类知识。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直达到见到了“无为”的道,即我们所言的真理为止。 马克思曾对人的理性思维过程曾作出过高度的概括,他说人的抽象思维到人对某一事物的完全认识,都要大致地经历这样一个必然的过程:“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前者为思维的抽象,后者则是思维的具体,只有两者完美的结合,才有可能达到真理光辉的顶点。老子对道的领悟,应该大致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如他对“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认识;对自然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事物矛盾的认识;对水“故几于道”的认识;对“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的认识;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认识等等,都有思维的抽象,同时也有思维的具体,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所以老子对自然之道才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当然,当年的老子并不可能知道这些抽象思维中的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运用的道理,但一个“损”字却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由此而言,老子的“损”有三个含义,一个是老子对当时统治者,包括与老子几乎同时的孔子所极力提倡的周礼的反感。如他在第三十八章中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一段话说得很明白,礼是次于道、德、仁、义之后的最末者,而且还是社会中无忠无信,造成社会动乱的罪魁祸首,因此,礼是一种与社会不善、不美和不好,同时又是十繁杂无用的东西。所以老子才讲“为道日损”,要在学习中损去这些内容,当然还包括有与周礼相关的一些其它的有害于人民群众的所谓知识文化。另外一个就是前面已讲过的思维的抽象。在知“道”的过程中,要对事物纷纭复杂的现象清除,拨开云雾才能见到天日,才能认识到事物的真理、本质,也就是老子要悟到的道。其三就是自然法则本有的简约性,所以老子特别强调在“为道”中要“损之又损”,直到“无为”为止。 三、老子认为有碍知“道”的阻力 在八十一章道德经中,有两章显得特别突出,其中如十九章,它是一篇逆当时社会而动的政治和个人人生主张的宣言;而二十章则是一篇老子人生的自画像,又可以说是以当时的广阔社会生活为背景,浓彩重墨勾勒出的自我肖像画。我们只要通过这两篇的解读,就可以知道,老子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是如何地格格不入。 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这一章是说,要抛弃一切所谓的圣贤与文化知识,这样才会大有利于民众;要抛弃所谓的虚仁假义的道德,这样才能使民众恢复到本有孝顺和慈爱;还要抛弃所谓的巧艺和利害,这样才能使天下无贼。仅此三者在文辞上理解还不够,还要深入地看到产生这些现象的最终根源,这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老子看来,社会上只所以有这样一些现象产生,都是因为财富太多了,贪欲太多了。所以老子主张要清除社会上的奢侈腐化,贪图享乐之风,要大家回到原始社会那种曾有过的朴素无私无欲的生活中去。 “绝学无忧”,就是说,只要能够抛弃一切学问,世间就会太平,万事无忧了。“绝学无忧”这一句,有许多学者将其归在二十章的前面,也有的主张应放在十九章的后面。我认为后一种做法较恰当,因为它可以说是这一章的一个小结。 二十章,唯之与呵,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在这一章中是用“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观来为自己画像的。首先他说,低下的唯唯诺诺与高人一等的对人呵斥,这两种绝然不同的对立态度,它们间有多大的差别?人世间美与丑恶的事物间,相比之下又有多大的差别?这个社会为什么高低与贵贱,美丑与善恶等的差别是那样大。生长在这个矛盾重重的社会里,人所顾虑害怕的事情,我又何尚不是一样的害怕呢。广阔的世界啊是如此地遥远不可及哟!大家是那样的欢乐,享受着高级的美味和美好的春光,而我独遭此落泊却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就像个婴儿一样毫不知情。我一生辛苦疲惫的追求,却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大家都是那样的富有,唯独我一无所有。我真像一个“愚蠢”的人哟,俗人们个个聪明于世道,只有我独自昏昏沉沉;俗人们个个明白世故,只有我独自闷然无知。所有这一切我都淡然相对,心如苍海那样平静,自由地漂然,好似没有止境。虽然大家都有所作为,只有我冥顽不化且无能。但是,我就是这样地与众不同,因为我更看重的是道的根本。 老子为什么会如此地不满于当时的社会,反对一切主流的文化知识,同时与社会格格不入?这就需要翻开一下历史书,看看老子所处的时代的真实状况,以此来弄清老子思想产生的真正根源。 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传》的记载来看,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据专家的考证,老子要比孔子约大二三十岁,而且老子又是一个长寿者,以100岁以上左右的老人估算,这样老子就可将其在生的时期锁定在大约是公元前580年至480年左右间。而这个时期正是东周的周灵王、景王、悼王,再到周敬王的统治时期。周朝自公元前770年起,平王东迁以来,整个周王朝已不似从前那样强盛,而是江河日下,逐渐走着一条衰亡的道路。周天子也不似从前那样称雄各路诸侯,以王气称霸天下,而是被冷落一旁成为一个傀儡。在当时的齐、晋、秦、宋、楚等大国,各自称王称霸一方,打着天子旗号,以令其它的诸侯。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兼并弱小国家。大国之间也相互攻讦,为争城争地发动无数的战争,使整个周朝社会陷入极度的动乱之中,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在周王朝内部,就在老子在世的时期内,从景王到敬王在位的数十年间,为争夺王位,太子间也是刀光相见互相残杀,频繁发动内战。原先神圣的所谓的周礼、仁义道德等全都崩溃,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作为一个掌管又精通周朝文史图书史官的老子,这一激烈社会的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又怎能不引起自己深刻的反思呢?老子为什么会弃周而走呢?就是因为老子已经看到了这个王朝的气数已尽,无可挽救了,看到了周礼和仁义道德的虚伪。老子这种思想,我们还可从《史记》中记载“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中老子回答孔子的一段话中看出,老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你所说的那些圣贤,他们的人都已不在世,连骨头都朽了,唯有他们留下话还在耳边。作为一个君子,你得意时就穿着官服驾着车马出行吧,如不得志时就蓬首垢面,拖累自身而走吧。我听说,一个精明的商人深藏财宝就是不露富,一个有着盛德的君子,也会装着大智若愚。你要去掉身上君子的骄横和许多贪龙活虎 欲,如酒色财气等。这样会有益于你的身体。我只能告诉你这些。老子这一番话是他对孔子说出的肺腑之言,也是老子当时的最基本的一个人生心态。 老子一方面看到了社会的动乱,周礼、仁义道德的无能,从中看出“人之道”的不可取,另一方面又想起了他从历史文献中所了解到的三皇五帝,夏商王朝那些圣贤们的治国、治人事天的可取之处,并由此得出圣人们用的是“天之道”。按老子道的理论,“天之道”与“人之道”应该是统一的,如他所说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天之道”与“人之道”却有天壤之别,如老子在七十八章中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老子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来说明人世间的不平和无道。老子认为只有用“天之道”才能解决人世间的不平问题。所以他也十分推举圣人,如古时的唐尧、虞舜一样,有所作为也不因此自认为有能力,有功劳也不居功骄傲,总不想显示自己的贤德,这就是老子八十一章中所总结出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之说。 在老子说出的“天之道”、“圣人之道”与“人之道”三者中,前面两个是一致的,与最后一个是有区别的。前者静,后者动;前者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符合上德有德之道,后者是自私有欲,“道之华”(38章),为下德无德之道;前者为“无为”、“无事”、“不争”,顺其自然,后者为“有为”、“有事”、争强好胜,顺其人心。两者的差异是很显然的。在老子看来,人心的私欲、贪欲是造成社会的人脱离天道,误入人道的最根本原因。 老子曾作为一个周的史官,每天坐在书斋里熟读各类古代文献,对照周围的现实生活,所以他就可以自诩“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他反思到,为什么在“三皇五帝”时候,在夏禹、成汤时候,社会没有那么多的“利器”、“国家”、“伎巧”、“奇物”、“法令”、(57章),人们的生活是那样纯朴的,安居乐业的。而现在这些东西越来越多,统治阶级可以奢糜成风,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却痛苦不安。又尤其是看到朝庭里面、国家之间、人心之间,对于权力、名誉、地位、财富等等,看得是那样重,好了还想更好,多子还想更多,贪到了还想更贪,总是不会知足,因而造成朝庭里面,为了权力,勾心斗角,相互残杀;国家之间,为了土地和民众,相互侵吞,刀光相见;人心之间,为了私利,也相互抢夺和仇视,社会很不安定。所有这一切的原因,老子都将其归结为私欲的不知足。社会是向前发展了,人所知的东西更多了,可人心的私欲更高了。从过去的氏族原始社会,发展至今天的宗法式奴隶社会,老子的思想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他更眷恋着的是氏族原始社会。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基础,所以才会有八十章的“小国寡民”老子式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从以上一大段分析来看,我们就可清楚明白地知道老子为什么会发出“绝学无优”的思想主张;为什么会以逆反、自愚、潇洒的心态面对当时那个社会。 “绝学无忧”这一句话,就等于说是老子对人类已经萌发的文化知识的彻底否定。我较同意孙以楷先生的一句评价:“老子对知识的认识是矛盾的”,因为他既有肯定知的一面,又有否定知的另一面,这就是老子思想上的最大局限性。老子虽然对自然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能够仅凭直觉就悟到了自然之道的根本,但对社会的认识却很浅显,几乎是零。在当时,客观社会的发展还仅仅是开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还仅是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老子没有能在直接的经验和间接的经验基础上,感受到社会发展的特有规律的存在,看不到孔子所推崇的周礼和仁学的社会价值。因此,不可免地错将社会与自然完全地混为一谈,主观地将自然之道来衡量一切社会的问题。基于这样一种心态,所以老子面对这个社会所发生的一切,就必然会出现许多格格格不入的矛盾心理,同时还产生一些属于错误的判断,如对人类知识的怀疑和否定。 现在我们就可以下结论了,老子认为知“道”的阻力就在于一个人的私欲。一叶障目,有了重的私欲,就不可能对道的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老子主张要少私寡欲,无私无欲。“无私”,老子认为就要象自然那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51章);“无欲”,就要象圣人那样“不贵难得之货”(64章),“虚其心,实其腹”(三章),“为腹不为目”(12章)。总之,无私无欲,就等于无知无欲;有无知无欲,人就可以知“道”。 四、最后我的反思 谈到这里,我认为有必要就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天之道”与“人之道”,的理论,并结合我们当前人类社会的现实进行一点反思,这就是说,老子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一些可借鉴的地方? 反思之一:老子的“天之道”与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一定的关系? 老子所处的社会为奴隶制社会的后期,这时的人类社会已走过了百余万年了。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从披着树皮,嚼着树根,穴居野外,茹毛饮血,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57章),还有史书记载的商纣王过着“酒池肉林”的奢侈生活等等。所有这些由人类自己所创造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生活,促使原始人类一步一步逐渐地向现代人类过渡,从而使人的本质也相应地发生许多的质变,如由原始的自然人开始向现代的社会人过渡与发展。原始自然人是人的主体自由与客观必然的结合,而社会人的自由则是与人的意志和社会意志的必然结合。再如人的主要心理意识结构也有相应的变化。原始人的主要心理意识结构,公有与私有,劳动与享受,权力与义务,平等与差别等,都是统一的、无差别的、尚未分离的,还属于由动物过渡过来的本能意识。而到了社会的人就不同了,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如公有与私有,劳动与享受,权力与义务,平等与差别等,不仅都有明确的观念,而且都已发生了分离。在这两者中,人类的追求倾向是拥有私有财富,享受不劳而获的生活,企望高人一等地地位,获得至高无尚的权力。但是,人的能力有差异,可历史的现实就是这样,在人群众中,从一开始就是强者为王。因而从原始社会的奠长类开始,到了奴隶社会的天子、诸候等,他们就自然成为这方面的代表。如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夏、商朝的历代帝王,以及与王室有关而形成的诸侯群,他们就是处在社会最高的位置上,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又是社会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完全可以不劳动,享受着当时社会所提供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 就中国的一部奴隶社会史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的人群和种群中,为了争夺这种地位、权力、财富和享受,所开展的权力与地位之争,国与国,大国与小国之争,朝代的更替就是历史发展的主要事实。如传说中黄帝与炎帝一族战胜东夷蚩尤部族的战事。还有黄帝与炎帝间逐鹿中原的战事,夏商朝代的更替,周武王的伐商,周朝的向外扩张、壮大到衰亡,东周平王的东迁到各路诸侯的称雄,东周的衰败,王子朝与敬王等的内战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权力、地位和财富等而争的历史事实,而老子面对这些历史事实,却只看到了这些之争的表面现象,看不到这些之争的内在实质,这就是在众人私欲与财富之间所形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这一点老子是没有能看明白的,这就是老子思想中的极大局限性。 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也同样要在社会发展中消亡,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阶级社会就会消亡?马克思主义用阶级斗争的学说,并通过组织共产党,拿起阶级斗争这个武器,在全世界推翻一切不合理、不平等的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制度,并以人民的意志,用强权使社会富人的财富分给穷人,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社会财富的均富,最终实现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如果这个目的能达到,也就是阶级社会的消亡,按马克思自己的评价即是:这个“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这就是说,社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社会与自然统一的客观轨道上去的。因此老子所言的“天之道”、“圣人之道”在社会发展的终端还是会要实现的。 我们中国革命就是朝着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道路前进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斗志是极其坚强的,经过了一代一代领导人的不断努力,时至今,意志始终未有松懈,不过离要想达到的理想社会似乎还很遥远,还要不断地继续努力。在近年来的改革开放中,由于实行了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富民政策,这实质上是一条并非上上策,而是出于不得已所要走的一条迂回发展道路。又由于改革开放的各类方针政策都极不成熟,所谓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因此政策措施本身存在诸多的漏洞,这就给一些在党内和党外的投机分子有可乘之机,于是贪污腐化、投机倒把、各类奸商之道就在党内和社会上风行起来,也因此,在中国短短的几年中,有许许多多的人暴富起来。社会财富的积累并没有更多地分配给本来就穷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是流向了少数本来就富的富有者。这一发展趋势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同时也因此得罪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今日,党中央知道时机已成熟,决定从过去迂回的道路上走正起来,行类似于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方面加大了反腐的力度;一方面开始注重缩小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将政策倾斜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边,又尤其是最弱势的群体,加大对富有阶层征税的力度等等。这一转变无疑是深得民心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走的光明大道。 问题是现代中国应如何发展?党中央首先提出的第一个战略思想,即“科学发展观”是完全正确的。所谓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规律观”。讲规律没有什么不对,唯规律论也没有什么错。所谓的“人定胜天”只是人类的一种能动精神,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效,而且还必须按规律办事才能做到。人类与客观世界打交道,又尤其是与物质世界打交道,有谁能离开正确的规律?小视了它,能动又能动多远?就算是可以“神思”的艺术,艺术家在与画笔、颜色、乐器等打交道时,也有一个如何正确运用规律的问题摆在艺术家面前必须解决,否则,就出不了好的艺术品。 党中央提出的第二个战略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完全正确的。所谓和谐社会,就如马克思所言,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的统一,是人类所应追求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也就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地过渡,这也是我们党今日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所树立起来的一个远大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从战略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继承与革新,如老子所言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与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在理论上是有共同点的。 反思之二,老子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有没有一点道理? 人都有私欲本性的一面,这是主体需要本能的必然表现。从发展眼光来说,人的主体需要先从本能开始,随着社会进步它又会发展出另一面,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内在的表现,以自觉需要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从意识的能动性上说,社会进步的动力首先就是来自人的主体本能需要,反过来,社会的进步又会不断地提高和丰富人的主体的需要,人的主体需要就是在这样的辨证运动中发展着,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也同样是随着人的主体需要的辨证运动而前进着。人的私欲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人的私欲本性,在阶级社会里必然要表现为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的核心内容就是经济里的斗争,就是财富的争夺。而创造财富的基础又是自然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资源,所以财富的争夺,也就是自然资源的争夺,这就必然要酿成人与自然的对立。 在老子的时代,人的认识能力与生产能力还十分低下,人对自然资源的惊夺还是十分有限,可以说是小试牛刀,未能伤及自然的筋骨要害,所以,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未突出,老子也因此未能觉察到。而社会的阶级矛盾相对较突出,所以老子有一种为民鸣不平的感觉。世界经过2500年左右后的今天就大不一样了。人类在阶级社会矛盾的推动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已上了许多个台阶,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就已不是小试牛刀了,而是大动干戈。从天到地,从大到小,宇宙的每个角落,只要是人能够触及到的地方,都可见到人类的踪影。又尤其是人类自以为值得骄傲的“能动性”,还有主观自信的意志力“人定胜天”,所以自然早已被踩在一些人的脚下了。自然已不是伤及皮毛,而是伤筋损骨了。自然在呻吟,有觉悟者在哀叹,因为人类知道大自然生病了。 如果世界近代史是开始于17世纪,或许还早一点。从那个时代起,人类社会就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生的资产阶级对财富的欲望,完全寄望在资本的积累上。为了使财富尽快地增值,各国的资本家都采取了疯狂的原始积累手段,这就是西方社会两次大的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通过这一原始资本积累的手段,的确在西方社会造就出了一批相对先进发达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社会与自然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无数的劳苦大众血汗的白流,乃至生命无辜的牺牲;许多国家沦为殖民地或是半殖民地社会;大自然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完全盲目无序的洗劫。今日我们所感受到的大自然致命的创伤,应该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注定了的,直至今日仍在继续发展。因此这个世界,不仅社会充满着矛盾,人与自然也同样充满着矛盾。前面提到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个战略思想,其主旨思想就是为了化解这些矛盾,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和贯彻这些构想。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两个战略思想,我认为老子对人的“私欲”的批判值得我们好好借鉴。“私欲”人人都有的,问题是在社会的范围内,要有一个度规约束,对于每个人而言,就要有理性道德的约束,如果社会范围内和每个人的私欲无度,社会必然混乱,永无宁日,而且自然的条件也不允许,也不可能满足。 我这里仅以自然为例来说,自然的资源有限,给人类可生存的空间有限,总之,自然为人类提供可生存的自然条件都是有限度和度规的,所有这些如果遭到随意破坏,都对人类的生存不利。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虽然可在一定时期内循环地利用,但人类盲目地将其污染,如水、土、大气等污染,生物资源越来越少,甚至灭种,循环利用率也会等于零。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燃气、铁矿等资源是几十亿年前形成的,用完了就没了。可现在世界就恰恰在这些问题发生了危机,如污染问题、能源不足问题、温室效应、生态失衡等等,这些都已引起世人的恐慌,我们该怎么办? 人类可生存的空间似乎处处都体现着,如天空、大地、海洋、城市、农村等等,似乎广阔得很,像诗人描写那样,可任人畅游,实际上“非也”。我这里只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如今中国好几个大城市都为市政交通犯愁。中国人口又多,富起来的人一天天增多,想卖私家车的人也在增多。而城市交通再如何地发展,空间总是有限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我住在武汉市,每天目睹这无间断的车流、拥挤、堵塞,我并不感到这是人的一种幸福生活,更何况还有令人不安的尾气的排放与散热,还有车流合成的噪声等,都是使人十分反感的。老子所说的“无为用”,“有为利”必须要相统一,两者不合,再如何现代化也将会成为很糟糕的事情。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不是个案,而是每个人在没有理性支配下的基本心态。我们假设,在没有理性和缺少理性的前提下,人类都有条件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都要过富豪般的生活,吃美味佳淆,坐豪华车,住小别墅,穿名牌服,还有到处有行宫,海边有私人游艇,机场有私人飞机等等,总之要享受人间已有的一切物质生活……。这样做,社会条件允许吗?自然条件允许吗?当然都是不可能的。但是,社会不是公认人要平等、自由、博爱和有人权吗,为什么富豪可享受的,其他人就变成为不可能了呢?也许有人会说,人的穷与富是天注定的,可马克思主义不这么认为,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中国的革命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那么人的私欲与社会和自然的矛盾又是如何来解决呢?我认为只有通过社会的度规和人的理性道德精神的约束来解决,这就是说,社会人的私欲只有通过社会的规范和人和理性自律来实现,尽管人存在着差异,自然与社会给予人的待遇也会有差异,但都是要在社会的规范和人和理性精神中进行,人的私欲可满足的度,应与自然与社会所可能提供的度基本上应是一致的。 如果不是上面所说的,要在世界范围内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要像美国式的民主那样,只有所谓的自由世界,没有真正的道义和公理,全世界的人都会这样心甘情愿地答应吗?只有美国的利益,没有其他人的利益,其他的国家也都能答应吗?只有富豪的利益,没有穷人的利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会答应吗?如果其他的国家也跟着美国一样做,世界能有安宁吗?世界将会在连续地动荡中发展,不仅社会矛盾还会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也会加剧。大家还是像过去和今天这样,只顾自己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拼命地在世界范围内为自己的利益,凭实力,所谓自由其实是无序地争夺资源,互相较量,我们这个社会还能进步吗?我们这个地球还能够经受得了吗?地球就如一个人一样,只有继续遭受蹂躏,没有爱惜和保护,它还能活多久?人的能动性,这个可为人自豪的东西,如果为只有自私,没有爱;只有欲望,没有理性与道德的人所发挥,这个能动性就有可能成为人类自掘坟墓的一把铲子,将人类提前送进坟墓,因为自然资源将进一步地加速消耗,生态进一步地失衡,大气进一步地变暖……地球当然就会要提前老化、衰亡,加速人类的毁灭。 作者:王受仁 (责任编辑:admin) |